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六章 崇祯的故事——头铁

换源:

  大明朝堂上一副皆大欢喜的景象:崇祯穿着皇帝的新装摇头摆尾洋洋得意;一群臣子猛夸衣服材质高档款式新颖做工精细;部分聪明人看破不说破,由着他们惺惺作态演双潢,爱谁怎么表演,反正自己是受益者,他好我也好。

好事多磨,乐极生悲,不出意外的该出意外了,轮到戳破谎言的那个倒霉孩子上场了。

就在这君贤臣忠、君仁臣义的一幕倾情上演之际,主战派横跳出了出来。他们第一时间推翻了刚刚达成的和平决议,埋怨崇祯耳朵根子太软,错勘贤愚不辨忠奸,被主迁派忽悠了。随后他们又将目标对准主迁派,火力全开,义正辞严地大声痛斥奸臣误国,妖言惑众,欺君罔上,动摇国本。

主战派坚决不同意迁都输一半,五十步和一百步一样丢人!士可杀不可辱,头可断不可低,?Youcankillme,but?you?can‘tfuckme!他们慷慨激昂表示要抗战到底,为帝国流尽最后一滴血,宁死不后退一步。

说到动情之处,部分情绪激动的主战派挽起袖子,脱下靴子持在手中当作武器,随时准备糊在主迁派脸上。若不是看见崇祯一张脸拉的老长,若不是看见门口的安保人员已全副武装,只怕早就冲上去火拼了。

主迁派傻了,没想到如此百利而无一害的事竟然会有人反对、并且人数还不少,大家出来工作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至于这么拼命吗?不由心里暗骂“王八蛋”,你们不识好歹不开眉眼我们忍了,你们装聋作哑吃现成的我不怪你,你们得了便宜卖乖我也认了,但像你们这样咬住翔了拿糕米都哄不下可就没意思了。

都是聪明得不能再聪明的聪明人,主迁派很快明白过来主战派怎么回事,他们跳出来不奇怪,不跳出来才奇怪。

主战派并非一派,而是个夹心蛋黄派,包括各个类型的群体:

一是真情流露、心甘情愿为国捐躯的仁人义士。

二是情绪感染、一时冲动的性情中人。

三是图痛快过嘴瘾、秀人品、秀存在的清流。

四是不太聪明、容易被忽悠的傻子。

五是动机不纯、别有用心带节奏的骗子。

这就有意思了。一群平时很不对付、经常因一点不值钱的小事互相抹黑和撕扯的圣人、傻子、杠精、白莲花、道德婊、圣母婊、心机婊、绿茶婊等,如今却奇妙地结成了一个坚强同盟,围绕同一个目标发出同一个声音。

主迁派又羞又恼,但却哑口无言,干瞪眼不知所措。

对其中的忠臣,主迁派既不能给好脸也不能撕破脸,打不得骂不得,软不得硬不得。不能欺、不敢欺更不忍欺,他们比你更生气更激动、都要为国捐躯了,你还忍心把他们怎么地?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祝他们早死然后烧上两柱香,流着眼泪高高兴兴地发送了拉倒。

对其中的傻子更是没办法。傻子从来都是一根筋,无视逻辑思维,不懂分析判断,油盐不进,又臭又硬,在事实和道理面前总会转身去选择谎言,拥抱骗子,在被收割时热泪盈眶帮骗子磨镰刀,自我催眠,自我感动。

对其中的奸臣,大家更是无可奈何。因为大奸若忠,奸臣们更是沉浸式表演的高手,很多时候比忠臣更有迷惑性、欺骗性和煽动性,总感觉他们在代表太阳月亮星星、代表人间的激情理智正义和一切的美好,如果真想反对这些奸臣,必然会被扣上各种款式的大帽子。更何况你还没对奸臣动手傻子就不干了,想打败奸臣必须过傻子那一关。

傻子和骗子的组合很绝妙,前者负责忽悠和收割,后者负责无私奉献。当你累死累活打败了一群嗷嗷叫着冲来的傻子时,你会发现你打败的无非就是傻子——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吗?并且这群傻子并不是你真正的敌人——一群在后面怂恿的骗子全须全尾毫发无伤。

忠臣和傻子不愿迁都情有可原,奸臣们为什么不支持迁都、他们被自己骗了、愿意殉国吗?

