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换源:

  明德十一年冬,天开晓雾,丹霞漫天,风朗气清。

巍峨壮阔的皇城在曙光瑞雾之中慢慢浮现,渐渐露出了它的真容。

皇城之中,连绵起伏的宫殿巍峨林立,在破晓曙光的映衬下显得光耀夺目。

巍峨的皇城坐北朝南,正北的方向,巍峨矗立的泰安殿宛如一头狰狞的洪荒巨兽一般张开着血盆大口,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光亮。

其侧,垂拱殿、厚德殿、康宁殿、勤政殿、博古殿等殿、堂、楼阁约一百五十余座,一直绵延到了皇家御苑——凤鸣山别苑的山巅。

明德帝的御辇迎着朝霞从承德门中缓缓行来,站立两侧的文武百官低头恭迎;一众披坚执锐的禁卫军则是单膝下跪,身上铁甲震荡发出风雷之音。

“啪!”——

“鸣鞭响彻廊千步,佩玉声趋戟百重!”

手执御鞭的年轻宦官手中长鞭破空触地,响亮的鞭声震荡霄宇,嘹亮的鞭鸣之声回荡在重重宫阙之中直达天际。

“跪!”——

阴柔之中仿佛又带着浑厚的清音在整个皇城之中回荡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语罢,随之而来便是那山呼海啸一般的朝拜之声。

“呜!”——

“叮当!”——

……

明德帝到达御门之后,钟鼓司开始奏乐,轻鸣的乐音响起,宛若阵阵天音在此间回荡。

一名名力士撑着五伞盖,拿着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辇左右。

在一片山呼海啸的朝拜声中,明德帝到达了泰安殿前。

一袭赤金帝袍罩身,明德帝那轩昂的身躯在万众朝拜声中愈发挺拔;十二道冕旒之下英武的面容带着帝王的威严,不怒自威。

继而,其着纹金九龙云纹盘绕帝靴的右足上前一步,好似担起日月之重的轩昂身躯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御座之上。

“啪!”——

明德帝登上御座之后,年轻宦官再次鸣鞭,鸿胪寺“唱”入班,跪立两侧的文武百官这才起身;由着文武百官之首的太师董祝当先,齐齐走进了泰安殿内。

御阶之下,萧寰宇依旧是一袭玄衣,玄衣之上皆是用金线所镌绣的蹈海蛟龙,金丝纹绣的蛟龙栩栩如生,略带稚嫩的俊美脸庞在此蛟龙蟒袍的衬托之下贵气自生,仪态万千,好似天人降世!

帝王御驾亲临,钟鼓司太监鸣鞭唱“跪”!

文武百官依礼跪拜,天子通过宏伟的觐见仪式展现皇威,朝廷百官在泰安殿内觐见皇帝。

这一切在萧寰宇看来都是那么地井然有序!

正如古谚有云,“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

皇帝就如同天上的紫薇帝星,统御着犹如周天星辰之众的文武百官。

他是人世的核心,是万民之首,亦是宇宙的中心!

“如此绚烂的江山,如此滔天的权势,无怪乎能够引得天下无数英雄竞折腰!”

萧寰宇看着眼前巍峨壮阔的泰安殿,微敛的双眸之中神光阵阵,心中泛起一丝明悟,不由得轻吐出声。

“宣,五皇子——萧寰宇觐见!”

正当萧寰宇愣神之际,身为五大监之首的瑾宣,那特有的阴柔之声自泰安殿内传出,清晰地回荡在了萧寰宇的耳畔。

“呼!”

轻吐口中浊气,萧寰宇一整衣冠,迈着闲庭信步一般的步伐开始拾阶而上,登上了那足有九十九道御阶的泰安殿。

不一会儿,漫长的阶道就在萧寰宇的脚下消失,他迎着初升的红日,在朝阳的映衬下,一袭纹金蛟龙的袍服神光阵阵,身上带着璀璨的神光,让人不可逼视!

进殿之后,萧寰宇好整以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眼前的所观所见在他心中都是那么的好奇。

只见泰安殿中,撑起这广阔大殿的内柱都是由一根根红色巨柱支撑着,每根赤红的巨柱之上都有着一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怒目金龙,显得格外壮观。

殿内髹金漆云龙纹宝座之上,明德帝正襟危坐地立于上首,十二道冕旒之下深沉的眸光之中带着睥睨天下的帝王之威。

髹金漆云龙纹宝座之侧,身姿曼妙的宫女衣袖飘荡,有的玉手执扇;有的鸣钟击磬,使得泰安殿内乐声悠扬,磬声清回。

殿内台基之上,丹鼎鎏金龙凤香炉之内点起的檀香,更是让整座宫殿都弥漫着缕缕仙雾,好似天上宫阙一般。

“咳咳……”

端坐于髹金漆云龙纹宝座之上的明德帝见此一幕,不禁轻咳两声,以示殿内怡然自观的萧寰宇不要太过恣意放荡。

“呵呵!”

“儿臣参加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还在殿内怡然自观的萧寰宇闻言,不由得拱手下拜,向着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明德帝山呼万岁道。

“呼!”

“免礼平身吧!”

明德帝见此一幕,心中倒是有些放松地轻轻呼出了一口气,却是显得比萧寰宇还要紧张。

“孤于三日之前命你将科举一制整理成册,如今准备得如何了?”

明德帝眼中神光微敛,英武的面容之上满是严肃之色,沉声开口问道。

“启禀父皇,儿臣已按父皇旨意将科举一制整理成册,还请父皇御览!”

萧寰宇怡然的面容于转瞬之间化为沉凝之色,慢慢地从衣袖之中拿出了一册足有一本书籍般繁厚的书策,对着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明德帝恭敬回道。

“瑾宣,去将五皇子手中的书策呈上来吧!”

明德帝见此一幕颔首微笑,继而对着一旁恭敬侍立的瑾宣公公出声示意道。

“是,陛下!”

瑾宣恭敬下拜行礼,躬着身子走下了御阶,到了萧寰宇的身前之后,又郑重地行了一礼,语气柔和地说道:“五皇子殿下,将您手中的书策交给老奴吧!”

“有劳公公了!”

萧寰宇见此一幕也不由得颔首微笑,将手中的书策随手一递,塞到了瑾宣的手中。

如此一幕可把站在文武百官之前的太师董祝给气坏了,长长的胡须抖动连连,心中忍不住地怒声连连:“如此治国珍宝,怎可如此轻易地交到一介阉人之手?五皇子殿下不知也就罢了,陛下怎么也如此的不识大体!如此珍物应该由老夫来上呈才是啊!”

尽管这位当朝太师心中怒声连连,但其清癯俊雅的面容之上却是毫无波澜,与此时一众阵脚大乱的文武百官相比倒是显得一片沉凝。

此时,朝堂之上的一众文武百官见此一幕已经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不知道是怎么样的策论使得明德帝如此重视,以至于三日之前就下达了圣意。

当然,这其中也有对于此事知之甚详的朝廷大员。

例如,太师董祝之下的监察御史魏征、掌管稷下学宫又兼领太常博士一职的孔玄儒等一众明德帝的心腹,此时见此一幕却是一副早有预料的模样。

(求支持!求鲜花!求月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