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无相之法

换源:

  菩提祖师望着石猴,眼中满是欢喜,这只猴儿不仅天真烂漫,更有着非凡资质,确是可造之材。

祖师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打量着石猴悟空,心中暗忖:这猴儿野心勃勃,志向非同小可。他嘴角含笑,温声问道:“悟空,你在我这里,最想学的是什么功夫?”

悟空两手一拱,满脸期待:“全听师傅安排,只要能让我在如来面前显显身手。”

此话一出,四周弟子个个目瞪口呆,场面瞬间凝固。

“你这个小家伙!”祖师故作惊讶,心中却已波澜不惊。

“唉,真是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他在心里轻叹,深知这石猴注定是个不凡之辈。

“好吧,好吧,就让你试试看。”祖师轻轻摇头,眼中却透出一抹期待。

他轻轻挥动拂尘,语气轻松:“打败如来,谈何容易,但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成与不成,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悟空激动地跪倒在地:“弟子一定努力!”

祖师微微一笑,道:“教你一门无相神功,让你如同月影水迹,看得见却摸不着。”

祖师目露精光,打量着石猴,笑道:“学了这无相之法,你便是自由自在,一举一动都契合天道。”

石猴听得两眼放光,跃跃欲试。

“别急,别急。”祖师摆了摆手,语气转为严肃,“无相之法,看似无拘无束,实则险象环生,一念之差,便是天壤之别。”

祖师的话中带着深意,无相之法不压制个性,却要求极高的心智与毅力,一步踏错,石猴恐怕就会迷失自我。

“非大智慧大毅力者,绝难成就。”祖师声音洪亮,目光如炬,“悟空,你可敢一试?”

石猴毫不犹豫,磕头有声:“弟子愿意一试!”

“嗯,有志气。”祖师点头称赞。

石猴心志坚定,正是修炼无相之法的基石。

祖师轻挥拂尘,示意其他弟子领石猴离去。

石猴心中满是疑惑,但想起祖师的吩咐,还是按捺住好奇,安心在斜月三星洞住了下来。

他尊敬师兄,听从安排,日常洒扫庭院,照料花木,虽然忙碌,却乐在其中。

悠悠岁月,转眼一年过去。

一日,石猴听祖师说法,突然心有所悟,仿佛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石猴在菩提祖师的教诲下,越发的对无相之法着迷,他紧跟祖师的身影,试图从一举一动中捕捉法的真谛。他成了祖师的影子,即便其他弟子笑话他,他也乐在其中,悟性日渐增长。祖师对他悟性的飞跃既感惊讶,又心生欢喜。

岁月如梭,转眼间七年过去了。一日,祖师漫步山林,忽然想起那个已经闭关七天的小家伙。他本是因为偷尝药酒被罚,可如今祖师却发现自己早已习惯了那只猴儿的陪伴。

“嗯,那猴儿去哪儿了?”祖师自语。

“师父,他还在闭门思过呢。”两个仙童答道。

祖师轻轻点头,心中却有些不是滋味:“去,把他叫来。”

“是。”仙童领命而去。

“师父,为何对他如此宽容?”一个仙童好奇地问。

另一个仙童耸耸肩:“谁知道呢,或许祖师偏爱他吧。”

祖师只是微微一笑,心中那份特别的关怀,早已不言而喻。

山中岁月匆匆,石猴悟空已然度过了七个春秋。起初,他豪言壮语,震惊了山中的同门,然而时光荏苒,修为未见显著,引得众人哂笑。近几年,他的猴性愈发显露,那份神秘感渐渐褪去。

“嘿,你们说,悟空是不是因为擅长说书,才变得不那么神秘了?”一名仙童打趣道。

“准是这么回事!”另一仙童笑着附和。

两人谈笑间,脚步已至石猴的居所,还未踏入,便听到室内欢声雷动。

“听这动静,又说上书了。”仙童相视一笑。

“咱们也去凑个热闹!”话音未落,两人已推门而入。

只见石猴被一群师兄围在中央,正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引来阵阵掌声。

“各位,各位,且听我讲那彩云仙子如何挥动戳目珠,劈面而来;这宝珠专损人眼,黄天化哪能防备,结果双眼受伤……”

石猴那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仿佛活现眼前,连进屋的仙童也不禁驻足聆听,沉醉其中。

“嘿,提起这石猴,别的本事不提,那张利嘴却是无人能及。”众师兄们七嘴八舌,兴致勃勃地议论着。一下课业闲暇,石猴便开始大谈奇闻异事,从鬼神到怪谈,每一字每一句都带着一股子荒诞不经,却偏偏让人欲罢不能。他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虽然与常识相去甚远,但里头透露出的人情世故、因果循环,却让人越听越觉得津津有味。

师兄们围着他,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仿佛那些熟知的神话故事都被他颠覆了个彻底。太上老君的形象在石猴口中变得鲜活起来,而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也都被他赋予了凡人的情感,让人不禁对这些高高在上的存在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哎,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有点怀疑自个儿以前知道的是不是都是假的。”一位师兄摇头晃脑,半真半假地开着玩笑。

石猴说得兴起,半小时转瞬即逝,直到口干舌燥,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今日就到这儿吧,想听后续,可得找点百年雪莲来润润嗓子。”

“小事一桩!”

“师弟放心,百年雪莲包在我们身上!”

正当众人还沉浸在故事中不可自拔时,两个仙童走了进来:“悟空,师父有请。”

石猴一拍大腿,笑着应道:“这就来,换身衣裳就去。”

石猴儿这些天被禁足,心里早就痒痒难耐。终于有一天,换上一身干净衣裳,跟着两位小仙童偷偷溜出门去。谁料一迈出门槛,笑容便僵在了脸上——祖师铁青着脸,站在那儿,一众师兄们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石猴儿心里暗叫不妙。

“哎哟,祖师爷!”

石猴儿赶紧行了一礼,小心翼翼地排在师兄们后面。

祖师目光如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石猴儿身上,只见他眼珠子骨碌碌直转,和其他人吓得面无人色相比,倒显得格外机灵。

“你们这帮家伙,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吗?”祖师声音低沉。

师兄们纷纷低头认错,石猴儿却挠了挠头,一脸不解地问:“祖师爷,我就讲了个故事,哪里错了呢?”

“大胆!”祖师气得吹胡子瞪眼,举起手中的戒尺,照着石猴儿的脑袋就是三下,“叫你反省,你却在这里捣乱!”

打完,祖师定睛一看,石猴儿不但不哭不闹,反而摸着脑袋,似乎还真从这顿打里悟出了什么。这猴子,真是聪明得紧,让人又气又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