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收获李一鸣

换源:

  不一会儿,李一鸣抱着一大摞衣服踉踉跄跄地挤进门来,噼里啪啦地往八仙桌上一放。

“您看,这可都是上海最新款!”他急切地掀开报纸包装,“这条喇叭裤,跟您家做的差不多……”

黄玲随手拿起一条,眉头微皱。布料发硬,针脚也粗。再看那裤腿,虽说也是从膝盖往下放宽,可怎么看怎么别扭。

“这个……是不是裁得不太对?”宋莹拿着另一条在身上比划,“这裤腿也太宽了。”

“是啊,这不是……我也不太懂。”李一鸣讪讪地搓着手,“批发的时候就这样,我也挑不了。”

李婶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一个款式得进十几件,小的没人要,大的又囤着。这不上火吗?”

“那得进多少件啊?”宋莹随口问。

“五十件起批,还得按码数分。这蓝色的喇叭裤就进了二十条,中码大码各十条。可这不是……大码的压根卖不动。”

庄图南站在一旁,听得直想笑。亏得系统的制衣机能一件起做,每条裤子都是按订单定制,从不担心尺码不合的问题。

“黄师傅,您就帮帮忙!”李一鸣一脸恳求,“您这手艺这么好,要是在您这儿搭着卖,准能……”

黄玲看着满桌的衣服,犹豫不决。这衣服确实不敢恭维,可李婶一家跟她也是老街坊了。

“黄玲,图南,求求你们就帮帮他吧。”李婶也跟着求情,“一鸣这孩子也是想干点正事。高考没考上,厂里又排不上队。”

说着说着,李婶开始哭起来。

庄图南仔细检查了李一鸣带来的衣服。

“布料倒是不错,”他摸着那条喇叭裤,若有所思,“就是工艺太差。这针脚松松垮垮的,一看就是哪家新厂赶工做的。”

李一鸣愁眉苦脸:“那可怎么办?我把家里积蓄都搭进去了……”

庄图南翻看着每一件衣服,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系统的布料分析功能显示,这些料子质地结实,韧性好,庄图南觉得要是拆了重新做别的兴许还有搞头。

“一鸣哥,这样吧。”他放下手里的衣服,“这些我全收了,按你进货价的四成。”

“四成?”李婶一听就急了,“那不是亏大发了?”

“妈,”李一鸣扯了扯李婶的袖子,“现在能回本就不错了。”

“这布料是真不错,”庄图南继续说,

“其实不大适合做衣服。”

同时,庄图南让系统继续分析,系统模拟了几种裁剪方案,最终确定每件衣服可以裁出两副护膝、三副护腕和两副手套。按照目前黑市上劳保用品的价格,光是这些就能回本。

李婶将信将疑:“那你收了,能卖出去吗?”李婶还是有点良心的,也不想庄图南砸在手里。

“您放心,”庄图南笑着说,“这些我来想办法。倒是一鸣哥,我看您不如跟着我干点别的。”

“啥?”

“我这不是在松鹤楼送鱼吗?最近生意好,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要不……帮我卖鱼卖菜去?”

李一鸣眼前一亮。他这些天为了处理积压的衣服,可愁坏了。现在有个现成的营生,哪还有不答应的?

“那……”

“一天一块钱,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当。早上卖菜。不过说好了,被抓了得自己负责,跟我没关系。”

“好,谢谢你,图南。”其实这个工资对比劳动量来说不算少。

“这孩子……”李婶看着庄图南,忍不住赞叹,“这么小就这么会做生意。”

黄玲在一旁听得直摇头:“就你主意多。”

当天晚上,庄图南打开系统界面。

布料分析仪显示,这批衣服的面料经过重新裁剪,正好能做一批保暖又有保护作用的护膝和手套,林武峰机械厂那边的人说不定正需要。

这些小玩意成本低,需求大,比卖衣服容易多了。

第二天一早,庄图南带着李一鸣去了松鹤楼。

“张叔,”庄图南把木桶往地上一放,“这是我表哥,以后帮我送鱼。您看看他长什么样,别到时候认错人。”

张叔打量了李一鸣几眼:“行,我记住了。不过小庄啊,钱还是跟你结。”

“那是自然。”庄图南笑着应下。

回来的路上,庄图南叮嘱李一鸣:“每天早上九点,后院水池里会有准备好的鱼。您就按这个数装好送过去。要是半路被人查,就说是在城郊钓的,千万别提我。”

李一鸣连连点头。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小子虽然年纪小,可做事滴水不漏,每个细节都想得周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