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医者仁心·毒影寻踪

换源:

  深秋雨夜,青瓦屋檐垂落的雨帘如同一道道晶莹的珠帘,将余文乐栖身的客栈客房笼罩在朦胧水雾之中。他蜷缩在雕花檀木床上,冷汗浸透了月白色的中衣,指尖不自觉地痉挛,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依然无法缓解体内如烈火焚烧般的剧痛。那些暗紫色的毒纹正顺着他的经脉游走,在苍白的皮肤上蜿蜒成可怖的图案,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锥心刺骨的疼痛。

当白发苍苍的神医林若虚拄着乌木拐杖,踏着满地积水匆匆赶来时,怀中的青竹茶筒随着步伐轻轻晃动。烛火在潮湿的空气中摇曳不定,将他布满皱纹却沉稳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老人脖颈间挂着的青铜药铃也在阴影里若隐若现。他抖落蓑衣上的雨珠,从褪色的褡裢中取出块巴掌大的茶饼——深褐色的茶饼表面凝结着细密的白毫,边缘压印着古朴的云雷纹,细看还能发现零星嵌着的陈皮碎与枸杞果。

快取火盆来。林若虚将茶饼置于青瓷盏中,枯瘦却稳如磐石的手指从腰间摸出把柳叶形茶刀。随着茶刀轻巧地插入茶饼边缘,层层叠叠的茶叶如绽放的墨菊般散开,空气中顿时弥漫起陈香混着药香的特殊气息。这饼名为九转回春的陈年茶饼,是他用云南古树熟茶为底,配以长白山野山参须、藏地雪莲花,经七七四十九天窖藏而成,最擅固本培元、化解阴寒之毒。

炭火噼啪作响间,沸水注入茶盏,沉睡多年的茶叶在水中舒展。林若虚注视着茶汤由琥珀色渐渐转为浓红,忽然抬手揭开余文乐的衣领。那些暗紫色的毒纹在热气蒸腾下似乎更加狰狞,却在闻到茶香的瞬间微微颤动。此茶以火性克阴毒,以陈韵通经络。老人端起茶盏轻吹浮沫,盏沿凝结的水珠折射出诡异的虹光,当年在苗疆,我曾用它救过中了百虫蛊的孩童。

余文乐强撑着坐起,颤抖的手刚碰到茶盏,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林若虚见状立刻扶住他后背,另一只手将茶盏凑近唇边:小口慢饮,让茶汤顺着任脉下行。深褐色的茶汤滑过喉间,余文乐顿时感觉丹田处升起一股暖意,原本如坠冰窟的四肢渐渐有了知觉。茶饼中的陈皮理气化痰,枸杞滋补肝肾,而那味若有若无的参香,正悄然修复着被毒侵蚀的经脉。

窗外的雨势愈发凶猛,林若虚却专注地盯着茶盏中的汤色变化。当第三泡茶汤颜色开始转淡时,他突然从药箱底层翻出个锡制小罐:该换驱邪散了。说着将罐中深灰色粉末撒入茶汤,原本清澈的茶汤瞬间翻涌起泡,化作沸腾的墨色漩涡。这特制的药茶不仅能中和毒素,更能通过汗腺将余毒逼出体外——只见余文乐额头渗出的汗珠竟泛着诡异的青紫色,在烛光下如同融化的蜡油。

茶烟袅袅中,林若虚捻起银针在茶火上炙烤。当针尖泛起暗红时,他突然刺入余文乐曲池穴:茶气引毒,银针锁脉,双管齐下才能保你性命。随着银针转动,余文乐体内蛰伏的毒纹开始剧烈扭曲,而那盏渐渐冷却的药茶表面,不知何时结出了层细密的霜花——正是寒毒被逼出体外的征兆。

林若虚的瞳孔骤然收缩,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凝重。他的喉结动了动,声音低沉而沙哑:“这毒……是失传已久的‘幽冥蚀骨散’!”说着,他从随身携带的青布药箱中翻找出泛黄的古籍,书页间夹着的干枯药草簌簌飘落。“此毒以西域寒潭的千年冰蟾、南疆蛊王的心血,再混入十二种至阴至寒的毒物炼制而成,见血封喉不说,更会在人体内形成毒阵,蚕食生机。”

老人举起油灯,借着昏黄的光线,仔细端详余文乐身上的毒纹。那些暗紫色的纹路在光影下竟隐隐浮现出诡异的图腾,宛如某种神秘的符号在皮肤上跳动。“你们看,这毒纹的走向,与百年前‘幽冥教’的图腾如出一辙。当年,幽冥教凭借此毒称霸江湖,以活人试毒,手段残忍至极。后被各大门派联合围剿,教众死伤殆尽,制毒秘方也随之失传。”林若虚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追忆,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

余文乐艰难地抬起头,气若游丝地问道:“前辈,可有……解毒之法?”林若虚轻轻叹了口气,布满老茧的手轻抚着胡须:“解毒并非无方,但这毒需要集齐九种至阳之物,配以独门针法,方能化解。只是……”老人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忧虑,“幽冥教覆灭多年,如今这毒重现江湖,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个庞大的神秘组织。他们炼制此毒,究竟有何目的?”

话音刚落,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林若虚眼神一凛,随手抓起桌上的银针,猛地推开窗户。银针破空而出,精准地钉在窗棂上,只听“叮”的一声,银针竟瞬间变黑——有人在暗中窥探,还趁机下了毒!

“看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了。”林若虚收回银针,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这神秘组织不仅精通制毒,还擅长暗杀与侦查。他们既然敢重操‘幽冥蚀骨散’,怕是有着更大的阴谋。余公子,你且安心养伤,待毒解后,我们一同揭开这背后的秘密。”

客栈外的雨越下越大,雷声轰鸣,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林若虚与余文乐,已然在这雨夜中,踏上了追寻神秘组织、破解毒影迷踪的艰险之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