当然不是。吾我吾国,吾爱真理,但吾更爱吾命。

奸臣们人品爆发号称愿意死,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会死,便如老农愿意捐一千万却不愿意捐一头牛。

奸臣们表面上一颗红心从一而终,实际上早已两头下注三心二意,他们在朝堂表态之前已经跟李自成有了书信往来,暗送秋波眉目传情,他们的的家小和财产已远离北京,本人也准备在朝会后直接去给李自成带路。

从事后看,北京城破之时,朝廷文臣殉国的有20人。相对平时开会时、吵架时、领饷时、表忠心时乌泱乌泱的一大片,20人只是点缀,基本可以忽略。

而这20人基本没参与朝堂起哄,相反那些起哄的并没有死,反而在第一时间改换门庭,成为新朝新贵,继续着荣华富贵。

我们应该从中学会三个道理:

一,越是平时一幅大义凛然嘴脸者关键时刻下跪的越快;越是桀骜不驯者越容易成为舔狗;越是喷子越有马屁精的潜质,认清一个人不能听他说什么,得看他做什么。

二,谁认真谁就输了。但凡有人跟你正能量满满时,你可以感动、可以跟随、可以奉献,但首先得想想他们是不是骗子、是不是把你当成傻子、韭菜和肥羊,想想你是不是被忽悠和利用了。

三、很多时候,愚蠢和无能也是一种道德缺陷,人品爆棚的猪队友比凶残的敌人更可怕。可让你郁闷的是,无论猪队友破坏力大,你还得哄着惯着让着着,亲亲抱抱举高高。

经主战派声情并茂一番搅和,崇祯的戏演不下去了,那些老陈持重主张迁都的被堵得无法开口,不能再说、也不敢再说什么。

人们在屠刀面前往往会右倾,但不见棺材不落泪,远离危机时总是左倾。历史向来如此,人性向来如此,号召包羞忍辱者往往被归入秦桧一列,号召无谓牺牲者则被称作英雄,因此没有一个投降派敢跟主战派强项硬杠。

能站在朝堂上者都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这点道理看的很通透,这些事也都门清,没人愿意为了朝廷把自己搭进去,落个遗臭万年投降派的名声又何苦。

这些年来,主迁派一直看着主战派犯恶心,但仍选择搭伙过日子,无非是因利而聚;这些天来磨牙绊嘴浪费唾沫劝大家一起南迁,无非是想人多了一起润,另立山头异地复活重生,双方本不在一个阵营,不存在什么难以割舍的兄弟情同事情同志情战友情,反而是随时准备着感情破裂劳燕分飞。

从目前的情势看,主战派显然是在作死。好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主迁派没有闲心拯救他们,更不愿给他们陪葬垫棺材板,我干嘛要求着你别去死?你又不是我儿子!一群给脸不要脸的狗东西,哪天老子脚底抹油先润为敬了。

当然这些话不能说。有些事能做不能说,有些事能说不能做,大家都是这么想了,也都准备这么做。不是大家不忠义不厚道,不是大家不爱集体想吃独食,大家也想为正义代言、为真理发声,但大家斗不过各类圣母和蠢人组成的强大联盟。

圣母天生站在制高点,头上顶着光环,脚下有人肉莲台,对一切反对者形成天然压制,你讲现实他讲道德,你讲法制他讲道德,你讲文化他讲道德,你讲大局他讲首选,你讲诚信他讲道德,总之是一招鲜吃遍天,以不变应万变。

