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飞剑穿梭、法宝林立的修仙世界,王不凡心中满是对未知的好奇。尤其是对于这个世界的道经和修炼方法,他更是渴望一探究竟。于是,玉柱峰的藏经阁便成了他每日必去之处。
自从道基筑成后宿慧的觉醒,王不凡的神识变得超乎常人的强大,记忆力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他,恰似一块永不满足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在藏经阁的知识海洋中汲取养分。
每当翻开一本书籍,他只需目光轻轻一扫,书中的内容便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无论是玉虚剑派的基础修炼法门,那些为修仙之路打下坚实基石的入门之道;还是高深莫测的法术典籍,其中蕴含着毁天灭地之力的奥秘;亦或是各类奇门杂学,从草药药理到符文阵法,他都兴致勃勃地一一涉猎。
在这半年多时间里,王不凡开始每日都沉浸在藏经阁的浩瀚书海之中,流连忘返。
时而,眉头紧锁,全神贯注地钻研那些晦涩难懂的修炼要诀,仿佛要将每一个字背后隐藏的深意都挖掘出来。
时而,他又面露微笑,沉浸在精彩绝伦的门派故事里,感受着玉虚剑派悠久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每当踏入藏经阁,王不凡便仿佛鱼儿回归了大海,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之中。因神识觉醒而格外敏锐的大脑,此刻宛如干涸已久的大地,疯狂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霖。
每翻开一本古籍,那些看似艰涩的文字,在他眼中瞬间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仿佛一个个小精灵,迫不及待地钻进他的脑海,安营扎寨。
在神识的强大加持下,他的记忆力达到了过目不忘的神奇境界,书中的每一个字符、每一幅精妙的图案,都能清晰无比地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随时都能信手拈来。
终于,在一个静谧祥和的午后,阳光透过藏经阁的窗棂,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线,仿佛为整个空间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就在这个宁静的时刻,王不凡决定从基础功法入手,进行大胆的融合创新。
首先,将在藏经阁中看到的玉虚剑派基础修炼法诀,与凡人世界中张三丰所研发简化出的武当养身太极拳和罗汉佛陀经已及太极三清功进行巧妙融合为一。
这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一场对这三种截然不同的修炼理念的深度融合与碰撞。仔细剖析着三者的特点与精髓,寻找着它们之间潜在的联系与共通之处。经过无数次的思索与尝试,一套全新的太极拳经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此后,王不凡时常坐在玉柱峰的台阶上,静静地观看着其他师兄们修炼。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师兄们的一举一动,仔细查看他们的修炼状态,试图从他们的修炼过程中汲取灵感。
他一边观察着几位师兄修炼,一边将所看到的与新融合的太极拳经进行再次融合。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进行不断地调整、完善,经过无数次的琢磨与改进,一套独具特色的玉虚太极拳经终于诞生。
之后,王不凡开始按照所创招式,缓缓比划演练。这套太极拳经乍看之下,动作简单质朴,蕴含着独特而精妙的韵律与节奏。
每一个动作,都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提出了极高的协调要求,唯有全身心地投入,方能达到身心高度统一的境界。
在这个天地灵气充沛浓郁的世界里,王不凡惊喜地发现,去除灵气修炼,融入了玉虚剑派和少林罗汉寺,而来的独特呼吸法的玉虚太极拳经,焕发出了令人惊叹的别样魅力。
随着修炼的逐步深入,王不凡愈发清晰地感受到,在这个世界神奇的土地上,天地之间充盈着取之不尽的灵气。
而这套经过改良的玉虚太极拳经,在吸收了这充沛的灵气之后,对身体的锻炼效果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且成效更为纯粹、为贴近、契合。
王不凡每日都会寻觅一个静谧无人的角落,全神贯注地修炼这套太极拳经。动作轻柔舒缓,恰似山间潺潺流淌的溪流,又宛如天际飘荡的云朵,自然流畅,毫无滞碍。
王不凡只是专注于自身的修炼,并未刻意施展强大的灵力去引导周围的灵气,所以并未引起周围灵气的明显波动。
玉柱峰的师兄们看到王不凡每日都在比划着这些看似软绵绵、慢悠悠的动作,心中皆是好奇不已。
这一日,赵大明作为大师兄忍不住开口说道:“你们说,小师弟每天都在练这些,到底是在干啥呀?看起来软绵绵的,也不像咱们平常修炼的功法。”
魏大信笑着回答:“谁知道呢,说不定小师弟就是自己琢磨着玩呢,小孩子嘛,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郑大礼也点头附和:“是啊,不过小七师弟一向聪明伶俐,说不定真能琢磨出什么有趣的玩意儿来。”
吴大伟推了推鼻梁,思索着说:“我看小七师弟每次练的时候都很专注,说不定这其中真有什么门道,只是咱们还没看出来罢了。”
何大海笑着打趣道:“管他呢,只要小七师弟开心就好,说不定哪天他就给咱们来个惊喜呢。”
