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大笔钱躺在空间中,沈长安心中大定,天下之大,我何处去不得?!
他和大姨说道,要带着二姐上街,开始一场“改造计划”。
大姨一听说要带二姐去改变形象,自然是支持的,她也担心女孩子比较敏感,被人嘲笑后心态脆弱。
说要给他们钱,买些漂亮衣服什么的,长安对大姨说:“大姨,我有钱,昨天上永乐街发了一笔财。”
大姨极为诧异,不断追问沈长安钱从哪里来的:“你可千万不能干什么违法犯罪的事儿啊!不然回去可没法交代了。”
二姐也是着急的不行。
“哎呀,大姨!二姐,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吧!我把我在东北下乡插队收的一些药材和两块牛黄带来港岛了,这里的珍稀药材卖的卖的价格都高!”沈长安从随身的背包中掏出一大叠的现金给大姨、二姐看。
二姐吓了一大跳,都是“大金牛”!大额钞票看着也不是很多,接过来数了数。
“19!…万!……”二姐尖叫了起来。
大姨毕竟在港岛生活多年,对于这个数字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哎呦,我长安真是脑子活,大学生就是不一样!你看你看!李若诚!你看我这外甥!三天时间就在港岛站住了脚跟!”
“等会儿,等会儿,我缓缓,我缓缓。”二姐被震的脑子嗡嗡的。
她翻来覆去地看着这一大叠花花绿绿的钞票,终于接受沈长安确实发了一大笔横财的事实。
这笔钱怕是以她在帝都电子厂领工资的水平,一辈子都领不到的数字。
他们打了一部的士,先来到了中环一家时尚的理发店,长安让二姐挑了一个大波浪的发型,这种发型在大陆非常罕见,但在港岛却是流行时尚。
二姐起初还有些犹豫,但在长安的鼓励下,她终于鼓起勇气尝试了这款新发型。理发师手艺精湛,二姐的新发型让她瞬间焕然一新,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长安则选择了一家老上-海理发店,店主一看他的做派和气质,就知道他是个讲究人。
长安让店主给自己理了个油头。
一番连比带划的沟通之下,这个老上-海师傅笑道:“这是飞机头!阿拉过去在沪上就给美国大兵剪过这种发型咯!现在在港岛不流行啦。”
“没关系,你就按我说的剪!”沈长安坚持道。
沈长安头发剪完,却显得时尚而又不失稳重。
这个老上-海师傅端着一面镜子给长安看后面的效果,自己却失神了片刻,竖起大拇指说道:“后生,你比那些大兵都邪气标志、上台面!”
理完发后,长安照了照镜子,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下,他再也不是那个来自老家的表哥了,而是一个充满自信和魅力的都市青年。
接下来,长安又带着二姐去了铜锣湾、尖沙嘴等繁华的商业区。
他们逛着各种奢侈品店,试穿着名牌服装和鞋子。
虽然二姐一开始还有些拘谨和不舍花钱,但在长安的鼓励和陪伴下,她逐渐放下了心理负担,开始享受这段难得的购物之旅。
这些经历彻底改变了二姐的心态,让她重新找回了自信和自尊。
晚上二姐和沈长安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大姨家,大姨看到这焕然一新的两兄妹,啧啧称赞道:“我们老苏家的底子就是好!剪剪头发就看起来这么洋气,靓过许冠杰,香港仔都不如你呀!”
二姐羞涩的跑去给姨夫帮忙看店。
沈长安则开心的笑了笑:“大姨,我先回唐楼洗漱。”
“去吧,去吧,晚上吃烧鹅好不好?我让你姨夫去斩只烧鹅回来。”
“好啊,反正港岛的烧腊我怎么吃都不腻。”
洗漱完后,沈长安躺床上,从空间中盘点了一下自己的身家,特别是今天这笔二十几万的巨款,仔细地数了数,都是千元大额钞票,也就一小堆,沈长安心中充满了得意与满足。
他想,这下回到大陆后,他能用这些钱买多少珍贵的古董啊!那些精美的瓷器、古老的玉器、珍贵的书画……每一件都让他心驰神往。
他甚至开始幻想起了自己成为古董收藏家的那一天,站在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向世人展示着自己收藏的每一件宝贝。
然而,当沈长安沉浸在这种美好的幻想中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却将他拉回了现实。
嘛嘞法克!
等到2018年,那将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未来啊!
他想起了那时的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的事实。
到那时,他都已经快60岁了!
一个糟老头子!人老百样歪,行路头颅低,放屁打出屎,屙尿淋湿鞋……
还有什么狗屁好追求的啊?!
这么一想,沈长安的心情顿时变得沉重起来。他开始意识到,岁月无情,青春易逝。
自己虽然小有身家,但终究敌不过时间的侵蚀。
接下来的几天里,沈长安的心情一直都不好。
他时常独自坐在街边茶餐厅的角落里,默默地抽着烟,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
他开始思考起自己的人生来,思考着未来的道路究竟该如何走。
他穿越重生以来就想着自己要做条咸鱼,自己是来享受人生的。
可是现在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振作起来,重新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朝气与活力。
八十年代的港岛,最赚钱的行业不外乎三样:股票、地产以及电影。
股票行业以其快速致富的特点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然而,对于沈长安来说,这个行业却并不适合他。
虽然他对港岛股票发展史的了解限于电视剧《大时代》,当时那个漂亮的小犹太吸引他看的。
但那也仅仅局限于几次特大股灾和重大事件。对于股票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他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
至于地产行业,虽然回报期较长,但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然而,对于长安来说,这个行业同样存在着不小的挑战。他深知地产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也清楚自己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经验去涉足这个行业。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电影行业了。八十年代的港岛正处于影视行业的盛世时期,无数优秀的电影作品层出不穷,引领着亚洲乃至世界的潮流。
长安深知,只要他能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抢占先机,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电影大亨。即使不能达到那样的高度,退一步说,再不济潜几个女星总行吧?
想到这里,长安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选择虽然看似短浅,但却是最符合自己目前实际情况的。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耕耘,就一定能够在这个行业中取得一席之地。
好吧,日子慢慢的安逸,也透露他那短浅的志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