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长治久安

换源:

  魏王宫的金丝楠木殿门在姚贾面前缓缓开启,殿内熏香缭绕,编钟悠扬。

魏王假斜倚在玉几旁,指尖把玩着一枚秦国的龙纹金币,似笑非笑。

“外臣姚贾,拜见魏王。”姚贾一揖到底,宽大的衣袖扫过织金地毯。

他身后两名随从抬着红漆木箱,箱缝里渗出丝丝寒气。

“姚卿远来辛苦。”魏王假眯起眼睛,“不知秦王又给寡人准备了什么……惊喜?”

姚贾微笑挥手,随从打开木箱……

整箱晶莹剔透的冰块中,嵌着三尾鲜活的黄河鲤鱼!

殿中顿时响起一片惊叹。

在这盛夏时节,唯有秦国骊山冰窖才能存此神物。

“此鱼今晨尚在孟津跃水。”姚贾轻抚冰面,“就像魏国,与秦国不过一水之隔。”

魏国丞相须贾突然冷笑:“姚大夫莫非忘了,去年秦军还在河东与我大魏开战,河东三城至今还在被你们秦军占领。”

“丞相误会了。”姚贾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这是河东三城今年的粮赋账目——比魏治时多收了三成。”

“哼!那也是我大魏的国土,还请你们秦军撤离河东。”

然而姚贾却是忽然转向魏王问道,“听说大梁近日米价飞涨?”

魏王手指一颤,金币叮当坠地。

姚贾俯身拾起,指尖在龙纹上轻轻一抹,金币竟一分为二,露出里面刻着的小字——“魏降则封万户”。

“魏王,其实我家大王还是很有诚意的,只要大魏接受我大秦册封,俯首称臣,魏王依旧是会世袭罔替。”

“爱卿此言当真?”

“然也!如果让我秦国大军灭亡的可就没有这待遇,比如韩王可就没有世袭罔替的这项待遇。”

“什么?爱卿的意思是说,韩王安过世之后,韩国王室便会烟消云散?”

“非也!韩王安的后代只是会被降爵。”

“这……”

“当然!只要韩国王室能为大秦建立不世之功,一样有可能获得世袭罔替的待遇。”

“原来如此。”此时的魏王假不自觉的有些心动了。

……

临淄稷下学宫,七十二根蟠龙柱下聚集着数百学子。

姚贾的白衣在齐人绚丽的紫绯官服中格外醒目。

“秦法严苛!”齐国上大夫田轸拍案而起,“商君变法时渭水尽赤!”

姚贾不慌不忙取出个陶罐:“诸君可知这是何物?”

揭开盖子,里面竟是洁白如雪的盐粒,“秦国新制的井盐,比齐盐便宜三成。”

满座哗然中,他突然将盐罐倾倒在《齐律》竹简上:“就像这盐,秦法如今也在变。墨家弟子可在咸阳著书,农家学派掌管关中水利——”

声音陡然提高,“而齐国的稷下学士,连议论粮价都要获罪!”

学宫角落,几个齐国商人悄悄交换眼色。

他们袖中藏着的,正是秦国钱庄发行的盐引凭证。

夜半的龙台宫,齐王建盯着面前摊开的七国地图。

姚贾的指尖从咸阳划到临淄,留下一道水痕。

“大王可知,楚国云梦泽已归秦有?”水痕突然变成红色,竟是混了朱砂!“赵国李牧虽勇,军中粮饷却有三成是秦国新货币龙元。”

齐王的指甲掐进掌心。

屏风后传来轻微响动——那是相国后胜在偷听。

姚贾恍若未觉,继续道:“秦王有言,若齐愿如韩例,可保琅琊渔盐之利百年不变。而且齐国王室世袭罔替,与大秦同寿。”

突然,后胜冲出来怒吼:“荒唐!秦人狡诈!当年张仪……”

“相国慎言。”姚贾从怀中取出一枚玉印,“这是从前文信侯吕不韦府邸搜到的。”

印文赫然是后胜年轻时在秦国受贿的凭证!

“大王,这是大秦对臣的陷害!栽赃。”

“行了!相国你失态了。”

“大王,臣知罪。”

“姚爱卿,看来秦王是真的想做天子了?”

“当然!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而我家大王悲天悯人,不愿意多造杀孽,希望天下能够和平归一。”

“寡人知晓了!但是兹事体大,容寡人和诸位臣工考虑一二。”

“是!静候大王佳音。”

黎明时分的黄河渡口,姚贾的马车被魏国边将拦住。

将军晋鄙横戟而立:“大王有令,秦使不得携简牍出境!”

姚贾大笑,突然掀开车帘。

车厢里竟捆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

正是魏王最宠信的龙阳君!

“将军要查的,可是此人私通赵国的密信?”姚贾递上一卷染血的帛书,“黑冰台三日前就截获了。”

当晋鄙震惊翻看时,姚贾的马车已驶上渡船。

船至中流,他忽然将龙阳君推入浊浪:“龙阳君,麻烦你告诉魏王,秦国帮他除了祸患。”

那落水之人竟是个戴了人皮面具的死囚!

……

咸阳宫书房,苏言听完姚贾汇报,将一枚黑子点在魏国位置上:“魏王动摇了?”

“如秋风中的落叶。”姚贾笑道,“只是齐王建……”

“齐王建还在犹豫?“苏言突然掀开案几上的绸布,露出个精巧的沙盘。

其中临淄城的位置,插着面小小的黑旗。

姚贾瞳孔骤缩——那分明是齐国大将军田假的令旗!

原来秦国连齐军将领都已收买。

“去休息吧。”苏言往沙盘倒入朱砂,液体缓缓吞没大梁城,“接下来,该让魏国和齐国尝尝钱荒的滋味了。”

“……”

苏言知道统一天下很容易,毕竟自己没理由比不过老祖宗。

但是想要长治久安真的很困难,哪怕是那个沛县小瘪三可以坐稳天下,但是大秦的赢氏子弟绝对不可以。

只因为关东六国对大秦的恨意太深,而大秦的原住民同样是对大秦深恶痛绝。

然后二代亡国已经是必然的事情,或许公子扶苏做了皇帝也没用。

所以苏言一直在用水墨功夫消磨六国意志,用更加隐秘和高明的手段解决矛盾。

如今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有六国王室做吉祥物,六国之民不至于像历史上那么狂躁。

只有他们习惯了大秦的律法和统治之后,才能让大秦做到长治久安。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