谢必司则凑到跟前,笑嘻嘻地说:“我觉得小师弟练这个还挺好看的,像跳舞一样,说不定以后能教易雪莹小师妹一起跳。”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尽管大家对王不凡的修炼充满好奇,但终究还是认为这只是小师弟自己琢磨着玩耍的,偶尔投来好奇的目光后,也并未过多在意。
就这样,时光悄然流逝,又过去了半年。在这半年里,王不凡对这套融合而成的玉虚太极拳的修炼愈发熟练,身体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身形愈发矫健挺拔,犹如一棵茁壮成长的松柏,气质也变得愈发沉稳内敛,仿佛历经岁月沉淀的璞玉,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直到这一天,阳光明媚灿烂,如同金色的潮水般洒在大竹峰的每一寸土地上,为整个山峰披上了一层璀璨的光辉。
易云泽像往常一样,在峰上悠然散步,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当他信步路过庭院时,不经意间瞥见了正在专注修炼玉虚太极拳经的王不凡。
易云泽的目光瞬间被王不凡的招式牢牢吸引,他的双眼紧紧追随着王不凡的一举一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
只见王不凡双脚稳稳地站定,犹如扎根大地的磐石,坚不可摧。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眼神平和而专注,仿佛将整个世界都摒弃在外,沉浸在自己的修炼世界中。
随着缓缓吸气,他的身体如同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微微下沉,仿佛与大地建立起了一种深层次的神秘联系,汲取着大地的沉稳与力量。
随后,他的双手如同春日里随风飘舞的云朵,轻柔地抬起,带动着身体的律动,仿佛整个身体都化作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
一招“揽雀尾”,他的双臂恰似随风摇曳的柳枝,看似柔软,实则蕴含着坚韧不拔的力量,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而流畅的弧线。那弧线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某种韵律,让人不禁为之着迷。
紧接着的“白鹤亮翅”,他的身姿轻盈曼妙,仿佛真的化作了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鹤,动作舒展而优雅,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了极致的美感与力量的平衡。
每一个动作,他都做得一丝不苟,极为认真。呼吸与动作配合得完美无瑕,仿佛在呼吸吐纳之间,与天地灵气达成了一种微妙而默契的交流。
随着王不凡继续演练太极拳经,那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愈发明显,周围的空气仿佛也随着他的动作而微微震颤。
易云泽站在一旁,看得如痴如醉。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王不凡身上,心中暗自惊叹。
随着王不凡的不断修炼,易云泽敏锐地察觉到,自己体内的灵力竟然愈发活跃起来,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平静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那原本在丹田内安静流转的灵力,此刻竟不由自主地加速旋转,仿佛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召唤。
多年未曾有过动静的境界,此刻竟如同沉睡已久的火山,开始蠢蠢欲动,积蓄着爆发的力量。
最终,在王不凡打出最后一招“如封似闭”这一招时,只见他双手如同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看似封闭,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包容与力量。
就在这一瞬间,易云泽只感觉一股磅礴而强大的力量在自己体内猛然爆发,那股力量如同汹涌的洪流,冲破了多年来一直禁锢着他的境界枷锁。多年停滞不前的境界,竟在这一刻自然而然地突破到了凝结金丹第九重巅峰。
易云泽震惊地看着王不凡,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因为观看小弟子修炼而突破了困扰多年的瓶颈。
易云泽定了定神,仔细观察王不凡的拳法,越看越是心惊,发现这套拳法竟然出奇的契合玉虚剑派的太三清功。
从呼吸吐纳的节奏,到动作走势的韵律;从劲力运用的技巧,到对灵气引导的方式,都与太极三清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仿佛是同一根源上生长出的两朵奇葩。
如果照着这套拳法的拳理修炼,以他如今深厚的根基,不出一年,定能突破到渡劫成仙的境界。渡劫成仙境界,那是玉虚剑派弟子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象征着对天地大道更深层次的领悟与掌控。
易云泽站在原地,久久未动。他的心中,既有对王不凡的惊叹与赞赏,又有对未来修炼之路的憧憬与期待。
易云泽深知,这或许是上天赐予他,乃至整个玉虚剑派的一次重大机遇。而这一切的源头,都在自己这个平日里老实本分,现在却是充满惊喜的小弟子身上。
易云泽望着小弟子,眼神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仿佛看到了玉柱峰更加辉煌的未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