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暗 流

换源:

  郑州二七纪念塔下,王红与一高高瘦瘦的男子行走在街道上,两人一路谈笑风生,举止间显得非常亲密。

她以看货为名已经来省城多次了,每次都要与身旁的男子见上一面,郑涧,一位做烟酒生意的本地人。

一个月前,王红与肖谷来郑州进货,两人进了四大包的服装,在肖谷去批发市场里的店家搬最后的一件时,王红看到地上的包弯下腰抱起了一件想放到外雇的三轮车上去,她费劲地往车上放,却不知怎么地也拽不动,她没想到是包底被车箱底板上突起的一块铁板皮给勾住了,正当她使劲地拽时,突然感觉沉重的包袱一下子轻了,包袱随之落在了车箱里,王红一侧身看到一个年岁跟她差不多的男子也转过了身正和蔼地向着她笑,“你好,看你一个人挺费劲地,没有冒犯你吧?”

“啊,谢谢,谢谢,没有。”王红见一陌生人跟自己搭讪,连忙道起谢来。

“呵呵,不用谢,我从这走过,正好看你挺费力,于是学了一下雷锋。”那人笑着答道。“实在太谢谢你了,要不然还真挺难弄的。”王红笑着跟那人道。

“你这都要搬上去吗?”那人指指地上的两个包,问。

“是”

“那我帮你搬吧。”那人说着弯下腰两手一抓,提起了地上的一个包袱,王红一见,忙不迭地一边劝阻一边说道,“啊!不用,不用,我还有一个兄弟在里面,一会让他搬就行。”那人把已经提起的这包还是放在了车箱里,看了一眼她,然后说,“这不是太重,算了,还剩下一包了,干脆好事做到底,都帮你搬上去算了,再有了就让你那兄弟来搬。”说完之后,又把地上的最后一包提起,放进了车箱后,笑吟吟地拍了拍两手的浮土。

“真特谢谢你,你看我也不抽烟,要不然还可以敬你只烟,这实在是不好意思,让你受累了。”王红只是连声道谢。

“呵呵,我就是做烟酒生意的,烟是不愁有的,你看,前面那个就是我的店,刚才正好从这路过。”说着,向前一指,王红顺着手指方向一看,果然,前方七八十米外,真有一个烟酒店,男子掏出一张名片,递给王红,听到男子这样说,王红接过名片,看了一眼名片上的单位,又抬眼看了一下对面的店名,两下还真的一致,再看名姓,这人叫郑涧,王红心里踏实了许多。

“还是要谢谢你。”王红笑着对他说,心里感觉这人太热情了。

“呵呵,举手之劳嘛,我还以为就你一个人呢,你是做服装哪一块的?”男子郑涧自嘲地讪笑两声。

“男装”王红微笑着回答。

“服装我不太懂,别看我就挨着这市场,我觉得服装没有我那烟酒来钱快,你们生意好做吗?”郑涧皱着眉头问。

“不好做,货积压的太多,没挣到钱赚的只是一些货,你们烟酒本钱大,我们小本买卖搞不了。”王红虚心道。

郑涧听到点了点头,默认了王红的说法,他看着车箱里的三个大包,问:“你不是郑州的?”

“不是,商台。”王红故意说了一个县级小地方。

“哟,不近呀,你们怎么回去?”郑涧掏出一盒烟,在盒底敲了一下,从盒口里蹦出两根烟,他把烟伸向王红。

“不会。”

郑涧点了点头,自已点上一根烟,吸了一口。

“我们市场有专门发这里的夜班车,晚上坐夜班车走。”王红笑了一下,然后实话实说。

“啊,那还方便,那你们从现在到天黑还早呢,如果愿意以后来进货没地去可以上我那店里坐坐歇歇,头回生,二回熟嘛。”郑涧热情地邀请。

“呵呵呵呵,郑先生,你太热情了,跟别人也这么热情吗?”王红心里警惕着,脸上笑着口里说出的话却带着一点点刺。

“呵呵,没有,刚好路过这里,看到你一人带这么多的包,又这么费劲,顺手搭了一把,别把我想成坏人了,不信的话一会儿你去店里看看,就相信我说的都是真话了。”郑涧笑了起来,王红注意到了这郑涧笑起来还挺好看。

