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这么好的酒席,后世人说差?

换源:

  各朝各代的天空上,涌现出鲜桃酒席的天幕。

各个村民们,看到这么多好吃的,都羡慕惨了。

“天哪,这就是神仙吃的宴席吗?这也太丰盛了吧?”

“这么多肉,我的乖乖,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啊!”

“突然感觉我碗里的咸菜不香了。”

“这东家可真是大方,拿出这么些好吃的招待客人。”

“对啊,我之前去镇上财东家吃席,人家那么有钱的财东家摆的席也没这丰盛啊!”

“不愧是神仙的吃食,还真是不一样咧。”

“如果那碗卤鸡俺能吃上几口,俺也就知足了。”

“俺家过年,了不起吃上个榨菜肉丝就不错了,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能吃上这点肉了。”

“看这上面的宴席,榨菜肉丝跟其他菜一比,倒是黯然失色了。”

“羡慕啊!”

“俺也一样!”

“……”

……

大秦。

嬴政此刻又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通过这接连几个视频的观察,他基本确信这天幕应该是后世传来的了。

他能看出此刻天幕上放映的是民间的宴席。

吃的居然这么丰盛!

快赶上他作为皇帝的吃食了。

虽然他作为皇帝,肯定是不缺肉吃的。

但是呢…

“这宴席中的各种食材想必就是后世传入的吧。”

“还有这些烹饪方法真是见所未见。”

“看着似乎比朕吃的还要丰富许多啊!”

他作为皇帝,大秦内的山珍海味,那当然是吃遍了。

但是看着天幕上的这些吃食,他馋的有些想留口水。

但是当他看向评论区,瞬间食欲全无。

村民们不识字,看不出评论区的嫌弃,但嬴政还是看得出来的。

这些字虽然有所简化,用词也不太一样,但还是能大致看懂的。

他被评论区的言语惊到了。

如此好的宴席,评论区竟然清一色的全是嫌弃!

这只是后世寻常百姓家的宴席,做到如此丰富的程度,都能被说差。

那么…

后世百姓平时吃的东西,到底丰盛到了何等地步?

他不知道后世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出秦始皇的不开心。

李斯适时说道:

“陛下,现如今大秦百姓的吃食,也比千年前的远古时期丰盛许多。”

“这得益于农耕技术的进步。”

“这后世的吃食如此丰富,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若是按大秦国祚一千年来算,后面还有那么多朝代,加起来差不多就是八千年。”

“八千年光景,能让食物丰富到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嬴政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如果是八千年的话,那么农耕技术可能会提升到一个夸张的程度。

那后世这么丰富的吃食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当然,这些想法还只是猜测。

嬴政更关心的是,大秦的一千年国祚。

每次一听到李斯说大秦一千年国祚,他就感觉到很惋惜。

“只有一千年吗?”

……

大汉。

刘彻也是不可思议地看着评论区。

这么好的民间宴席竟然被说差?

回想文帝景帝时期的休养生息,那时候百姓的日子过的都还可以。

但也吃不上如此丰富的吃食啊!

这就是那个有着14亿人口的现代吗?

那么多人口,还能吃的这么好?

他想到了之前天幕所说的耐寒高产的土豆红薯。

那…

会不会是因为后世又传入了更多的高产食物,才能让百姓的餐桌如此丰富?

……

汉末。

曹营外。

曹操看着天幕上那么多好吃的食物吃不到。

评论区的平民百姓还在说这宴席差,上不了台面。

想到这上不了台面的食物,他都吃不到。

曹操生气的将刚扒回碗里的饭,再次扣在了桌子上。

曹操盖饭x2!

……

大唐。

李世民直呼好家伙。

作为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他认为他治下的百姓,不会比前朝任何时期的百姓吃的差。

但吃食也不会丰富到如此程度啊!

“辅机,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略家思索,说道:

“臣认为,这或许与后世那高产的土豆红薯有关。”

“哦?”李世民有些疑惑:

“可是我看这宴席里,也只是烧鸡子的时候用到了几块土豆。”

“红薯更是提都没有提到。”

“那其他那些丰富的物产是怎么来的呢?”

长孙无忌缓缓说出他的见解:

“因为土豆红薯高产,所以百姓不必将全部精力用在主食上。”

“可以腾出土地和时间来饲养各种鸡鸭鱼肉。”

“而且,土豆红薯这些高产的食物,说不定它的叶子还能用来做饲料。”

“如此,各种食物自然就丰富了。”

听到如此合理的分析,李世民惊讶道:

“原来如此。”

“我都没想到这些。”

“不愧是辅机。”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个理啊。

大唐那些粮食够吃的人,也开始逐步从事一些商业活动。

或养蚕丝,或烧瓷器,或种植茶叶。

也只有基础的粮食能足够吃饱了,才能腾出精力来发展其他物产。

“辅机。”

“朕想昭告天下。”

“与外往来的商人,要密切关注土豆红薯这两样东西。”

“如若有人能找到这其中一样。”

“大赏。”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