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端详着手中的小泥人,满意地露出了微笑。她依据先天道体的模样塑造了这个小人,使其拥有了各种种族的特点,又独具一格。她花了很长时间细心观察,随后轻吹一口灵气,赋予了这个泥人生命的活力,看着它活动起来,女娲心中充满了喜悦。
但喜悦很快转变为深思,女娲意识到这小人虽能动作,却缺少了生命的灵动。于是,她毅然咬破指尖,以灵气裹挟着鲜血,滴入了泥人体内。血液迅速融入,生命的波动随之扩散,让女娲感到无比振奋,以为创造生灵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
然而,一次神念的扫过,女娲发现了令人遗憾的事实——这泥人尽管形态与生灵无异,却缺少了神智与灵魂,终究不过是个没有思想意识的傀儡。
女娲心中沉思,这些缺乏思考与神智的存在,真的能被称为生灵吗?他们无法交流,更无法沟通。她调整心态,继续不懈尝试。然而,日复一日,她的努力似乎并未带来任何突破。
面对这样的困境,女娲焦虑不安。如果连这关都过不了,成圣之路将更为艰难。无奈之下,她决定上三十三重天,前往紫霄宫,向她的恩师鸿钧求助。
毕竟,鸿钧是洪荒世界中的至高圣人,也是她的导师,向他请教并非不当。
女娲穿越混沌虚空,迅速抵达紫霄宫之前。当她踏上第一级台阶,宫门竟自动开启,似乎预示着师尊的接纳。她心中的担忧瞬间消散,带着复杂的心情,女娲踏入紫霄宫,跪拜在鸿钧面前。
“弟子女娲,参见师尊!”
“免礼,你此行前来,可是遇到了难题?”鸿钧的声音透露出对一切的了然。
女娲起身,心中对师傅的洞察力感到震惊。师傅的智慧果然非同小可,不愧是洪荒之中首屈一指的圣人。
**小说改写语句:**
这些生命,没有思维,缺乏智慧,连基础的互动都做不到,女娲暗自叹息。尽管她不断尝试,数日过去,新生命创造的工作却依旧停滞不前。
焦急中,女娲意识到,若不能解开这个难题,未来的修行之路将愈发艰辛。别无他法,她只能求助于三十三重天上的紫霄宫中的鸿钧师尊。
鸿钧作为洪荒世界的至圣,她的导师,向他请教,应是理所当然。
女娲穿越虚空,不久便抵达紫霄宫。刚踏上台阶,宫门便应声而开,她心中一震,明白师尊已接纳了她。她带着期待与尊敬,踏入宫中,虔诚地跪拜。
“女娲参见师尊。”
鸿钧平静地问道:“你遇到难题了吧?”
女娲起身,对师尊的先知先觉感到惊讶。鸿钧的智慧深不可测,洪荒众生中,他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圣人。
女娲向鸿钧坦诚己见,道出了她心中的困惑。
“师傅,我尝试感悟造化,希冀创造新的生灵,开辟全新种族,然而屡屡受挫,总感缺失根基。”
她一边叙述,一边取出数日前塑成的首个泥人。
虽然因融入了女娲自身的血液和灵气,这个泥人显现出生命的迹象,却终究未能成为真正的生灵。
鸿钧未作审视,便开口解答:
“我明白了你的意图,但造化之事,奥妙无穷,即便是我,也对其中道理所知有限。”
女娲闻言,心中的希望之光似乎瞬间熄灭。
造化之道,连圣人都觉得高深莫测,她又能如何突破?
但鸿钧接下来的话,如春风化雨,让女娲心中的希望之苗重新生长。
“然而,我已看出你的误区,若能稍作修正,或许真的能缔造出新生命。”
“还望师尊指点迷津!”
鸿钧从容续道:“你所施展的技艺无误,问题在于所用的材料,过于平凡。”
女娲困惑,材料难道也关乎成败?
