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仙神立位3

换源:

  诱惑虽大,但也知道浅尘有元婴修为,不是自己可以冒犯的,而且不符合玄清传授的道义,很大可能是试探自己的心境,若是胡乱答应,责罚就免不了。常允说:“师父,你是让我们送死吧。”

“不用急于一时,先提升修为。”

“呵,我们就算突破大乘,也不会干坏事的。”

“修成金丹,我传你们阵法,可以保全自身。那样机会多的是。”

“我们的性情是主动出击,不是缩头乌龟。“

“阵法可以以弱胜强。”

“剑道帅气。”

“阵法可以设伏,先下手为强,避免法宝干扰。”

“我们是正人君子。”

“阵法可以抹去你们做过的事。”

常允立刻下拜:“请师父传授。”

奚闵说:“就算我们把人抓来,师父也只是得到人,得不到心的。”

玄清笑道:“只要人在手上,心就不是问题了。你们是以色起念,现在却谈论心灵所属,概念就变了。幻术我不会,幻阵还是会的。至于其他方法,如摧毁道心,修改记忆,置换人格,植入概念,碎魂重塑,也不是很难。”

两人害怕地抱在一起,徐徐后退,不敢说话。

玄清看着他们,微笑道:“想学不?一起教你们。”

两人立刻摇头:“不,不学了,我,我回去修炼,拜拜。”两人头也不回,快速逃跑,刚才见玄清的眼神,似乎要拿自己试验一番。

两人找到秦宓,说了刚才的事,问:“师父真的会那些邪恶的手段吗?”

秦宓说:“应该会吧,我亲眼见过师父施展换魂之术,那些功法难度还没有魂魄离体难吧。师父怎么突然要教你们这些?”两人都是秦宓带回来的,也是她多次请求,玄清才收两人为徒,传授功法。玄清不在乎形式,所以偶尔胡说两句也没什么。两人对秦宓更加尊重,毕竟如同母亲一般。

常允把事情说明,问:“师父对女子不感兴趣吗?”

秦宓说:“师父大道已成,怎会如你们那般世俗?”

奚闵问:“师姐,你上过山顶吗?那霞光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修为不足,阵法都破不了,更何况还有抵御寒流。师父没有禁止我们上去,你们若想知道,就努力修炼。”

“知道了,我们已经很努力修炼了。”

常允问:“师父是不是什么都会?”

秦宓说:“怎么可能,丹道还不如我,他炼的丹药只能说能用,能不用就不用。养鱼他也失败过很多次,小鱼塘还是师兄照料才有活鱼。”

“这么说,师父还是常人了。”

“不然呢?只是师父会的功法比较厉害,你太过在乎这个方面,以为其他的也一样。师父也有不擅长的事物,侧重方面跟修为有关,并不是道理就高其它一等。”

仙涵修成金丹,激发两人斗志,专心修炼。多年静修,两人感觉差不多了,但还不会结丹之法,就找玄清请教。

玄清说:“阴阳二气聚而成型,太极之相,自我运转。融气化形,动静适度。只要注意聚气凝形之时,不可勉强,留有空白,让气息主动运转。若要金丹稳固,需要聚散有度,这个跟个人有关,你们自己感受即可。”

奚闵问:“阴阳二气不同,每次都会排斥,这个怎么办?”

“只有灵气,没有阴阳之别,更没有五行分化。气动有方向,上升为阳,下降为阴,补为生,损为克。气形多相,故有区别。人身以骨肉为阳,血髓为阴,五脏对应五行,但本质还是灵气所化。所以阴阳并无定形,是你们太过执着形式,把灵气分的太开,意识融入其中,当然难以融气。先学会阴阳转化,这就没有问题了。”

两人又尝试了一年,才成功,出关告知众人。玄清见他们金丹完整,内形外显,根骨再化生,灵气比早些金丹的仙涵更充沛。两人请教《琉璃剑意》后面的功法。

玄清说:“我会的都教你们了,没有藏私。我对阵法、领域比较熟悉,剑道非我所长。”

常允说:“不可能,六层剑意明显演化不尽,大师兄的剑道修为明显不止六层。”

奚闵说:“师父是要我们完成任务吧,师父直说就是了。”

玄清说:“我真不会,这六层还是偷学的。但可以传你们《太和剑法》,威力也不差。”

常允问:“师父,你还传我们阵法吗?”

“传,我先让道慈教你们基础,等你们能布阵再传你们厉害的阵法。”

“多谢师父。”

玄清倒是意外,这两个徒弟,突然好学,难道修成金丹,性情还会改变?

邹道慈回来,告知玄清人间的变化。两人也留下静听。

玄清听完后,说:“祭拜山川没有问题,神灵人化,明显私心太重。编排故事,纪实传道也无可厚非。但这些故事不符事实,终是虚幻,后世不可复刻,就会质疑前人,外壳失去,本意也会一同唾弃。到时候,形成已久的观念崩溃,重新塑造,又会夹带以往的痕迹。旧词新意,难表本心。修士若是时时纠正,又会同化,修士变多,灵气受到牵引,天地出现明显偏差,气候地形变化,文化各有侧重,人少时或许可以相互扶持,人多了就难免起争斗。所谓的神明或许是相同的,但各自赋予的人格不同,哈,不同的是人不是神。”

邹道慈说:“有些部落记录的历史无法继承,只能猜测以往的故事。”

“有具体实例吗?”

“神创万族,妖、人,有智,识天地,晓阴阳。神隐,争,营惑反,三王立,亡。神怒,土以火载,天有泉,河落,水灭火,雾起,泽。”

“除了水灭火,其他我也听不懂。有文字记载吗?”

