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广州城里逛一逛

换源:

  “梓元岗。”智明压低声音,“听讲果度有好多布行同制衣厂。”

庄图南眼睛一亮。这可是个好去处!改革开放后,梓元岗可是花城最大的布料集散地之一。

“听日带你去睇下?”智明笑着说。

“好啊!”庄图南点头。这趟花城之行,似乎有了意外收获。

“好啦,都讲普通话啦,图南同筱婷会不适应。”黄外公发话了。图南心赞外公体贴,他上辈子靠看港片累积的那点子白话,够呛能挺个四分意思。

“知啦知啦。”

“大姨,这里比苏城热闹多了。”庄筱婷站在人潮涌动的西门口路上,望着过往的行人。

这个时代的花城,已经隐约有了国际大都市的影子。街上有不少穿着喇叭裤、梳着分头的年轻人,还能看到零星的“的士”穿梭而过。

“是啊,”大姨笑道,“这两年花城变化可大了。你看那边的东方宾馆,去年才开业,里面的设施据说比香港的酒店还要好。”

庄图南顺着大姨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十几层高的白色建筑巍然耸立。在这个平房占主导的年代,东方宾馆就像一座现代化的丰碑,预示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即将吹遍神州大地。

“大姨,我听说很多人来花城进货,是不是真的?”庄图南状似无意地问道。

“那当然。”大姨父接过话头,“就说布料吧,花城这边靠近香港,款式新、质量好,内地很多人专门跑来批发,一匹布能赚好几块钱呢。”

智明也凑过来说:“图南,你要是对做生意感兴趣,明天我带你去梓元岗转转。那边全是布行和制衣厂,很多人都在那进货。”

“真的吗?”庄图南眼睛一亮。

他知道,八十年代初期全国掀起“服装热”,布料和成衣的需求会暴增。

智明压低声音:“那边管得不太严,有时候会有查货的。”

庄图南点点头。这个年代,个体户还不被允许,但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开始。

“好了,先别说这些了。”大姨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带你们去吃西餐。东方宾馆的西餐厅,可是要提前预约的。”

走进东方宾馆,浓浓的“洋气”扑面而来:水晶吊灯、大理石地面、穿着燕尾服的侍应生……一切都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筱婷好奇地东张西望:“哥,这里好漂亮啊!”

庄图南笑着摸摸妹妹的头。他知道,不出十年,这样的场景就会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现在的花城,就像一个窗口,让人得以一窥未来神州的模样。

餐桌上,侍应生恭敬地递上菜单。庄图南扫了一眼价格,一道菜就要七八块钱,比普通工人一个星期的工资还高。

“尝尝这个牛排,”大姨父笑着说,体贴地切成小块再分给孩子们。

筱婷小心翼翼地用刀叉切着牛排,眼里满是新奇。

吃完饭,大姨带他们去了花城百货商店。和苏城的百货商店相比,这里的商品种类丰富得多,而且不少都是外省买不到的。

“你看那些收音机,”智明指着柜台说,“内地要用票证才能买,这边直接就能买到。价钱虽然贵点,但好多人还是愿意买。”

庄图南默默记下了价格。不过他知道,这些小商品虽然利润可观,但真正能赚大钱的还是布料和成衣。

“明天一早,我就带你去梓元岗。”临走时,智明神秘地说,“那边可热闹了,你肯定会感兴趣。”

回家的路上,庄图南望着窗外飞掠而过的景色,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在梓元岗,应该能找到第一桶金的机会。只要抓住时机,未来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夜幕降临,花城的街道上华灯初上。庄图南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心里抑制不住地激动。他现在能明白为什么后世的外国人总惊叹于中国崛起的惊人速度。这两天的所见所闻和他上辈子的记忆,让他直观地感受到花城几十年剧烈的变化——这是十几亿国人共同创造出来的奇迹!

骄傲油然而生。

第二天一早,智明就带着庄图南来到了梓元岗。

“这可是花城最大的布料批发市场,”智明介绍道,“不过现在还不到最热闹的时候。等开春了,外地客商会更多。”

庄图南环顾四周,一家家看过去,各种布料琳琅满目。他特意买了几块样品:有做衬衫的府绸、做外套的的确良,还有一些别的花色品种。

虽然才早上八点多,市场里已经有不少人在忙碌。各色布匹堆积如山,小贩们扛着布匹来回奔走,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多少钱一匹?”庄图南在一家布行前停下,指着一匹蓝色格子布问道。

“仔细看吧,”老板和善地说,“纯棉的,5.8一匹,买十匹给你5.5。这布料做衬衫最好了,现在年轻人都喜欢。”

庄图南摸了摸布料,确实质地不错。他心里快速计算着:一匹布料能做三四件衬衫,按现在苏城的价格,单件能卖到15块左右。

“大哥,”庄图南认真地问,“如果我要进一百匹,能给什么价?”

老板愣了一下,上下打量这个十来岁的小孩:“小兄弟,你是要批发?”

“我爸妈在苏城开服装店。”庄图南面不改色地撒了个谎,“我这次是来看看行情的。”

老板眼睛一亮:“那好说。一百匹的话,每匹给你5块。不过要全款。”

庄图南点点头,继续往前走。按这个价格,一百匹布就要500块,加上运费和其他开销,起码得700到800。可他现在只有500多块钱。

“怎么样,看中什么没有?”智明问道。

“布料是真便宜,”庄图南说,“比苏城便宜三四成。要是能运到苏城去卖,应该能赚不少。”

“那你打算做这个生意?”

“想是想,就是手头钱不够。”庄图南故意叹了口气,“一百匹布至少得七八百,再加上运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