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轻轻点头,嘴角泛起一抹淡笑,仿佛心中无所挂碍。
然而,朝五庄观而去的她,表面上泰然自若,内心却是波涛汹涌。
那两名分明是凤族的高手,为何会出现在此?
并且,显然是顺从镇元子的意志。
难道那两位凤族的准圣,竟然仅仅是五庄观的守护神兽?
这实在是难以置信,她们可是来自远古三大族之一的凤族啊。
究竟经历了什么,使得她们落得如此境地?
镇元子在这段时间里,究竟有何动作?
五庄观内,随着镇元子突然发声,众人停止了交谈。
红云好奇地发问:“道友,你如何知晓是女娲道友降临?”
“红云,你有所不知,此所谓心有灵犀。”
镇元子的话音刚落,西王母、常曦、羲和的目光皆聚焦于他。
“发生了何事?”镇元子故作不知地询问,三人却只是摇头,示意无他。
就在此刻,女娲的身影自天际飘然落下。
女娲踏入五庄观,惊讶地发现,连同镇元子在内,共有七位准圣在此。
即便是最弱的,也拥有与自己相当的中期准圣实力。
她不禁好奇,镇元子究竟是如何将这些强大的存在召集到此?
她一一打量过去,红云、西王母、常曦、羲和……这每一个名字,都是传奇。
女娲对于红云与西王母出现在五庄观并不感到意外,毕竟红云与镇元子交情匪浅,而西王母亦曾在两次讲道中与镇元子亲近。然而,常曦与羲和的现身,却让她颇感困惑,毕竟他们之间并无深厚的交情可言。女娲在心中揣摩之际,仍礼貌地向镇元子问好,以示尊重。
“女娲见过镇元子道友。”
“无需多礼,女娲道友。”镇元子客气地回应。
一番简短的寒暄之后,女娲转向常曦与羲和,面带微笑地祝贺:“自道祖三讲以来,久未见面,恭喜二位已踏入准圣中期的境界。”
“女娲道友过誉了,我等能有今日,全赖镇元子道兄的帮助。”两人谦虚地回答。
女娲的眉头微蹙,眼中流露出明显的困惑。她始终不明白,为何这两位会出现于此,尤其是西王母,身为洪荒之中最尊贵的女仙,却似乎甘愿在镇元子身边充当侍女,这实在令人费解。
正当女娲沉思之际,镇元子忽然提及:“道友此次前来,可是为了探索成圣之路?”
这句话让女娲心中一震,她的猜想似乎被证实了。镇元子确实知晓她寻求九天息壤的秘密,但他是如何洞察此事的,却是女娲此刻急于解开的谜团。
一时之间,所有视线都聚焦在了女娲的身上。
红云、西王母、常曦和羲和,四者脸上均写满了惊愕。难道洪荒将迎来第二位圣人?
加之鸿钧已与天道合一,若女娲果真成圣,她恐将成为洪荒中的无上存在。
即便是对修炼不甚上心的常曦和羲和姐妹,对此也感到难以置信。
女娲平日低调,如今却一跃而成众人瞩目的焦点。
“镇元子道兄,真是妙算无双,如此成就,令人敬佩。”
“不过是雕虫小技。”
女娲虽不知镇元子究竟如何做到这一切,但赞美总是没错的。
些许恭维,无损于心,何况她确实对镇元子心生敬意。
“传说中道兄拥有一奇土,名为九天息壤,不知能否借我一用?我愿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女娲坚决的语气让镇元子不禁想逗她一逗。
“哦?任何代价?这可真是豪言壮语啊。”
女娲突然感到一股阴冷的气息,宛如被邪恶之眼锁定。镇元子嘴角勾起狡黠的笑意,不失时机地提出一项令人错愕的建议:“女娲道友,你我至今尚未寻得道侣,我对你早已心生倾慕。你若需九天息壤,我愿相助,但条件是你我结为道侣。”此言落下,五庄观内一片哗然。
这样的直白要求,不仅让女娲陷入了两难之境,也让在场的众人感到震惊。女娲内心挣扎,一边是通往圣途的珍宝,一边是镇元子的无理要求,她既不想错失成圣的良机,也不愿接受这样的交易。
西王母、常曦和羲和亦被这突如其来的提议所触动,她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羲和,她的目光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敌意,仿佛对女娲即将做出的选择感到威胁。
镇元子一句戏言,令红云对其敬意油然而生,心中暗自佩服他的大胆,竟敢在未来的圣人面前如此放肆。
红云暗暗地向他比了个大拇指,这样的豪言壮语,大概也只有镇元子才敢轻易出口。
面对着显得有些尴尬的女娲,镇元子却淡然一笑,轻描淡写地为她化解了尴尬,女娲道友,别往心里去,方才不过是一句逗乐的话罢了。
女娲一愣,她原本正在慎重思考,几乎要做出决定,却不料镇元子一句话便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本在权衡成为镇元子道侣的得失,渐渐觉得这并非不可接受,他的强大与丰富资源,还有那份独到的护短之情,都颇为动人。
然而,就在她几乎要接受时,镇元子却告诉她这不过是个玩笑。
女娲心中顿时泛起复杂的情绪,难以名状。
这时,镇元子轻抬右手,九天息壤缓缓浮现在他的掌中,浓郁的先天之气四溢而出。
女娲惊异地看着,这便是传说中的九天息壤吗?从那澎湃的先天之气判断,应该是真的。
她仍有些难以置信,这样的无上宝物,镇元子竟轻易地要送给她?