“只有少量的字,大多数还是语音代代相传。”

“语音文字若不能对应,表达的意思不多,后世会以自身的经历见识穿凿附会,大概神话故事就是那么来的吧。”

“部落之间语音相近,交流不难,但各自记载事物的符号不同,或许就是分化的缘由。”

“所求都是活着,但活着的方式有差异,同化共生,亲疏有别,也是正常。”

“师父的名号在很多部落都有,算是文化认同之一。”

“唉,就不该多事。”

“相距千里的部落,语音就有明显的差别,虽然能交流,但一些故事是他们独有的,也塑造了特别的词汇。”

玄清似乎想到了非常重要的事,往后靠椅背,眼神看向天空,良久才问:“他们表达意思,是以字组词,还是以词为主?”

邹道慈想了很久,还在纸上画了几个符号,说:“有的一字一音,表达复杂的意思时,需要很多的字;也有一字多音,能直接说出一件事,但有新的事物时,又要研究新的语音。”

“其实本意是一样的,只是对音节喜好不同。所以说话有的一字一顿,有的连音圆润,各有侧重而已。”

“师父为何对语音更为重视?”

“因为先有音再有字。”

“可是语音变化比文字更快更频繁。”

“文字表意,没有感情色彩还好,要是附会个人见解,很难体现。要么繁杂具体,要么用词精确。这两个方法都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会。语音符合韵律,喜怒哀乐都能体现,平常交流可以形成习惯,记载书中,后世的人读了,也能感同身受。不过缺点就是只能表达明确且简单的感情,若是复杂或淡薄,反而引人误会,还有反话,也是问题。其实跟名实一样,重实则难以变化,重名则标准不一。”

“那乐曲呢?我看到祭祀时,舞蹈配合歌声,能引动情绪,战斗时,也能提升士气。”

“音乐能引动气息,也是同化手段之一。昔日圣人教化,就借助乐曲传道。人有偏爱,乐曲会从表达意思变成享乐手段。色在目,声在耳。人一生偏重耳目,所以追求声色。心境在悟,需要安静环境,但活着很难,劳形苦神,身体反而制约心灵。色能牵动人心,激发斗志。音能抚慰劳累之心,安神定魂。但音还有靡乐,也能激起欲望。若是色声相合,必然沉沦。所以音乐不可废,但必须清。”

“男人在力,女子在形,可对?”

“以修士论就不对。”

“凡人体质不同,男人力气比女子强,而且对世间万物见解更深。”

“不然,都是爱己胜于爱人。男子倾向个人实力,女子倾向眼前利益,是生活无意引导,并非绝对不变。天地本无方位,人强行分个上下而已。东西南北,何来尊卑?阴阳一体,神魔同相,爱恨不同而已。我曾救人,他们感谢,奉为神明,我也曾杀人,他们也会怨恨,斥骂诅咒。但爱的人和恨的人是同一个,他们不知,凭喜好就把一个人分成两个,不是笑话吗?在他们心中,有利则是神,应当亲近,有害则是魔,必须远离。这就是注重形态而不看本质。道义我也曾告诉他们,但比起利益就不值一提。”

“人间出现了一个贤者,他见识广博,定了时令,疏通河道,拓展了人族生息地区,还规范人族交易,生活作息。他死后,后世的人把他生前的想法律令定为规矩,成为后人必须学习的思想。”

“所有的思想都是让人不思不想,重复以往的故事,难道不知世道会变吗?”

奚闵在玄清平淡的话语中感受到杀意,尤其是看向远方的眼神,仿佛下一刻就会毁天灭地,身形不自觉地躲在常允后面。

“师父何出此言?”邹道慈疑惑。

“替他们思,替他们辩,贤者是贤者,但人各有道。大道同,小道异,贤者再贤,修的也是个人的道。若是人人相同,或许可以。但人有区别,岂能以小道覆盖大道?”

“以往人间也是这样的,不也可以吗?”

“你愿意回到当时吗?”

“这,弟子不愿。”邹道慈还记得郯国动乱之时,村民的残酷人生。

“既然新生,至少要试试新的世道,若是回到过去,又何必重置人间,让故事不断延绵,以出身决定结局。人?圈养的畜生都没那么惨!”

“师父,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妖族了,其他宗门也是。”

玄清感慨道:“何来妖怪,都是人心。”

“人杀人有业力,妖杀人是否也是如此?”

“事不做无有,做了就是人生经历之一,多了就会形成习惯,所为业力,都是习惯所致后果。除了灵气,还有其他气息,气息相互感染,就难受控制。人身乃天地所生,意志只是一部分,并不能完全知道身体变化。肉身、魂魄的变化,反馈在意识上,就是称之为业力。妖杀人当然也会反噬,只是多少的区别。”

奚闵突然问:“那杀其他生灵是否也会如此?”

玄清说:“当然,也是多少的区别。这个区别跟自身所在乎的概念有关。”

常允也问:“那天地杀人呢?”

玄清沉思一会,说:“也有,不过万物本是天地所生,业力也是天地自我调节的手段。”

“子女是父母所生,父母杀子女呢?”

玄清想起史书上记载那些残忍的事,持续了很久很久,说:“有,意志越明显,反噬越强。所以心感天地者,一人悲动山河。你这个问题,本质还是人杀人,只是多了一些附着的概念,业力重一些罢了。”

“那么说人死太多对人对世间都有影响了?”

“任意生灵,死得太多,都会有影响。天地虽强,平复变化也需要时间,灵气流动,其他地方必然受到影响。万物本是一体,只是形态不同,少哪一个都是缺失,有缺则补。缺失越多,剩下的生灵,形势落差越大,阴阳难以运转,一旦超过极限,就是混沌重新演化,曾经一切,都是虚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