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
好像昨夜的场景就像是一场梦。
白宇母亲日记本那泛黄的纸页还摊开在两人面前。
那些娟秀字迹记录下的日常琐碎与惊恐不安,像是一根根冰冷的针,刺穿着李严和白宇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认知。
“规则……妈妈她早就感觉到了,只是她不知道那是什么……”
白宇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伸手轻轻抚摸着日记本的封面,仿佛能感受到母亲残留的温度和恐惧。
“她写道‘世界像蒙上了一层灰纱,有时色彩会褪去’,还有‘总觉得有人在看着我们,无处不在’……这和我们遇到的规则何其相似。”
李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种被无形之手操控的窒息感中挣脱出来。
白宇母亲的记录是宝贵的,但现在沉溺于过去的恐惧无济于事。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房间,试图捕捉任何异常。
自从他开始“修改”现实后,这种下意识的警惕已经成了本能。
“不止,”李严沉声道,
“我们还需要找到更多的规则。这些规则就像是这个世界的法律条文,不了解它们,我们寸步难行,甚至可能在无意中触发死亡条件。”
他顿了顿,回想起之前的某些经历,
“我怀疑,有些规则可能就隐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环境里,甚至,可能刚刚就有新的规则被‘添加’了进来。”
就像是为了印证他的话,桌上的台灯毫无征兆地闪烁了两下,电流发出“滋滋”的轻响。
随后,一张便签纸仿佛被微风吹动,从书架的缝隙中飘落下来,正好落在日记本旁边。
白宇警惕地拿起便签,上面是打印出来的字迹,冰冷而刻板:
【世界规则新增补录 No. 7】
规则 7.1:禁止长时间凝视镜子或其他反光物中自己的倒影超过十分钟。
规则 7.2:在提及‘真相’或‘逃离’等相关字眼时,必须降低音量。
规则 7.3:每日晚间十点后,非必要不得主动发出任何声音。
“又来了……”
白宇低声咒骂了一句,但立刻意识到规则7.2,声音压得更低,
“这简直没完没了!”
李严捡起便签,手指摩挲着纸张的边缘,一种冰冷的触感传来。
“看来,我们的探索已经引起了‘它’的注意。”
---现实世界分割线---
昏暗的书房里,只有屏幕的光映亮了年轻作家陈默疲惫的脸。
键盘敲击声如同急促的雨点,断断续续。
桌上散落着几张草稿纸,上面画着人物关系图和一些潦草的笔记。
旁边,一杯冷掉的咖啡散发着苦涩的气味。
陈默揉了揉眉心,看着屏幕上刚刚写下的几条新“规则”。
他需要给故事增加一些限制,让主角的行动更具挑战性,也让世界的诡异感更强。
“他们的进展有点快了,”他喃喃自语,
“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就接近核心。得加点干扰,让他们多绕些弯路。”
他滚动鼠标,看着文档的末尾。
大纲已经接近尾声,关于结局的几个想法在他脑中盘旋。
是让李严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被永远困在这个他笔下的世界里,成为一个警示性的悲剧?
还是给他一个虚假的希望,让他以为逃脱了,实际上只是进入了另一个嵌套的故事?
或者……彻底的虚无?
陈默的手指悬在键盘上,眼中闪过一丝属于创作者的冷酷。
结局,必须要有冲击力,要让读者记住。
他开始构思最终章的场景,李严和白宇在绝望中发现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徒劳,世界的“墙壁”在他们面前显现,冰冷而无法逾越。
“快了,”他低语,
“故事就快要走到终点了。”
屏幕的光映在他眼中,闪烁着一种既兴奋又残忍的光芒。
只要他敲下最后一个句号,这个世界,以及其中的李严,就将彻底定格,再无更改的可能。
---小说世界分割线---
李严敏锐地捕捉到了白宇眼中一闪而过的绝望。
新的规则,加上母亲日记带来的冲击,几乎要压垮这个一直强装镇定的年轻人。
“白宇,冷静点。”
李严按住他的肩膀,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们不能被这些东西吓倒。”
“冷静?怎么冷静!”
白宇猛地甩开他的手,激动地低吼,
“规则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我们就像笼子里的老鼠,所有的行动都被设计好了!还有那个……‘作者’!如果真有那么一个人在写我们的故事,他是不是正看着我们现在的丑态,觉得很有趣?!”
恐惧和愤怒让白宇有些失控。
李严看着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等他稍微平复了一些,才缓缓开口:
“你说得对,我们可能确实是笼中鼠,棋盘上的棋子。”
白宇愣住了,没想到李严会这样说。
“但是,”
李言话锋一转,眼神锐利起来,
“即使是棋子,也有了解棋盘规则,甚至揣测执棋者意图的权利。你母亲的日记,这些不断出现的规则,包括你父母的经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都是‘作者’写下来的设定。”
他停顿了一下,整理着脑中刚刚成型的想法:
“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人物的命运走向,甚至我们此刻的对话,都可能源于那个‘作者’的构思。他能掌控这个世界,决定我们的生死。”
白宇的呼吸急促起来,似乎明白了李严想说什么。
“所以,”
李严看着白宇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我们不能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仅仅是见招拆招,被动地应对这些规则和危机。我们必须换个思路——我们要和‘作者’博弈。”
“和作者博弈?”
白宇喃喃重复,这个想法太过疯狂,却又隐隐带着一丝希望。
“对。”李严点头,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寻找这个故事里的‘真相’,比如你父母的遭遇,或者我为何会死。我们要去推理整个故事被创造出来的‘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故事的核心矛盾究竟指向何处?只有理解了作者的意图,我们才可能找到真正的破局点。”
他深吸一口气,补充道:
“我的修改能力,确实可以改变一些东西。但是,我能感觉到,每一次使用,这个世界就好像……更不稳定了。”
他回想起之前修改后出现的细微偏差,那种微妙的违和感正在累积。
“世界会变得更怪异,更难以预测。这说明,修改本身就是一种打破‘作者’设定的行为,会引发反噬。这个能力,不能滥用,必须用在最关键的地方,用在我们推断出最接近‘作者’意图的那个节点上。”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死寂。
一种新的、更加沉重但也更具方向感的压力笼罩着两人。
他们不再仅仅是故事中的角色,挣扎着求生。
他们是意识到了自己命运的棋子,开始抬头仰望,试图窥探那只操纵一切的、来自更高维度的手。
而那个执笔者,对此似乎还一无所知,依旧在现实世界的书房里,精心构思着他笔下人物最终的、无法逃脱的结局。
危机感,如同悬在头顶的剑,无声地催促着他们。
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