鸿钧继续解释:
“洪荒之土,为后天所成,以这样的泥土塑造生灵,自然难以开启灵智。”
女娲陷入沉思,面对先天的泥土她感到一片茫然。
“师傅,能告诉我何为先天泥土吗?”她询问。
“你听说过九天息壤吗?那是一种凝聚了浓厚先天之气的神秘土壤。”
女娲眉尖一挑,这个名字让她有种熟悉感。
她深思许久,仍旧毫无头绪,但突然间,一个记忆闪现——那是在不周山上,她与三清、帝俊、东皇太一一同发现的混沌葫芦藤旁的土壤,正是那传说中的九天息壤。
这一发现让女娲心急如焚,因为这正是她创造生灵急需的材料,如今却落入了镇元子手中。她后悔当初没有重视。
深知镇元子的性格,女娲明白若想从他那里获得九天息壤,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镇元子的贪欲让女娲紧锁秀眉,她突然想到,镇元子是否早已看穿她的需求,预备着如何难为她?
这样的念头让她心中更加焦虑,不知镇元子会提出怎样苛刻的条件。
“那么,师傅,除了九天息壤这一途径,难道别无他法可行?”女娲带着一丝希望询问。
鸿钧轻轻摇头,语气坚定:“确实,九天息壤是唯一之选。”
女娲心感绝望,她多么希望有另一种选择,能让她避免求助镇元子。
虽然她对镇元子的看法已有些改变,但女娲很清楚,从他那里得到帮助,代价必然沉重。
她想象着镇元子会提出怎样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心情愈发沉重。
正欲开口,鸿钧似乎早已洞察她的犹豫,抢先说道:“女娲,你承载着大气运,与众弟子不同,创造生灵是你通往圣位的必经之路。”
话语落下,伴随着紫霄宫门的闭合,女娲感到肩上的重担似乎轻了一些。
然而,当身后的宫门声响传入耳中,她的脸上仍不禁流露出无法掩饰的无奈。
看来,与镇元子的交涉已不可避免。
女娲心中充满抵触,尽管对镇元子的看法有所改观,但想到那些曾与他交过手的师兄弟们,大多都在战斗中吃了亏,她的心情就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获取九天息壤,女娲深知必须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
即便这样的筹码对她而言也是沉重无比。
然而,鸿钧道人言及,成圣之路不可或缺,再大的牺牲亦在所不惜。
直接强夺自然不可行,女娲自忖,即便再怎么幻想,也不足以与三清抗衡。
连他们亦非镇元子的敌手,自己又岂能轻易尝试?
虽然镇元子或许会因鸿钧的面子而留她一命,但若要得到九天息壤,所需付出的只会更多。
女娲在叹息中,朝五庄观的方向缓缓飞去。
在五庄观内,镇元子正与常曦、羲和以及已熟练扮演侍女角色的西王母等人交谈。
红云亦在不久前破关而出,这次的相聚显得格外难得。
西王母已能准确领会镇元子的每一个眼神和表情,而镇元子所求不过是一些捏肩捶背的小事。
常曦与羲和见状,内心萌生了一丝不安的危机感,她们也渴望能够为镇元子分担一些事务。
可惜,两人都缺乏相应的经验,对于如何入手显得无所适从。
在镇元子与常曦、羲和畅谈之际,他总是能感受到西王母在暗中施压。心中暗自腹诽,镇元子琢磨不透她的意图。
就在此时,那久违的系统提示音突然在镇元子的心底响起,带着一丝凉意,令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叮!系统提示:女娲娘娘即将抵达五庄观,意欲借取九天息壤。请主人从以下三个选项中作出抉择:”
【“选项一,拒绝女娲娘娘的请求。后果:女娲造人计划受挫,人族未能诞生,鸿钧圣人将对此事感到不悦。”】