王红听他说话并不掩饰,象是真话,她点了点头,笑了笑。

“你有帮手那我就不打扰你了,再进货上我店里来坐坐,夜车得等好几个小时呢,也算交个朋友吧,我先走了。”郑涧笑着告辞。

“好,谢谢你。”王红微笑着向这个陌生男子道谢,她有点不相信,总觉得他应该是有所企图的。

“红姐,红姐。”肖谷扛着一个包在叫她。

王红帮着他把包放进车箱,然后转身指着远处的招牌,“肖谷,你看,那边那个烟酒店,看到没?”

“嗯”

“一会儿你去那店里看看,然后拿张名片回来,啥也别说就看看。”

“怎么啦?”肖谷问。

“我倒是想看看?”王红怀疑道。

“师傅,你先等一等。“王红坐上车帮,叫住三轮车主,然后叫住肖谷。

“肖谷,你先别上,你去我刚才说的那个店里看看,带张名片回来。”王红交待道。

“烟酒店?能有生意?”肖谷疑惑地问。

“别管,照我说的做。”

约十分钟的功夫,肖谷带着一张名片回来交给了王红,接过名片只瞧了一眼,王红的心里就象石头落了地一般,这张名片跟刚才那人给她的名片完全一样。

后来,她再次来进货时,在等车的空隙时,去了郑渊的店,一来二去的,两个人熟悉起来。

进入了淡季,销售额总上不来,开门就是亏,王红也在考虑带着儿子去南城探亲的事了,因为陈玉树已经发出邀请好几次了,她不想去但那边陈玉树催的却紧。

学校放假,陈玉树就想让王红带着儿子来看看他们正干的事业。

“你带着儿子来吧,我们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给台资厂做工,形势大好,你们来感受一下。”陈玉树对着话筒跟王红聊着天。

“儿子这几天感冒,不太舒服,不行就不去了。”王红犹豫着。

“路上带着药,感冒也不是什么大病。”陈玉树听着儿子是感冒,倒也不急了,小病小难的,挺挺就好了。

“我看看吧,若是不见轻就不去了。”王红那边听上去还是不太愿意来,这陈玉树听出来了。

“还是来吧,春节都说好了的,现在我们的生意比之前好很多了,来看看。”陈玉树还是热情地召唤着。

“单位也难请假,你也别抱太大希望。”

“啥难请假?就你们那个单位没有几个人,再说你又不在重要岗位,有什么请不了假的,不行我给王站长打个电话替你请假。”陈玉树有点不高兴。

“那也不用,等儿子病好点我去试试,现在暑假带孩子出去的人多,能请上假了我再告诉你吧。”王红的答复很委婉,给自己留有余地。

“那也行,尽量早点,我想你和儿子。”陈玉树听到有回旋的余地,心里高兴起来,想起了店他又问道,又问道:“店里生意咋样?”

“不咋样,没生意,你也知道,夏天热的哪有人逛街呀。”王红闷闷不乐道。

“那就干脆关门算了,反正没生意正好来我这里,等凉快些了再回去。”陈玉树倒是满心欢喜地说道。

“怎么可能?我们就是能去也呆不了多长时间,这边忙着呐。”王红不满他的高兴。

“切,没生意还不关门?来了就多呆些日子,你的生日也快到了,来了我给你好好过个生日。”陈玉树此时的心情阳光起来,他正说着话,陈玉菩推门进来了,在他的手里,拿着两个喷嘴。

“我这有点事,你请好假了给我来电话,到时我们去接你们。”

“好吧,你保重。”

陈玉菩把喷嘴放在办公桌上,问道:“儿子要来?”

“趁生意好,让他们也来看看。”陈玉树应答着,然后一指桌上的喷嘴,问:“你这咋样?”