圣母说教时你若再敢还嘴,蠢人马上站出来义愤填膺地指责你缺德,到时你必然是百口莫辩,憋屈不死你。

主迁派很无奈,忠臣们听不进去道理,傻子们听不懂道理,骗子们装聋不愿意听道理,自己明明有理,却莫名其妙成了少数派。

“革命也好吧,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在一番并不激烈的争论后,舆论完全一边倒,主和、主迁派都目瞪口呆,骂骂咧咧退走了。

主战派完胜,逡巡虎视狼顾,天下英雄谁敌手!打嘴仗老子还没输过。几天后会不会死的很惨先不考虑,至少现在喷的爽的。

主战派强行扭转了事情发展的剧本,崇祯憋了这么长时间的大招没个声响就完了,朝廷被道德绑架,迁都计划夭折了,满朝大臣被胁迫了,这是古往今来道德婊最值得骄傲的业绩。

无论主战派的出发点如何,都是在把大明往火坑里推,把崇祯往死路上逼。

九五至尊又能如何?天子一怒又有何惧?一样憋屈死你!

面对眼前一群人品爆发、勇赴国难的忠臣义士,看着底下一张张忠诚坚毅的脸庞,崇祯心里有一万头史前巨兽奔腾而过,恨不得挨个抽一遍大耳刮子,忽然之间觉得其实投降派挺可爱的。

若不是身份高贵,若不是涵养极好,若不是人设限制,崇祯只怕早就气极败坏口吐芬芳了。

一根筋成了两头堵,真被这群王八蛋给害死了。你们奉献我点赞,你们死了给你们在朝天宫设祭坛、前赐祭九坛都行,你们要道德要高尚要青史留名我全答应,但别拉上我成不成!

以前说好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结果回头你们一起勒紧了我的裤腰带。如今你们要为国奉献,看来又是要给我的脖子上套绞索!

文章到此,想必知道崇祯为什么要求李自臣将朝中大臣刀刀斩尽、个个杀绝了吧。

结局已不可更改,素性光棍一些顾一头,当下崇祯强颜欢笑,故作镇定,掷地有声表态:“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朕志决矣!”

我们从这件事也能明白两个道理:

一是好人做的不一定是好事,人品好和能力强并不成正比,仁义礼智挡不住李自成百万大军,正如人们对方鸿渐的评价:“你是好人,但是没用”。

二是强硬并不一定就对,因为在冠冕堂皇的背后有时是愚昧无知,有时是不可告人的目的险恶的用心。因此伟人劝我们要警惕右,但更要防止左。

崇祯脑子有些乱,听不清诸臣在说什么,眼里只有一张张狰狞、丑恶的嘴脸,唯一的念想是默默问候诸臣家先祖。

直到朝会散时,崇祯仍没有接受事情反转的现实,甚至朝会说了些什么、什么时候散的、怎么散的他都不知道,自打主战派发声以来,崇祯便一直沉浸在帝国将亡、自己将亡的情绪中,浑浑噩噩,行尸走肉。

一腔郁闷无处诉,崇祯一改多年雷打不动的生活节奏,工作时间甩开众人来到了御花园,老子不干了!临时任性一下,找找旷工的感觉。

没想到呀没想到,这些年来过得比苦行僧还苦,一切的辛苦换来的却竟然是穷途陌路。

老天爷,你是不是在玩我?

御花园里春光正好。春风穿林打叶悦耳动听,如田妃倩笑声、呢喃和呼唤声;春风吹皱一池春水,如周后流转的妩媚眼波;春风吹动柳叶,陈圆圆挑起的含烟眉。

五湖烟月奈相违,崇祯忽然发现,春光下春风里的花园是如此的美好,亭是那么的亭亭,堂是那么的堂堂,洞是那么的洞洞,特别是在这个美好季节,梨花开春带雨,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这里的凤阁龙楼,玉树琼枝,青砖碧瓦,勾心斗角,雕栏玉砌,几曾识干戈?不知道几天后又能留下多少,李自成这个瘪三一定不懂风雅不解风情,只怕几天后这里可怜焦土了。

一切都是那么的温柔与美好,这种美永恒地刻在崇祯的心里,不会随时间的变迁而淡化或消失。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莫非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将离朕而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