【“选项二,同意女娲娘娘的借土请求。奖励:先天灵宝——芭蕉扇。”】
【“选项三,不仅同意借土,还主动献上三光神水与混沌葫芦藤,以助女娲娘娘造人。报酬:习得混沌雷法神通。”】
思量再三,镇元子迅速决断,除了选项三,其余均非良策。他深知,得罪鸿钧非明智之举,而助女娲则能积累功德,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一线机缘。毕竟,无论是三光神水还是混沌葫芦藤,均为他所有,借女娲之手成就造人功德,自己亦能分享这份因果,获得福泽。
小说改写后的语句:
镇元子在与常曦、羲和相谈甚欢时,总感到西王母的气压如影随形。他暗自思量,这位王母究竟意欲何为。
忽然,一道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打破了沉默,久违的提示令镇元子心生涟漪。
“叮!系统提示:女娲娘娘行将五庄观,欲借九天息壤。请主人从以下选项中定夺:”
【“一,驳回女娲娘娘之请。结果:女娲造人不成,人族无以诞生,恐引鸿钧不快。”】
【“二,允诺女娲娘娘借土。报酬:先天灵宝——芭蕉扇。”】
【“三,助女娲娘娘一臂之力,献上三光神水与混沌葫芦藤。收获:混沌雷法神通。”】
镇元子沉思片刻,便下定决心选择了第三项。在他看来,此举不仅避免了触怒鸿钧的风险,还能通过助力女娲造人而积累功德,加之宝物本就属于自己的,如此一来,更是能够分享到造人的福报。
面对这个提议,镇元子心中明了,这纯粹是只有利益,没有弊端的选择,自然无需他多作推辞。
但如果提出的是那西方的二位僧人,他或许还会深思一番。
但归根结底,世间哪有长久的情谊,唯有利益是永恒的真理。
“我就选择第三个方案。”
话音刚落,一束神光自天际垂落,笼罩在镇元子的头顶,带给他一股清新的感觉,他的元神瞬间接纳了新的知识。
那是关于混沌雷法神通的奥秘。
此神通之强大,一旦修炼至巅峰,甚至能诛杀圣人。
在洪荒之中,圣人将元神寄托于天道,近乎不死不灭,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力量寥寥无几。
而如今,拥有了这样的神通,镇元子对于未来的任何挑战,即便是与圣人交锋,也多了几分从容。
只是,他心中也不禁感到些许焦虑,时间流逝的速度似乎过快。
女娲造人预示着圣人时代的临近,意味着巫妖两族的辉煌即将落幕。
接下来,封神和西游的篇章或许会提前开启。
按照原著的记载,巫妖两族的大战原本应以元会计算,现在看来,一切似乎都太过提前了。
不过,既然以身合天道的鸿钧都没有做出什么,那就说明一切都按照他的推算。
就算是有失误,也并不会影响到整个洪荒的局势。
红云看了眼很是开心的镇元子,不禁是感到了几分疑惑,自己这老友偷着乐啥呢?
“镇元子道兄,你在笑什么啊。”
“没事,只是我想到一件开心的事情。”
镇元子自然是为了这次的收获开心,毕竟这般恐怖的神通,恐怕就连鸿钧都没有掌握吧。
在这五庄观外,一黑一白两道身影在盘旋着,以防敌人的接近。
女娲刚到这万寿山,就察觉到了两股不同寻常的气息,都是准圣中期。
而且看这样子,好像一直盘旋在万寿山之上?
难道说,是有敌人不成?
女娲刚冒出这个想法,猛然间一股寒意出现在心头,两道目光锁定了女娲,似乎要将其洞穿一般。
“你是谁,此乃五庄观重地,闲杂人等,速速退去。”
“我是女娲,来这里是有事要请求镇元子道兄帮忙。”
原本这冥凤和白鸾准备直接拒绝的,但还没等两人行动,一道洪亮的声音就回响在万寿山上。
“冥凤、白鸾,让她进来吧。”
“是,刚才多有得罪,请您不要见怪!”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