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链临边关·敌影初现

换源:

  烽火台的狼烟如墨,直刺苍穹,在灰蓝色的天幕上划出一道狰狞裂痕。

那急促的鼓点与哨兵嘶哑的“敌袭”声,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瞬间烫在了北境防线的每一寸神经末梢。

风中夹杂着铁锈味与焦木气息,令人胸腔发紧。

匈奴铁骑,这些草原上的狼,终究还是嗅着冬日的寒风,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马蹄踏雪,卷起漫天白雾,远处的地平线已被黑压压的骑兵染成一片死寂的深色。

苏角,这位昔日冲锋陷阵的勇将,如今却更像一位冷静的棋手。

他站在指挥营帐内,面前并非传统的沙盘,而是一面巨大的玄光屏,链网的实时监控画面在上面飞速流转,如同星河倒映。

他的手指在另一块稍小的操作终端上疾点:“命令,‘鹰眼’无人哨塔前移三里,‘蜂巢’系统启动,加密通讯频道全开。”一连串指令下去,链网监控系统如同被唤醒的巨兽,无数细微的数据流开始汇聚、分析,发出轻微的嗡鸣。

屏幕上,代表不明部队的红色光点正以惊人的速度向防线压来,坐标清晰,轨迹明确。

子阳神色一凝,负手而立,目光深邃。

北风卷起他玄色的衣袍,猎猎作响,布料摩擦声中透着凛冽杀意。

“他们比我预想的,提早了至少十天。”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沉稳,“看来,草原上的那位单于,也并非全如传闻中那般鲁莽。”

“启动‘链盾计划’!”子阳没有丝毫犹豫,果断下令。

随着他的指令,北境边军所有兵力部署、武器配置、后勤补给等海量数据,在瞬息之间被加密上传至大秦主链。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信息汇总,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军事变革。

数据在主链上实时更新,任何一处细微的变动,都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到指挥中枢,仿佛整个战场都被一根无形的丝线串联起来。

紧接着,他启用了“链上应召”机制。

“传我命令,所有在役军士,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贡献值达到预设标准,均可自行通过军用终端申请调往北境前线,链网将根据战局需要,自动审批并规划最优行军路线。”

此令一出,远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城郊,正在督造新一批机关臂的章邯,腰间的军用终端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震动。

他放下手中的图纸,点开终端屏幕,一行醒目的提示跳了出来:“上将军章邯,您当前贡献值已满足北境前线最高指挥权限调度资格,是否即刻接受征召,前往北境抵御匈奴入侵?”

章邯的眉头微微蹙起。

他戎马半生,早已习惯了军令如山,习惯了陛下的直接调遣。

这种通过一个冷冰冰的系统,以“贡献值”来衡量和调度的模式,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不适。

指尖触碰屏幕的刹那,金属的冰冷透过皮肤渗入骨髓。

他想起了家中尚在襁褓的幼子,想起了妻子温柔的目光。

然而,屏幕上“北境”、“匈奴入侵”这几个字眼,像针一样刺痛了他的眼睛——那是军人的天职,是刻在骨子里的荣耀与责任。

片刻的犹豫之后,他深吸一口气,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在屏幕上“确认”的选项上,重重一点。

几乎是章邯确认的同时,北境前线的链网系统已经开始高速运转。

它根据实时汇总的敌我态势,结合地形、气候以及匈奴骑兵以往的作战特点,迅速生成了数套应对策略。

“建议采用‘分散伏击结合链讯联络’战术。”一行清晰的战术建议呈现在苏角和子阳面前,后面还附带了详细的兵力部署方案、伏击点选择、以及各小队之间的协同配合要点。

“就按这个办!”子阳当机立断。

苏角领命,亲自带领一支由百名精锐组成的先锋小队,如同鬼魅般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

他们没有携带传统的号角与令旗,每个人手臂上都佩戴着特制的链网终端,可以实时接收来自指挥中枢的情报和指令。

在预定的伏击圈内,士兵们迅速而无声地分散开来,潜伏在雪堆、岩石之后,与环境融为一体。

寒风呼啸,雪花扑打在脸庞上,带来刺骨的凉意。

苏角的终端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友军的位置和敌军的动向。

“三点钟方向,五十骑,轻装斥候,注意隐蔽。”冰冷的电子提示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入苏角耳中。

