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云泽瞪大眼睛,满脸怒容盯着王不凡,旁边众弟子都有同情之色,却不敢出声,本来赵大明还想替王不凡说上两句,但看自己教出的师弟居然练到如此地步,脸上无光,也是不敢说话。
至于易雪莹,则是笑嘻嘻地站在一旁,好奇地打量着王不凡,一脸看笑话的样子。
王不凡则是满脸羞愧,跪在易云泽面前,无地自容,心想不论师父如何责骂,都是应该的。不料等了半天,周围师兄一声不吭,连易云泽也没说一句话。他心中奇怪,偷偷抬眼看去,却见易云泽满脸的怒气,不知何时都化作失望之色,真是应了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
只见易云泽拂袖而起,摇了摇头,移动他高胖的身子,居然什么也没说,向着后堂走去。众弟子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赵大明跟随易云泽最久,隐约知道易云泽心中所想,猜到师父失望至极,怕是放弃了这个小师弟。这三个月来,王不凡除了修行功课,闲暇时忙前忙后,乐于助人,人也老实,众人都很是喜欢他。山居寂寞,便是一向骄纵的易雪莹,突然间多了一个和自己年岁相近的玩伴,纵然表面上时常呵斥,心里却也是有几分欢喜的。
赵大明紧皱眉头,上前扶起王不凡,道:“小师弟,师父只是一时气恼,不打紧的。只要你勤加修习,迟早会得他老人家认可的。”
王不凡心中羞愧,连连点头,自此越发努力。
他每日清晨与易雪莹一道上山砍树,寻常弟子修习太极三清功后三个月已可砍断银铁木,王不凡居然到半年之后才砍断了第一根银铁木。不过每日里风雨无阻,他身子倒练得颇为壮实,至少上山再也不会气喘如牛了。
而从那天开始,易云泽便对王不凡开始不闻不问了。赵大明开头还问了他几次修习情况,只是时日越久,王不凡的进境却仍然是慢得令人发指,到最后连赵大明也心灰意冷,不再问他了。
王不凡自己倒不在意,自知资质不好,虽然有时也会想会不会是两种法门一起修炼所致,但每念及此事,都会想起智贤和尚的音容笑貌,心中一热,便又坚持了下去。虽然这一路上练得是艰难无比,但他性子执着倔强,终究还是撑了下来。
他居处僻静,白天修行太极三清功,深夜再练罗汉佛陀经,如此时光悠悠,忽忽而过,不觉已过了三年。
而在这期间,王不凡也创下了玉虚剑派建派以来的一项最差纪录:他足足用了三年,也就是说花了三倍于普通人的时间,终于将太极三清功中练气筑基的第一层修炼完成,可以将全身孔窍控制自如,引天地灵气入体运行三十六周天。但为众人所不知的是,他同时也经由修习罗汉佛陀经,在内气控制上也是初窥门径,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王不凡怯生生地在一日晚饭时对众人宣布时,玉虚剑派玉柱峰一脉众弟子目瞪口呆,如见千年铁树开花,随即众人放声大笑,赵大明更把已长大不少的王不凡抱起抛到空中,连抛几下,欢喜不已。
而坐在前头的易云泽冷眼相看,哼了一声,低声骂了一句:“白痴!”
这三年中,王不凡也长成十四岁,因着每日砍竹的缘故,身子倒也壮实,虽比师姐易雪莹小了两岁,个头却已是一般高了。易雪莹则从十三岁的小女孩,长成了十六岁的女儿家,容貌更是艳丽,笑语之间,清丽秀美,越发出众了。
易雪莹从来都觉得其他六位师兄大自己太多,老气横秋,平日里便一向喜欢和这傻头傻脑的师弟待在一块。三年下来,倒是亲密无间,不过一向都是易雪莹占了上风。
王不凡自感师姐的确比自己强上许多,虽然平日里对自己指使呼喝,但自己偶尔被师兄戏弄,她却都是第一个站出来打抱不平,为自己撑腰。
山居寂寞,却也清静,王不凡也曾问过几次易云泽和赵大明关于小河村被灭的惨案之事,但那事至今也毫无头绪,时日一久,王不凡心中终于也慢慢淡了下来。
这日清晨,王不凡照例带上柴刀,独自一人走出屋子,向着后山走去。易雪莹在两年前就已完成了砍竹功课,不再去了,所以这两年来王不凡都是一人上山,不过易雪莹有时闲来无事,也跑上山来与他一起玩乐。
今天王不凡没看见易雪莹的身影,也不在意,独自上了山路,再过一个多月,他便也要结束这砍竹功课了。他现在每日已能砍断两根银铁木了,但仍是远逊于易雪莹,当初易雪莹快结束时一日便可砍上十数根银铁木。
一个月前,他终于修成了太极三清功中练气筑基的第一层,随之赵大明传了他第二层的诀窍。他修习了一个月,虽然比第一层深奥了许多,但不知怎的,他隐隐觉得,反而比第一层容易。比如,第一层要求控制全身孔窍,他足足练了三年才有小成,而第二层要求“化气为精”,令引入体内的天地灵气在经脉中化作精气。按大师兄的说法,这比第一层难了不止十倍,但王不凡自觉竟是出乎意料地轻松。
究其根源,似乎与那套“罗汉佛陀经”有些关系,这三年来他每日修习罗汉佛陀经,从不间断,内气运行已然颇有火候,而精气便属内气,有了那三年基础,王不凡进步竟是极快。
只是他却不相信自己,当初旁人练了一年自己却要练上三年,这次多半便是错觉了。所以他也不在意,反正每日按时修习,也无人前来打扰过问。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