“成了。”陈玉菩掩饰不住心里的高兴,乐呵呵道。

“成了?”陈玉树有些怀疑地问。

陈玉菩点点头,说:“把我提出的问题解决掉了,肯定就没问题了,你去看看。”陈玉菩自信地答道。

人多了,陈玉菩也有了时间,他把东方公司的喷嘴孔的事重新捡了起来,有了观察检验工具,做起事方便了很多,陈玉菩采用了新的工艺,终于做出了他认为合格的产品。

“现在的工艺已经挑不出任何毛病,所以我说它是合格品。”陈玉菩显得非常自信,因为平时就他挑的最厉害,在这个项目上停了这么长时间,一个根本的原因也是他挑出的毛病没有人能给予解答和解决。

“姐,哥把喷嘴做成了,你下班后来看看。”陈玉树通过仪器观察后,高兴地给陈玉燕打电话告诉她这一喜讯。

“行,下班了我去看看,祝贺你们。”陈玉燕高兴地应道。

王红给陈玉树打来了电话,两个人在电话上讨论着来南城的事。

“你要是来看我就把返程的机票退了,不要来了就又走了,还美其名曰是来看我的。”陈玉树听着听着电话,肝火上升,发起怒来。

“二三天,你跑来干什么?钱多了没处花?”陈玉树怒不可遏地嚷道。

陈玉菩扭脸看他,不明白他好好地突然发什么火,然后细听他们的通话,才明白了他发火的原因。

“这也是为你着想的,我这里把返程票买了,可以替你省一点。”王红解释道。

“用不着,一张机票我还是能拿得出来的,你把那返程票退了,一家人团聚,你呆两天就走,说得过去吗?”陈玉树非常不满。

“单位也忙……”王红刚说到这,就被陈玉树打断了。

“你那单位谁又不是不了解,没你也行,少找托词,你来,就退了票,痛痛快快地在这玩,要不然就别说好听的来看我,你自己看着办吧,都说好的事,瞎搞什么?”说完,陈玉树把话筒重重地扣在了机座上。

王红还是带着儿子乘飞机来了,陈玉树送完货后,等候在机场顺路把娘俩一块带了回来,儿子淘长高了,上一年级,见了陈玉树本来就不大的眼睛高兴地眯成了一条缝,陈玉树抱起儿子,在他的小脸蛋上亲,儿子顺从了一小会,然后就开始扭捏着躲闪。

“老爸,太扎了。”

陈玉树哈哈大笑,把儿子放开,然后看着媳妇王红开心地咧嘴笑着。

“得吧,得吧,瞧你样。”王红笑着数落他。

“媳妇,想你哟。”陈玉树笑嘻嘻地凑上前去。

“不怀好意。”王红满心欢喜地看着陈玉树,嘴里却说着反话,女人们好象就这样,明明心里欢喜,口中却偏偏要表现出抵抗情绪,她见陈玉树近前,忙伸出胳膊想要推开他。

“我帮你拉箱呀。”陈玉树看着她故意找了一个最恰当的理由。

“呵呵呵呵,我就不信了呢,这人多的地方你也敢动手动脚?”王红笑着把拉箱把手递给他,一边打趣逗他。

陈玉树凑近王红,一边接过把手,一边悄悄在她耳边问:“老婆,我想你了,我不信,你不想……”

王红白了他一眼,故作严肃地看着他小声说:“臭流氓。”

“哈哈……回家就知道谁最符合这句话了。”他刚说完,背上就挨了王红一粉拳,陈玉树满心欢喜地带着一家三口向停车场走去。

开好送货单,陈玉树邀请王红跟他一起去送货,王红也想去看看那个工厂,陈玉树电话中总讲台资工厂的管理如何的严,她想亲自看看能有多严,带着儿子坐上车,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奔着工厂去了。

在厂门口,王红和儿子被保安挡了驾。

“对不起女士,您和孩子不能进去。”

“我们是来送货的,你行个方便。”王红跟保安商量。

“我们有规定,厂规可不敢破,你若实在想进,请找相关部门办一个到访证,当然,孩子还是不能进。”保安道。

“你们就在门外看看吧,你瞧,我都得沿着黄线这边走,我给你说过,他们非常严。”陈玉树安慰着母子俩,“你们稍等,我一会儿就出来了。”说完话,他提着要送的货进门向厂里走,保安开了门等他走进后,便立刻又将门关闭。