未及女娲开口,镇元子的后续行动又一次震撼了她的心灵,让她对镇元子的真实意图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镇元子轻描淡写地拿出了那件珍贵的先天灵宝——八宝琉璃瓶,目光在瓶中荡漾的三光神水上轻轻一扫。虽然未将所有的三光神水收藏其中,但那数量依旧惊人。女娲娘娘困惑地接过那九品息壤,另一只手接过八宝琉璃瓶,她眼中满是迷惑:自己仅是来借九天息壤,为何镇元子会连这等无上的宝物也一并相借?
心中泛起一丝猜疑,她不禁问道:“镇元子道友,这是何故?”眼前的一切已远超她的预期,让她摸不着头脑。
“此瓶名为八宝琉璃,内藏三光神水。”镇元子的话让女娲更加迷茫——这三光神水非但是洪荒中的疗伤至宝,他竟也一并借出?难道自己造物之用得上这等神物?难道预知了什么劫难,需要这三光神水以保平安?
正当女娲准备追问原委时,镇元子却已轻轻打了个响指,朝人参果树的方向一指。瞬间,一股愉悦的气息随着破风声传来,紧接着,众人眼前一亮——那竟是镇元子珍视无比的混沌葫芦藤,这一现身,让在场的所有人均感震惊。
红云目睹镇元子竟将珍稀的混沌葫芦藤掘出,慨然借予女娲,心中不由得感到震惊。对于这葫芦藤的非凡价值,红云自是心知肚明,镇元子对其的珍视程度亦不容小觑,它承载着非凡的纪念意义。面对此情此景,红云惊异不已——竟肯将如此宝物拱手相让?他开始怀疑,镇元子先前的言辞并非戏言,而是别有深意。
红云感觉自己仿佛触碰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目光在镇元子与女娲之间徘徊。女娲虽对混沌葫芦藤的来历心知肚明,那是她失去的机缘,如今却以这种方式回到手中,让她既感意外又充满喜悦。
“这究竟是何用意?我仅需借九天息壤。”女娲虽心中困惑,却未敢轻易接过这混沌葫芦藤。
镇元子却显得慷慨大方,“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考虑到女娲道友的需求可能更为广泛,除了三光神水,这些亦是为道友准备。”见女娲还欲推辞,他接着说道,“若道友不接受,那这九天息壤我也无意相借。”
女娲闻言焦急,她此行的目的便是九天息壤,于是只得接受这份厚礼,“那便多谢道友了。”
女娲的手微微颤抖着,一边说话一边接过了那神奇的混沌葫芦藤。事情似乎进行得过于顺利,她心中暗自揣摩,镇元子这次的帮助是否别有用心?警惕性瞬间提升,她告诉自己,不能掉以轻心,或许这正是镇元子的计谋所在。
这件事实在太过蹊跷,如此珍贵的宝物,镇元子怎会轻易相借?这真是他的作风吗?难道其中有夺舍的阴谋?可这又似乎不符合镇元子的行事原则。无论如何思索,女娲始终无法解开这个谜团。
镇元子脸上挂着笑容,那份狡黠让女娲更加确信,自己难以洞察他的真实意图。她决定保持沉默,静观其变,等待造人的功德自然显现。
心怀感激,女娲向镇元子道谢,她的目光试图穿透那层层的迷雾,却依旧一无所获。最终,她选择了放弃,深知过分追问只会显得自己心机深沉。
或许,镇元子是预见了自己即将成圣,所以有意与自己拉近关系?带着这样的疑惑,女娲离开了五庄观。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利用这九天息壤创造新生命,她期待着这神奇的土壤能够发挥出它的力量。
镇元子目光随着女娲的远去而渐渐深沉,他手中的动作也随之静止,似乎天地间的功德已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沉思片刻,回想起女娲在得知自己天地功德被分走时的神情。
她那时的心情,恐怕恨不得将自己生撕了吧?
旁边的红云满怀疑惑,靠近镇元子,忍不住发问。
“镇元子道友,你为何轻易将辛苦积攒的宝物借出,这样做真的无碍吗?”
“无妨,”镇元子回答,但言辞间显然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留在我这里,宝物也不过是无用之物,倒不如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价值。”
尽管如此,红云和其他人,包括西王母、常曦和羲和,都明白镇元子的行为绝不只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在红云看来,这或许是因为镇元子有意助力女娲,而采取的特殊行动。
他们都在犹豫,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宝物借出?
难道就不担心女娲会据为己有?
目前,镇元子的实力尚在女娲之上,但若女娲晋升为圣人,昔日的约定还能保持约束力吗?
“镇元子道友,难道你和这位女娲……”
话未说完,镇元子已轻轻摇头,用一种更为明了的态度,打断了他们的疑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