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里的宴席。
心头一惊。
这宴席里的很多菜式,怎么这么熟悉啊?
他的心头冒出一个名字。
陈友谅!
湖广江汉平原一带起家的陈友谅!
这是他一生中经历过的最强大的对手,印象深刻。
陈友谅那边高级将领的吃食,好像跟这些差不多。
当初还觉得他们吃的好呢。
这天幕上看着好像,寻常百姓也能吃上这些东西了?
而且还被人嫌弃吃的不好?
朱元璋感到很吃惊。
哪怕他做了皇帝这么多年,看到天幕上的吃食,都会觉得很美味。
这些居然被后世的寻常百姓嫌弃?
后世物产到底丰富到了什么程度?
朱元璋此刻,脑子里关于土豆红薯的画面愈发活跃起来。
作为农民出生的他是知道的。
只有人吃的基础的粮食有了,才有多的去当成饲料养肉食。
天幕上接连几个视频,似乎都在告诉他土豆红薯的重要性。
目前看来关于人口的最大变量,就是因为土豆和红薯了。
“标儿,我想我大明急切需要土豆和红薯。”
“你认为如何寻找?”
朱标说出了他的见解:
“儿臣认为,这些食物都来自大明之外。”
“或许咱们可以利用大明如今强大的造船技术出海寻找。”
“但是,朝廷能提供的人毕竟有限。”
“不如…”
朱标突然顿住了。
朱元璋面色突然变得铁青,大声问道:
“不如什么?”
“不如…”朱标紧张说道:
“不如解除海禁。”
“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允许民间商人出海贸易。”
“在如此多人员出海的情况下,定能打探到土豆红薯的消息。”
朱标说完,朱元璋沉默良久。
解除海禁?
让老百姓自由经商?
这是朱元璋从未想过的事情。
一想到当初元末饥荒。
商人们囤积粮食,官员们还在横征暴敛。
他父母兄弟被活活饿死。
他就气得牙痒痒。
这辈子,他最痛恨的就是商人和贪官了。
贪官他杀了一批又一批,俸禄也给的极少。
能维持住社会基本的运行就行了。
至于商人,用极少量的商人,来帮助社会上必要物质的运转就可以了。
大部分人都老老实实种地,只有粮食,才是老百姓的根本。
所以对于解除海禁,让民间百姓,能自由出海经商这件事。
在他这里是从未设想过的。
也是绝对行不通的。
“此事无需再议。”
“解除海禁万不可能。”
……
大清。
乾隆看着天幕上的宴席。
这些食物虽然看着不错,不过对他来说并不新奇。
他本以为这是达官显贵的吃食。
但是看着宴席大棚外面的场景,是大片大片的农田。
他明白了,这就是寻常百姓的吃食。
这应该就是后世那个叫现代的时期的吃食吧?
后世14亿人的那个时代,寻常百姓能吃上这些?
想到这里,他突然就绷不住了。
如果王朝不到一亿人,而且还有土豆红薯这两样东西作为粮食的基础。
他相信百姓们会吃的不错。
但是他大清人口已经膨胀到三亿人了。
有着土豆和红薯,不至于饿死。
但是也远远达不到吃饱吃好的程度。
毕竟适合耕种的土地也就那么多。
土豆红薯再高产,那也是有限的。
人口一多,土豆红薯的高产也只能维持基本口粮了。
本以为后世14亿人,是将土豆红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甚至小麦水稻都不种了,全改种土豆红薯,才养活的14亿人。
但现在看来,好像不是这样?
如果是全靠土豆红薯作为基础口粮维持的14亿人口。
那宴席桌子上那些被人嫌弃的鸡鸭鱼肉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如果14亿人口只是靠土豆红薯勉强维持的。
那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饲料和土地去养殖肉食。
“两位爱卿。”
“过些时日陪朕一起去下江南。”
“天幕上这些菜式像是湖广那里的。”
“听闻湖广熟,天下足。”
“朕想去看看那里的物产到底有多丰富。”
……
又刷了三个视频。
叶风并不知道他给古人带去了多大的震惊。
打开看了看手机钱包的余额,直呼好家伙。
已经从186.95增加到475.39了。
刷完三个视频,才过去几分钟时间,就直接赚了快300块了。
叶风赶紧刷向下一个视频。
不得不说,这斗音算法还是有点东西的。
知道叶风喜欢看关于美食的视频。
就一直推美食视频。
这下一个视频直接就刷到了一位叫做“刘拥干净又卫生”的博主。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