第四十九章 百万庄

换源: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老少爷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您捧个人场!

鲜花这些都是不要钱的,伸出您发财的小手点一点,不收费不收费不收费!

不要钱的鲜花砸过来啊,有多的月票您扔过来啊!

百万庄。

百万庄小区建于五十年代;

在此之前,这附近曾经是一片乱坟岗子,由于坟头太多无以为名,于是人们就习惯性地叫它“百万坟”。

共和国建立后,这里平整土地,要建一片机关住宅小区。为避讳郊野坟地的阴气,建筑师张开济独出心裁,利用中国传统的“地支”来加以分区,这样设计了迴环相扣的九个区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也就是如今小区的大致模样。

这里号称是“共和国第一小区”,是几个部委的职工宿舍,建筑风格则仿照前苏联式样。这一片红色小楼,今天看起来仍然特点鲜明,能引起种种联想。

路南是各个机关办公楼,向东去则是百万庄新华书店及邮局;东边与展览路交汇的街角上,南边是鸿宾楼饭庄,北边是“西城外国语”。

路北房子主要是百万庄小区,一幢幢整齐的砖楼泛着红色。提起百万庄,一般指的就是这一片小区。

在1977年,百万庄的真正风貌,奔北边动物园方向去的马路算是宽的,大约也只有四辆汽车的宽窄,东西车公庄方向的道路就更别提了。

沈长安拿着干妈给的地址,一路被各路戴着红袖箍的大妈们盘查了五六次,七拐八弯的,终于在一幢三层红砖小楼前,一眼就看到了佝偻着身子,撅着屁股正在家门口楼道清扫地的老慕。

“老慕!”

“哎!”扫地的老慕缓缓地转身应了一句,忽然眼睛亮了起来。

老慕激动地高声喊了起来:“啊!瑾瑜!瑾瑜!你儿子回来啦!你儿子回来啦!”

老慕放下了手中的扫帚,两步就走到了沈长安的身前,不由分说地抓住沈长安的手腕,一把拉住他就往屋里拽。

两边有不少邻居都掀开门帘好奇地张望。

老慕夫妻不是只有一个去了北美的闺女吗?几时又多出来一个儿子?

“瑾瑜!是长安回来啦!”屋里一阵响动,有拖椅子的声音。

门帘一掀开,沈长安看见激动的闻老太太手扶着一支拐棍站在屋中,“长安!长安啊!”泪眼婆娑的老太太向他挥手。

沈长安有股莫名的热流在胸膛里涌动,赶紧走两步搀扶老太太坐下,笑着说道:“干妈,我回来啦!”

老太太拉着沈长安的手就不放了,像是怕一放手就走了似的。

“坐,坐,坐下说。”老慕连忙去倒热水。

“干妈!您也坐。”

“哎!哎!”

“前天晚上到的帝都,在家里稍稍整顿了一下就来找干妈了。”

“干妈回城后,气色好了不少。”

“嗯嗯,现在单位给我们发了专家治疗证,去协和可以不用排队。上个月还请中医院李大夫看了。他是施大国手的弟子。”

“李大夫怎么说?”

“挺好的,能吃能睡的,我现在就是要抓紧时间工作,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

眼下他们这批老专家都是在争分夺秒地工作,老慕和老太太家中更是难得开火,两人都分别在单位吃食堂。

“你回来就好!”老太太反复地说着。

“干妈,现在不像山里,你要注意休息,明后天我去买一只老母鸡,炖个野山参,咱们慢慢地补好来。”

老太太把脸一放:“别这么麻烦,现在我能吃能喝能工作的,心情好了,身体自然就会好起来。”

老慕说道:“你可算是回来了。这段时间,院里不少小年轻回城,把你干妈着急上火的,天天念叨,你怎么还不回来?怕你还回不来。”

老太太高兴地说道:“我正打算去出版社找个岗位把你给招回来了呢。老慕也去他们学校也找了,只不过招的是临时的校工岗位,想了多次,又多次打消,不合适。”

“嗯,我家里也是找的临时岗位,街道工厂的,不过效益不好,没去报道。我打算先在家复习一段时间,参加高考。”

“这样好,这样好!可以考我们院。”老慕笑着说道。

沈长安笑着说道:“那可不一定,我底子差,只能尽力考学,园明圆职业技术学院,那可不敢想。”

老太太也有自己的想法,眼珠转了几转之后,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自主复习,也不是不可以,你的英文底子好,可以报北外,但是你眼下一是要坚持写作,不要懈怠。”

“我看现在的趋势,你写的英文小说总有一天能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业精于勤荒于戏,这样业务能力不会生疏。”

“二是可以拿一些工具书先翻翻,我给你找些书拿到杂志去出版,这样,你的生活来源也有些保障。”

老慕说道:“翻译吗?眼下的环境可不太好,他一个小年轻,别一不小心卷进旋涡里了。”

老太太看了他一眼,坚定地说道。“咱们只要不翻那些敏感的文学作品,咱们只翻工具书,就没事儿。”

其实从7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就已经开始打开国门,中-央向帝都和沪上的众多翻译出版社下达过任务,要求翻译出版一大批外国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题材的译作。

因此,当时无论帝都还是沪上,都是五七干校以外国文学编辑室为骨干,调来各出版社的大批外文编辑,成立“五七干校翻译连”。

工宣队和军宣队管得很严,大家日以继夜地翻译、互校,半夜三更才睡觉。

因为奉命翻译的并非出于自己的兴趣,也不是重要的经典作品,有人说自己不过是个“翻译机器”。

工作很繁重,精神上觉得耻辱,这些人宁愿回去种菜。即便是现在恢复工作了,大家也不愿意去翻译这些自己没兴趣的东西。

所以导致现在工具书、数理化各科目的翻译任务大量积压。这些基础翻译的工作没人做,小语种人才更是奇缺。

“如果是翻工具书应该可以,就是枯燥些。”老慕说道。

说完老太太就站了起来,从五斗橱的下方柜子里,取出一个布包,打开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布包后,拿出了一大叠的“大团结”,递给了沈长安。

“干妈和老慕都布发了工资,有一万多呢,我取了一些出来,就等你回来呢,我们俩也没地儿去用,这些钱你先拿着用,不够再跟干妈拿。”

“不用,我这里还有些钱……”

“拿着拿着,你没去报道,可不就没收入,这大帝都也地儿让你去打猎呢。”老慕笑呵呵地说道。

“拿着!干妈的钱不能用是怎么着!你家人口多,别老向你爸妈伸手,这离高考可还有些日子呢。”

“要真为家里好,你今后就学点儿好,好好学,好好考!给你爸和你家里争口气!”老太太真有些上火了。

沈长安笑着说道:“真不用,我暂时也没有用钱的地方。”

老太太索性一掌拍了拍沈长安的手肘,嘴里生气地骂了一句,“小崽子!再没完没了,我可生气了!”

沈长安只好接过钱,苦笑着说道:“那好吧。”

……

和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老太太精力不济,见时间已经不早,老慕说留下吃饭,他去单位食堂买饭回来,沈长安不想为二老添麻烦,要告辞回去。

老慕只好说要送他,两人沉默的走出了好远,沈长安见老慕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有话要说。

在一个角落停下,老慕停了半晌才说道:“唉,中医院李大夫说的你干妈情况不乐观……还是伤了根本啊。”

“这十年的水深火热是心力憔悴,已经积重难返,老太太最多还有三年两载……”

说到这里老慕已经泣不成声。

沈长安如遭雷击:“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半晌才怔怔地说道:“不着急,眼下都已经回城,条件比过去好了万倍!我想办法慢慢地将干妈的身体养好起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