既然进不去,母子俩人在外面观察起工厂,工厂里静悄悄的,一点杂音也没有,四面全是厂房,中间的空地由四个蓝球场构成,因工作时间,里面一个活动的人也没有,场地洁净,在场地的外围,画着黄线,王红猜测大概黄线里面都是不允许进的,一个女子从左侧的楼里出来向右侧的楼房走,王红注意到她的脚下穿的是一双拖鞋,王红心里很奇怪,在自己单位根本不可能允许穿拖鞋上班。

陈玉树走出楼,向着王红走来。

“还得等一会儿,一会检验报告就出来,再把要加工的货领出来。”陈玉树告诉他。

“你进去也换拖鞋吗?”王红问。

“换呀,要求严着呐。”

陈玉树从门里走出来,“来,我带你们到周边参观参观。”

工业区很大,各个工厂布置的井然有序,个个都很干净,王红也注意到各工厂几乎没有板式招牌,只是在楼顶上立着大大的霓虹灯做的厂名,两字或三字。

围着转了大概一刻钟,他们又来到厂门口,那个刚才阻拦王红的保安叫陈玉树。

“陈先生,刚才梅总找你。”

“哦,我知道了。”他转头对王红道:“你们等一会儿,我去一下。”

等陈玉树再出来时,见他提着新的加工货物出来了,他走出来,把手上的一张报告递给王红,心情愉悦地对她说:“看看,我们做的质量如何,2%的不良率。”

回来的路上,他告诉王红,这个厂子马上就要开第三个分厂了。

三天时间过的很快,王红急着要回去,这让陈玉树非常地不高兴。

“我让你把返程机票退了,就是想让你们多呆一段时间,这才三天就要回去,啥事能有那么急?”

“我的好多工作没有做,另外我还要去参加个展销会,肯定在这呆不了多长时间。”王红也不高兴地说。

“你们多呆几天,再有一个星期就是你的生日了,我还想给你好好过个生日,等生日过了你们再走。”陈玉树不愿她走。

“不行,肯定要走。”王红一扭脖子,脸上一副不乐意的表情说道。

“我不管,过了生日再走。”陈玉树不高兴地说道。

“那不可能,现在卖点衣服多难,我就是去看看今年的新款式,整个西服城你又不管,你不用准备什么生日,我肯定要走。”王红生起气来。

“让你带儿子来就是要好好地一家人在一起玩玩,这才三天就要走,说什么也不行,你高兴也罢,不高兴也罢,反正我是不让你们走的。”陈玉树坚决说道。

看到陈玉树态度坚决,王红则放弃了耍态度,她放慢了语速,用柔和的声音对陈玉树说:“不是我不愿意在这呆,是真的那个展销会很重要,我是非去不可的。”

“不行,说啥也没有用,等你过了生日,我送你们。”陈玉树说完,自己摔门走了。

尽管陈玉树一百个不愿意,王红和儿子还是走了,当陈玉树看到王红那么坚决地要走,他就知道留人留不住心,他被逼无奈下还是给他们买了三天后的机票,而王红的生日就在此日子的第三天。

王红态度坚决,充分的理由就是要参加在郑州举办的全国服装展销会,举办日期就在她生日的前一天。

展销会举办的日子,陈玉树给王红打了个电话。

“展销会咋样?找没找到供货商?今年流行啥款式?”陈玉树一连串问话象打机关枪。

“我没去,这两天病了,不太舒服。”电话里王红的回答令陈玉树吃惊不小。

“你没去?那这两天你在郑州忙啥呢?”陈玉树恼怒起来,但他还是压住火气问道。

“啥也没干,就是休息。”那边的声音传来,轻描淡写一般。

“王红,在这里让你多住几天你偏要回去,连生日都不过,口口声声说要参加展销会,好象那么重要的会不参加就要关店了一般,怎么到了郑州就又不重要了,你怎么啦?你想要干什么?”说完,陈玉树恼怒地重重扣下了电话。

陈玉树无法接受王红的做法,他想不通,对她那么重要的展销会怎么轻易地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