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三月,庐江郡皖县州牧府。
李默正与大乔同立于后院的小亭中观景,亭中的石桌上摆放着各类时令瓜果,一众侍女下人则分散在小亭四周,随时等候传唤。
“天气还未转暖,莹儿还需多注意防寒,切莫冻坏了身子。”李默将一件纯白的披肩披在大乔的肩头。
这个披肩是太史慈在丹阳山中猎杀了一匹纯白色的狐狸,以其皮毛所制。
后来被太史慈作为新年贺礼,送给了李默。
“多谢夫君,妾身无碍。”
“不知岳父近来身子如何?”李默问道。
“父亲身子甚为康健,自夫君派子鱼(华歆)先生传授了他一套修身之法后,父亲每日勤练不辍,这没到冬天就咳嗦的老毛病已好转了不少。”
“如此就好,倩儿最近在忙何事?”
李默问的是大乔的妹妹,历史上周瑜的夫人,小乔,名曰乔倩。
提到自己这个妹妹,一向端庄的大乔脸上浮现出笑意。
“她还能做什么,每天和她那帮闺中密友瞎胡闹咯。一群少女偏要做男人装扮,四处参加各种文会,没少挨父亲的训斥。前几日更是被父亲禁足在家,不许外出。”
“我说呢,可是有一阵子没来府上了。”李默莞尔道。
自从姐姐嫁给自己后,小乔有事没事儿就往府上跑,还三天两头的睡在大乔那里。
再加上李默公务繁忙,呆在后院的时候不多。
小乔对着后院的诸事反而比李默要熟,弄得李默竟像是一个外人般。
最让李默无法忍受的是常常只能独守空房,一身邪火无处发泄。
听到这古灵精怪的小妞儿被教训了,李默顿时神清气爽,乐不可支。
正在两人谈笑间,一个少年走了过来。
“大人,刘祭酒前来,似乎有急事要向大人禀告。”
这少年便是诸葛亮。
那日在豫章郡的一番对答后,诸葛亮还是选择了跟随李默来到庐江。
李默也对他非常的器重,将其安排在自己身边作为亲随。
同时让他跟随张居正学习政务,并允许他到军中观摩。
诸葛亮对张居正和李靖等人也是佩服不已,以师侍之。
而豫章郡,自诸葛玄归降后,也全境纳入了李默的势力版图。
李默领凌操领三千无当飞军及五千丹阳郡驻守豫章各县,防御荆州刘表。
自己则带着诸葛亮以及其余军马返回庐江。
一转眼便过去了大半年。
这大半年里,李默一直致力于发展民力,积蓄力量。
同时吩咐刘晔安排工匠去往豫章郡宜春县内探寻矿脉,得大型铁矿一处。
在张居正的主持下,庐江、丹阳等地的屯田事宜也进展的颇为顺利。
此时可谓是兵精粮足,蓄势待发。
李默跟随诸葛亮来到正堂,刘晔在堂内来回踱步,似乎有事颇为急切。
“子扬,何事如此急迫?”李默好奇的道。
刘晔为人一向沉默少言,从容不迫。今天这番样子,李默还是第一次见。
“主公,出大事了。”刘晔见李默到来,连忙施了一礼道:“袁术称帝了。”
“哦?”李默却不觉得意外,反而说道:“他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刘晔见李默的反应,不禁愕然道:“大人早料到袁术要称帝?”
李默不可能说是历史书告诉他的,只得点点头道:“袁术此人一直以四世三公而不凡,本就对汉室缺少敬意。听闻那穿过玉玺也已落入他手中。此时称帝,也不是不可能。”
刘晔自身便是汉室宗亲,听李默一番解说,也觉袁术此人不当人子,一时间咬牙切齿,满脸怒气。
“子扬不必如此动怒,那袁公路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便无异于自觉坟墓。与一个将死之人,有什么可置气的。”
刘晔这才深吸一口气,压下了怒意,向李默问道:“我军此前与袁术为盟友,经此一事后,主公意欲何为?”
“我们本就与袁术面和心不和,此后也必然不会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李默哂笑道:“不过此时还不到与其绝交之时。”
“主公的意思是,等待朝廷的指令?”
李默赞许的看了刘晔一眼,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一样。
“然也,此时最近的莫过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若不讨伐袁术,诸侯之中必有人效仿,一旦如此,曹操的政治优势必然荡然无存。”
“若我军此时急切的跳出来,则必然与袁术发生冲突,这与我军不利。”李默继续道。
“不错,相反,若我军引而不发,则可待价而沽,以获名望。”刘晔补充道。
“正是如此,不知其他诸侯可有动作?”李默问道。
自刘晔投效以后,李默便让其组建一支专门刺探情报的队伍,名曰“锦衣卫”。
至于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李默的解释是锦衣夜行,不彰其名。意思是要隐藏于人群之间,不引人注目。
但真实的原因,是李默觉得起名字太费脑子,还是抄袭来得方便。
“曹操刚刚讨伐张绣失败,不但损失了大将,还丢了舞阴等豫州诸县。”
“有消息说袁术内部也有不稳的迹象,孙策曾劝袁术不要称帝,但被袁术拒绝,孙策已与袁术离心离德。”
“另外徐州那边有新的消息,吕布准备与袁术结亲,欲将一女嫁与袁术之子。”
“其余诸侯处尚未有消息传来。”
“恩,我知道了。”
“主公,若吕布与袁术结亲,则袁术东面压力骤减,恐于我军不利。”刘晔提醒道。
李默却不以为意的摇摇头道:“子扬放心,那吕布不可能与袁术结亲,相反,吕布会因为此事彻底与袁术闹翻,我们就等着看袁术与吕布开战吧。”
刘晔见李默如此言之凿凿,不由心中疑惑道:“主公何以如此肯定两人必有一战?”
“吕布身边有明智之士,必然不会坐视吕布与袁术结亲而名声丧尽。就算此前吕布以应承袁术,但以其反复无常的性情,必然会反悔。袁术受此悔婚的奇耻大辱,如何会干休。”
“主公见识深远,晔不及也。”
李默的分析乍听之下完全是主观臆断,但仔细推敲之后,有颇为有理。
所有的分析全是基于吕布自身的性格,很具有说服力。
“若吕布与袁术开战,主公觉得哪边会胜?”刘晔问道。
“吕布。”
“何解?”刘晔再次好奇问道。
“无他,袁术已人心尽失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