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欢迎来到胡佛村

换源:

  【工厂主们不是把东西囤起来,不愿意打折卖吗?到了后来仓储也有成本,那怎么办?就销毁嘛。】

【经典场面出现了,牛奶往河里倒,产品用大火烧,希望以此来维持产品的价格,但产品价格不下来,老百姓确实买不起。】

【不但是刚开始的消费品买不起,到后来连日用品都买不起了,饭都没得吃。】

【紧接着,连锁反应发生了,人们要开始取钱来购买自己的生活用品了。】

【疯狂挤兑,发生了,银行就要倒闭,而银行一倒闭就没钱贷款给工厂,那工厂就得关门。】

【工厂一关门,工人连工作也没有了,整个社会直接爆炸,炸上了天。】

【毫不夸张的说,有组织的抵抗和暴动频频发生。】

【美国此时已经在内战的边缘了。】

弹幕飞出:

“完美闭环!”

“这不就是两头堵吗!”

“逆天,美国自己把自己搞炸了!”

“老肯尼迪就是在这个时候做空发家的。”

“过剩不对等!”

【面对这种工厂主把东西囤起来,也不愿意赈灾的做法,老百姓有自己的办法,那就团结起来我们抢嘛。】

【你不是反正都要烧,反正都要倒进河里,你为什么不能让我抢点?】

弹幕飞出:

“零元购!”

“早期零元购雏形!”

“奎桑提的神秘商店!”

“难怪美国人看到零元购不稀奇,原来是老传统了!”

【但农场主们又接受不了,这是我的财产,为什么你能来抢我的财产?没有道理的。】

【于是他们立刻组织起了纠察队,开始镇压这些农民的抢夺运动。】

【工人们一看人傻了,你能暴力镇压我,那难道我就没有自己的部队吗?】

【于是这些贫困的工人、农民们也组织起来,开始阻碍工厂的正常生产,甚至开始用炸弹袭击工厂。】

【城市当中无家可归的人用木板、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那种简易的栖身之所。】

【这些小屋汇集起来的村落,在那个时候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要饭的袋子被称之为胡佛袋。】

【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只能改为畜力拉动的汽车,叫做胡佛车。】

【大家在这个时候才明白,胡佛所谓的自由经济,就是他妈的一派胡言。】

【许多曾经以为是靠自己能力赚到钱的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也伴随着这场危机直接走进了胡佛村,再也不谈什么所谓的成功学了。】

弹幕飞出:

“胡佛: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胡佛村广泛分布于美国主要城市,如纽约中央公园、华盛顿安那柯斯提湿地、西雅图等地,部分棚户区容纳数千人。”

“中央公园的排水库被改造为“胡佛谷”,丹佛的收费露营地沦为棚户区。”

“1932年,约2万名一战退伍老兵(“退伍金远征军”)因经济危机无法领取补助金,在华盛顿安那柯斯提湿地建立胡佛村抗议。”

“胡佛授权陆军五星参谋长麦克阿瑟,驱逐抗议者,美军动用刺刀、催泪瓦斯甚至纵火烧毁棚户区,造成流血冲突。”

【在大环境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就连美国永远上涨的房地产市场,都在1925年直接钻进了下水道。】

【这一系列的事情汇集起来,就是1930年代的大萧条。】

【这场大萧条不光是美国的问题,甚至冲击到了全世界。】

【世界上主要奉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国家,比如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就连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都受到了严峻的冲击。】

“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值下降44%,美国钢铁产量骤降80%。”

“小麦价格从1.04美元/蒲式耳暴跌至0.38美元,美国农场破产率超50%。”

“全球贸易额从360亿美元萎缩至120亿美元(1933年),美国出口额下降61%。”

【在这个过程当中,胡佛不是没有抵抗过,他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以工代赈、限制证券交易之类的救济政策。】

【但是屁用没有。】

【因为在,1929年的大萧条,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共同的危机。】

【要彻底解决危机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让穷人瓜分富人的财富,要么让所有穷人全部去见上帝。】

【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当中的任意一个之前,危机是解除不了的。】

【因此,虽然胡佛搞了一系列以工代赈的项目,但美国的经济依旧还是在下水道里狂奔。】

弹幕飞出:

“穷人见了上帝,然后富人变穷人,然后也去见上帝,完美闭环!”

“罗斯福要来了!”

“把产生问题的人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了!”

【不仅如此,事实上美国的资产阶级,也搞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普通人手上的钱突然就没有了,自己的产品为什么卖不出去,所以他们只能想到最简单的问题,那就是总统出了问题,一定是他的种种政策有问题,必须要换一个人。】

【那在此时,美国的政界这么多政客当中,有谁能干这个活?资本家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人,弗兰克林.罗斯福。】

【主要是因为罗斯福他们家,横跨军、政、商三个领域。】

【我们之前说了,罗斯福家族满朝上下不是鼓吏就是门生。】

【只有这样一个在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人的人,他才有可能带领美国走出危机。】

【当然最主要的是,资本家们觉得只要打起仗来,国内危机就能解决了。】

【罗斯福之前就在海军那边干,海军那边全是他的人,只要发动一场战争,一切都会好起来。】

【再加上罗斯福,他老婆家是商人,他总不可能革资本家的命吧。】

【一拍即合,大家觉得选罗斯福准没错,于是罗斯福在危难之中,被提名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

【在这一时期有多少人支持他上位?我们给大家念个贯口,报业大王威廉道伦斯赫斯特,爱尔兰裔领秀老约瑟夫肯尼迪,加州民主党领袖威廉吉布斯.麦卡杜,这些人全部团结在了罗斯福家的旗下,要将罗斯福推上总统之位。】

弹幕飞出:

“威廉·伦道夫·赫斯特:1863年出生于加州旧金山,父亲乔治·赫斯特是矿业大亨及参议员,母亲菲比·赫斯特为慈善家。”

“1895年收购《纽约晨报》后更名《美国人日报》。”

“至20世纪初形成覆盖全美的庞大传媒集团,旗下拥有《旧金山纪事报》《时尚芭莎》《ELLE》等知名刊物。”

“老约瑟夫·肯尼迪:生于1888年,父亲帕特里克·约瑟夫是萨诸塞州参议员。”

“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并进入哈佛大学,毕业后通过投资银行、电影发行和房地产迅速积累财富。”

“老约瑟夫早年经营波士顿银行,后涉足好莱坞电影业(控制雷电华影业)和禁酒令时期的走私酒业,30岁时资产超200万美元(约合2025年3500万美元)。”

“1929年,股市崩盘前精准抛售股票,避免财产损失,并借机低价收购房地产,巩固财富基础。”

“1930年,被任命为美国首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推动金融监管改革。”

“1938年出任美国驻英国大使。”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