他抬手,对着不远处的几个小队指挥官,用约定的手势发出了简单的指令。

信号灯在雪夜中微弱地闪烁了几下,那是链网系统辅助下的精准定位与协同信号。

当匈奴的斥候小队毫无防备地踏入伏击圈时,两侧雪地中突然爆发出致命的弩箭。

箭矢如雨,精准地覆盖了整个区域。

匈奴骑兵甚至来不及发出惊呼,便纷纷栽落马下。

后续跟进的小股匈奴部队也被这种神出鬼没的打击方式打得措手不及,几次试图冲击,都被依托链网信息共享、灵活变换阵型的小队分割包围,最终不得不狼狈后撤。

咸阳宫内,灯火通明。

嬴政端坐于御座之上,面沉似水。

北境烽火的消息早已传到他的耳中,但他却并未如往常一般,立即调动中央禁军或是附近郡县的兵马驰援。

他的目光扫过阶下神色各异的群臣,声音低沉而威严:“北境烽火,匈奴来犯。子阳的链网已然启动,据说初战薄有斩获。诸卿以为,朕是该全然信任这链网调度,还是该增派朕的亲卫,以策万全?”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蒙毅跨前一步,躬身进言:“陛下,链网之能,臣等皆有所闻。然其毕竟是格物之术,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军国大事,系于一网,倘有毫厘之差,恐酿成大祸。臣以为,当以稳妥为上,派遣得力将领率禁军支援,方为万全之策。”李斯则持不同意见,他出列道:“陛下,链网乃子阳大人心血所凝,亦是帝国革新之重器。自其推行以来,于民生、军备皆有裨益。如今北境战事初起,正是检验其成效之机。若此时质疑,不仅动摇军心,亦恐错失战机。臣以为,与其临阵质疑,不如充分利用。陛下可命北境守军全力配合链网调度,同时责成子阳大人每日上报战况,若有不谐,再行调兵亦不为迟。”

嬴政听着两人的争论,眼神愈发深邃。

他摩挲着御座的扶手,心中念头急转。

链网,这个由子阳一手打造的庞然大物,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大秦。

它高效、精准,但也冰冷、缺乏人情。

最重要的是,它似乎正在逐渐脱离自己最直接的掌控。

北境首战告捷的消息,很快通过链网传遍了全军,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然而,子阳站在指挥营帐内,望着玄光屏上如潮水般退去的匈奴骑兵,脸上却没有丝毫轻松之色。

“这仅仅是一次试探。”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匈奴人退得太快,太干脆,仿佛只是为了测试一下秦军的反应速度和防御强度。

他调出链网的全球节点图。

这张图覆盖了已知的整个世界,从东海之滨到西域大漠,从北境雪原到南洋诸岛,每一个闪烁的光点都代表着一个链网信息节点。

突然,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在遥远的西域以及更南边的南洋群岛区域,几个原本黯淡的节点,此刻正发出异常的、不规则的波动。

这种波动极其微弱,若非他亲自构建并时刻关注着整个链网的运行状态,几乎不可能察觉。

“有人……也在研究链网,甚至,在尝试干扰或接入。”子阳的心沉了下去。

链网的加密等级极高,理论上不可能被轻易破解。

除非,对方也掌握了类似的技术,或者,有来自大秦内部的泄密。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预示着一场远比匈奴入侵更为复杂和凶险的博弈。

此刻,千里之外的咸阳宫深处,嬴政独自一人站在章台宫的露台上,寒风吹动他宽大的黑色帝袍。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方早已失去神异光泽、沦为凡物的玉玺。

那是传承数百年的大秦国玺,曾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可现在,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他低声呢喃,仿佛在问自己,又仿佛在问这苍茫的夜空:“朕,真的还能掌控这一切吗?”

夜色渐深,寒意刺骨。

子阳的目光穿透营帐,望向遥远的南方。

咸阳,那座帝国的权力中枢,此刻在他眼中,仿佛也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北境的烽烟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

他知道,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去面对,去解决。

他的手指在终端上轻轻一点,一条加密信息悄然发出,目标直指帝都。

随即,他整了整衣冠,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有些责任,终究要扛在肩上。

北境的寒风依旧凛冽,但子阳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更加炽热的火焰,那火焰,将照亮他前行的道路,无论这条路通往何方,又将面对怎样的挑战。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已经能嗅到咸阳城中那熟悉又陌生的气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