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章:分而化之

换源:

  李世民是不世出的奇才,从秦王之时,就一直把突厥视为大唐帝国的心腹之患。所以一直偷偷的收集突厥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游牧民族,没有什么谦卑廉耻之心,贪得无厌,今年要绢十万匹,明年就敢要二十万。

如若纳贡,无疑是抱肉饲虎,徒增猛虎杀心。

突厥这个国家,畏威不畏德。对付这样的国家,只有重拳出击,打痛了它,它才会真心诚服。

李世民的心中,实在是想打一场立威之战。

而这句话,却由一个算命先生口中说了出来,李世民大有知己之感。

“先生说的是短期之策,那长期之策又如何呢?”

李景初说得有些口干舌燥,喝了口茶,见李世民一脸渴望的等他讲下去,就如一个学生等着老师教诲。

“这长期之策,说穿了,无非就是分封!”

“愿闻其详!”

“不知大人是否听说过汉武帝的推恩令?”

李世民点了点头。

“当初,汉武帝为了削掉那些藩王的权柄,要求每一个王侯的后代,都要分封土地。那些本来的世族王公,都被一级一级的分下去,最后变成了一个个小国,再也无力抗衡中央政府。”

李世民如数家珍一般,说出了汉武帝的推恩令。但他还是没有反应过来,推恩令与对付突厥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推恩令拿过来用一用,只是得变个形式!”

“突厥一族,尚未开化,父死子可继其母,兄死弟可继其嫂。那些愚忠事主之事,在他们身上不可能发生!”

“所以突厥看似铁板一块,异常强大,实则各部族心怀异志。只需以利相诱,很容易各个击破。”

“契丹善骑射却饱受颉利压榨,室韦掌控水草丰美之地却要向颉利纳贡,吐谷浑与回鹘更是与突厥本部时有摩擦。”

“当今圣上若能以天下正朔之名,分别册封各部族首领为‘汗’,许以通商互市,抬高各部政治地位,他们岂会甘心久居颉利之下?”?

李世民突然目光如炬,似乎在黑暗之中突然看到了光明一般。

“先生是说,效仿推恩令,将突厥各部一分为多?”

“正是如此,那颉利可汗之侄突利本应继承突厥大汗之位,只是其继母从中作梗,把大汗之位传给了前任可汗的弟弟,也就是现在的颉利可汗。”

“对于此事,突利一直耿耿于怀。如果当今圣上能抓住叔侄二人的嫌隙,或封突利为可汗,或与其结为兄弟,扶植突利势力,让其与颉利抗衡,不出三年,突厥就会因内斗而亡!”

李世民听到李景初分析到颉利可汗叔侄二人的矛盾,大为诧异。

这个消息,是他派出多路斥候打探,才得知的。而李景初仅在家中一坐,就知此事,这个算命先生的实力,实在太过恐怖。

“可突厥所辖各部,素来剽悍,若册封之后反成大唐边患,该当如何?”

李世民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当今圣上可效仿汉武帝‘众建诸侯少其力’之法,以‘赐婚’为名,将宗室女下嫁各部族继承人,暗中扶持亲唐势力。”

“最要紧的是,分化须循序渐进,先封一部族首领为‘汗’,许其统领一处之地。待各部羽翼渐丰,自然会为草场、商路与突厥争得头破血流。”

李世民抚掌说道:“好!好个驱虎吞狼之计!突厥若陷入内乱,莫说十万大军围长安,便是颉利自保都难!”

接着,李世民又提出一个问题。

“只是突厥人最重血脉正统,贸然册封,恐难服众。”?

李景初答道:“当年突厥曾向隋朝称臣,可汗之位本就需中原天子敕封。当今圣上可昭告天下,言颉利弑兄篡位,违背突厥旧制,故另择贤能而封。”

“届时再以‘调解纷争’为名,派使者携带金册、锦缎入突厥,各部族见有利可图,必争先向唐使示好。到了这步,颉利就算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回天无力了!”?

李世民起身踱步,想了半天说道:“此计甚妙,我这就回宫向皇上建议!”

“还有一事,我想请问先生!”

李景初听到李世民还有事要问,心中有些不快。这白嫖的事,怎么还没完没了了呢!

“何事?”

“不知先生可懂堪舆之术?”

李景初听到李世民提起堪舆之术,立时来了兴趣,他的算命系统解锁的第二项技能,就是堪舆术!

“略懂一二!”

李世民知道李景初测字奇准,他既然敢说懂堪舆术,那就应该也是个中高手。

“我受新皇敕命,为太上皇卜选万年吉壤,以营山陵。如李先生懂堪舆术,我想请先生主持此项工程!”

原来是想给李渊选墓地,这可是个大活,做好了,一次就能发家致富了。

“行,这活我接了!”

李世民初登帝位,开始关手为李渊修建陵墓,也算是孝心。营建皇陵,工程浩大,往往集中全国的财力,还要修上几年,甚至十几年。

而皇陵位置的选择,尤为重要,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祚福泽,所以李世民必须选择一个能够让他十分信任的风水大师。

李世民见李景初爽快应下此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

李景初在占卜行业是当世大家,他能出面为李渊选址,一定错不了。

李世民从袖中掏出五锭金子,放到李景初的桌子上。

“这是定金,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看到定金都给了五锭金子,李景初大喜。这活干完,朝廷还不得赏上百八十个金锭。

“既然先生肯做此事,那明天我派人把京畿地图给你送来。你可以在这地图上选择位置。选中后,我会派人带你实地堪验。”

“那就有劳先生了,太上皇年事已高,此事宜早不宜迟。”

“请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为太上皇寻一处龙蟠虎踞的万年吉壤。”

送走李世民后,李景初站在院中仰望星空。

夜空中紫微星格外明亮,周围群星拱卫,正是帝王之象。

李景初掐指一算,眉头微蹙。新帝登基,紫气东来,但西北方却隐隐有煞气浮动,想想明天李世民即将面对的那些突厥虎狼,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