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换源:

  2012年7月14日星期六晴

今天醒来的第一件事,依然是查看《奇术色医》的更新。昨晚作者爆更了五章,正好到了一个重大转折点:王洋终于找到了神秘组织的总部,却意外发现那个组织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他的授业恩师!这个反转让我震惊不已,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更新,完全忘记了时间。

直到妈妈敲门喊我吃早餐,我才发现已经十点半了。吃饭时,妈妈问起昨天去林家的情况。我兴奋地讲述了林教授的藏书和他教我的中医知识,说到动情处甚至不自觉地引用了小说中的一些情节。爸爸听得很认真,说:林教授是难得的中医大家,能得到他的指点是福分,你得好好珍惜。

吃完早饭,我回到房间,犹豫要不要继续看小说。林教授昨天借给我两本中医入门书籍,说是让我先了解一下基础理论。我看了看床头放着的书,又瞄了瞄手机,最终还是拿起了书本。《中医基础理论》的前言很有意思,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中医的起源和发展。我竟然读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翻了三十多页。

读到阴阳五行这一章时,我发现小说中王洋使用的某些医术原理竟然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只是被夸张和神化了。比如王洋能看透人体内部的能力,其实是中医望诊的艺术化表达;他点穴制敌的招式,则是对经络学说的浪漫化演绎。这个发现让我既惊讶又着迷——原来小说中的奇术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有真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正当我沉浸在阅读中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奇术色医》又更新了一章。我的心立刻被牵引过去,手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新章节中,王洋正面对着自己的恩师,两人展开了一场医术对决。情节紧张刺激,我读得如痴如醉,完全忘记了手边的中医书籍。

读完最新章节,我回过神来,感到一丝愧疚。仔细想想,我花在虚构小说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学习真正中医知识的时间。可是小说情节实在太吸引人了,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中午,林晓突然发来短信,问我下午有没有时间去参观她家的中药房。我立刻回复同意,同时暗暗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控制好自己,不能满脑子想着小说情节。

下午,我再次来到林家。林教授笑着问我书看得怎么样。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认只看了一部分,主要是阴阳五行那一章。他并不在意,说:打好基础很重要,欲速则不达。接着,他带我参观了家里的中药房,那里有上百种中药材,整齐地摆放在木质抽屉里。

林教授拿出几味常用药材让我认识,还教我简单的辨别方法。他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闻就包括闻药材的气味。看着他熟练地操作,我不由想起小说中王洋调配神奇药方的场景,心里暗自比较着现实与虚构的差距。

林晓也在一旁帮忙,她显然对家传的中医很有研究。看着她娴熟地辨别各种药材,我不禁有些惭愧——自己只是因为一本小说才产生了对中医的兴趣,而她则是真心热爱并专注学习这门古老的医术。

林教授见我对针灸特别感兴趣,便拿出一套银针和穴位模型,开始教我最基本的知识。针灸并非神奇魔法,而是基于人体经络系统的一门科学。他认真地解释道。我注视着那些银光闪闪的细针,脑海中王洋用银针救人的场景与眼前的现实重叠,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学习过程中,我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几次,应该是《奇术色医》又有更新。但这一次,我强忍住了立刻查看的冲动,专心听林教授讲解。不知不觉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竟然学会了认识几个重要穴位的位置和一些基本的针灸理论。

临走时,林教授送给我一本《针灸入门》的书籍和一个小型穴位模型,鼓励我继续学习。林晓送我到门口,笑着说:看你这么认真学习,我爸很高兴。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没敢说自己最初的动机。

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贪婪地读完了下午更新的三章内容。王洋与恩师的对决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双方各显神通,难分胜负。读完后,我精神亢奋,完全睡不着觉。

我拿起林教授送的《针灸入门》翻看,发现书中详细讲解了许多穴位的作用和针灸手法。与小说中描述的相比,真实的针灸更加严谨且有科学依据,却少了那种神奇和玄幻色彩。我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被小说中那些不切实际的奇术吸引,还是真的对中医这门古老学问产生了兴趣?

对比着小说和专业书籍,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一方面,《奇术色医》情节精彩,让我爱不释手;另一方面,真实的中医知识虽然没有那么神奇,却有一种朴实无华的魅力。特别是今天在林教授那里的亲身体验,让我感受到了真实中医的独特韵味。

深夜,我躺在床上,手里拿着手机和中医书,犹豫着先看哪一个。最终,我放下手机,拿起了《针灸入门》,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不被虚构的故事牵着鼻子走,而是去探索真实世界的奥秘。

不知不觉,我读着读着就睡着了,梦中的我不再是王洋,而是一个普通的中医学徒,正在认真学习着最基础的穴位知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