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李一鸣,庄图南又去找林武峰。
“林叔,我想打听个事。你们机械厂的工人,平时干活护具都从哪买?”
“护具?”林武峰放下手中的碗,“厂里发的不够用,大伙儿都自己想办法。有时去黑市淘换,有时让人从外地带。”
“那价钱如何?”
“护膝一副要七八毛,手套更贵,得一块多。”林武峰叹口气,“很多工人上起班来,一站就是一天,年纪大了,膝盖受损就多了。”
庄图南点点头:“要是有人能便宜点卖,您看能不能帮着介绍给工友?”
林武峰一听来了兴趣:“你小子又有什么主意了?”
“我收了一批好料子,想做成护具。价格比黑市便宜两成,质量有保证。”
“这个……”林武峰犹豫了一下,“要是真像你说的这么好,我倒是可以先试试。”
“您放心,”庄图南笑着说,“过两天我就给您送样品来。”
李一鸣送完鱼回来,庄图南正蹲在院子里给菜浇水。
“今天顺利吗?”庄图南头也不抬地问道。
“顺利,张叔很满意。”李一鸣搓了搓手,“我听他们后厨说,最近松鹤楼的鱼卖得特别好,都说是因为鱼新鲜。”
庄图南笑了笑:“那就行。”
回到屋里,庄图南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本子,仔细记下今天的账:草鱼二十五斤,鲫鱼二十斤,鲤鱼十五斤。每天供应量稳定在六十斤左右,一天能赚四十二块。
这笔钱他只给李一鸣一块,自己能攒下四十一块多。一个月光卖鱼就能赚一千多。
系统提示,手套、护膝样品已经做好,庄图南就等林武峰下班了。
黄玲正和宋莹一起检查样品。
“料子是好料子,”宋莹摸着手套和护膝说,“肯定耐用。”
“耐用,”庄图南拿起一副护膝,“这料子韧性好,而且防水防油。”
黄玲看了儿子一眼:“你倒是想得周到。”
第二天一早,林武峰拿着样品去了机械厂。到了下班时间,他满脸笑容地回来。
“怎么样?”庄图南迎上去问。
“大伙儿都说好!”林武峰搓着手。
“厂长同意?”
“是啊,”林武峰压低声音,“他说反正厂里发的护具不够用,工人自己想办法,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林武峰说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这是今天登记的,车间主任说明天就让大伙把钱带来。护膝一共四十二副,手套七十八副。”
“叔,这么多?”庄图南接过本子,借着厨房的灯光翻看起来。纸页上密密麻麻写着工人的名字和数量,有些字迹已经被手上的机油印迹晕染得有些模糊。
“可不是,”林武峰把工作服往墙上的钩子一挂,卷起袖子去水缸里舀水洗手,“都说咱这个价钱实在。你是不知道,平时工人们买个护具都得托人找关系,黑市上质量不行,有时候还买不到,价格也不便宜,一副手套得两块多。”
厨房里飘来一阵香味,黄玲正在灶台前炒菜:“林工,喝口水再回去。”
“不了不了,”林武峰擦着手说,“家里还等着我回去给栋哲补习算术呢。这孩子,数学太差了。”
庄图南手里捏着本子,飞快地计算着:“林叔,这批货明天一早我让李一鸣给您送过去。对了,一共是一百一十六块钱。”
“给您十六,别嫌少。细水长流。”
这么多天跟庄图南做生意,林武峰也知道庄图南的脾性,只要没有小动作,庄图南一向大方,客气也矫情,痛快答应。
公事告一段落,庄图南回房间倒床上清点这段时间的收入,打开系统面板,已经攒了两千多现金,解气值也还是剩不少,可以添点什么了。
“兑换电视机票、冰箱票、洗衣机票、工业票。”他默念一声,面板上顿时闪过一道微光,一张张票证出现在他手中。
黄玲手都有些发抖:“图南,这是……这是电视机票和冰箱票?你从哪儿……”
庄图南笑着说,“这段时间做生意攒下的钱,刚好有机会,就把票子换来了。”
说着又从兜里掏出一叠钱,“这是两千块,您去把东西都买回来。”
“两千块!”黄玲下意识压低声音,“这也太多了吧?”
“妈,您就放心去买,庄图南催促道,再耽搁,供销社好东西都让人挑走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