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

换源:

  寻宝和熊进结伴往庆安城去了,他们此行除了添购铺子里要卖的货物,还想着一起在城里四处逛一逛。这次他们难得结伴出行,再过不了多久熊进就要迎聚新娘,届时有了家庭的牵绊,再想无牵无挂的出游只怕就不太容易了,所以二人这次打算在城里多玩上几日。

先他们二人出发前来的钱广已是抵达了庆安城里,他这次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城里购置一处房产,之前钱仪、钱敏已是在城里看了多处,后来在李雄的牵线搭钱下相中了东城区的一处宅子。此宅约有八九间屋子,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面种了些花草树木,置了些假山奇石的小景,相比钱府在寻阳镇上占地颇广的宅子,这处宅子要小了许多,不过能在庆安城里买下一处这样的宅子已属不易。钱广来看了后也很满意,与屋主人一番商议后议定了价格就买下了这片宅院,宅子里各种家具、日常用品一应俱全,只要再清洗打扫一番便可入住。

购得宅子的钱广和钱家姐妹都很高兴,有了时间就在新屋子里转一转,根据各人喜好又添置了一些饰品和日用品,之后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正式迁入新宅里居住。

虽说从舅舅家搬到了新宅里住,不过两家隔得并不太远,也就一两里的路,钱仪依旧每日去酒楼里帮忙打理生意,钱敏则还在绣坊里学艺,她的刺绣技艺越来越好,距离出师为时不远了。

在钱仪看来,生活在朝着美好的方向慢慢前行,她在城里找寻到了如意的伴侣,现在又有了一处还算宽阔的宅子,等她和李雄成婚后老家的爹娘和妹妹们也会来城里,到时候一家人相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这对她来说已是眼下最大的幸福了。

除了钱家父女对以后的日子感到欣喜,作为他们家至亲的吕梁同样喜悦,自打钱仪、钱敏来了庆安城里可谓是给他带了许多好处。钱仪在酒楼里管事,她年青干练,把酒楼打理的井井有条,像是管理下人、迎来送往、算账采买等活做起来一点不含糊,有了她在酒楼里可是让吕梁省了许多力气。不仅如此,凭着她和李雄的关系,如今来酒楼里设宴吃喝的达官贵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以往酒楼里的生意多是附近的街坊光顾,现在又多了城里的一些显贵,生意自然是更上了一层楼。

吕梁闲了还是会去找附近的几个老友闲聊,其中去的最多的就是开米面铺子的赵平,二人相识多年交往甚密,在一起喝茶聊天闲话家常。吕梁近来生意兴隆,加之外甥女又要嫁入候门,整个人言语中难免有些飘飘然,口中说道:“老赵,你说咱们辛劳了大半辈子可不就是图个老年痛快,我现在算是赶上了时候,酒楼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我那外甥女又精明能干,比我年青时有过之无不及。现在哪怕我不在酒楼管事,她都能把里里外外的事情做的井井有条,我啊只管着享清福了。”

相比吕梁,赵平的米面行的生意只是普通,他本就是小本生意,算不上什么大买卖,卖米卖面的利润可赶不上办酒席的利润大。他的这间铺子同样开了多年,一直以来凭着勤劳肯干价格公道赢得了附近乡邻们的信任,不过赚取的那些银子都是靠着起早贪黑辛苦劳动换来的,若是想如吕梁说的那样过上享清福的日子可不容易。

赵平道:“老吕,你算是有福的,有那么个能干的外甥女,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能帮你许多,说实话真是羡煞旁人。不过你这外甥女不是很快就要嫁入候门了么,等她当上了候门少奶奶就没法在酒楼里给你里里外外的张罗了,你能享清福的日子也不多了。”

赵平的一句话说的吕梁心凉,他近来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倒是忘了钱仪的婚事就在眼前,届时她嫁入了李府,哪里还能如现在般在酒楼里管事。脸上原本的得意之色大减,他忙道:“哎哟,老赵你这句话说的在理,我近来真是被好事冲昏了头了,把这么重要的一茬事给忘了。看来老天爷可没打算让我一直享清福,等过些时候又要被打回原形了。”

吕梁回到了酒楼,中午吃饭的时候脸上还有些闷闷不乐,不如近日般总是笑容满面的样子。钱敏似乎察觉到了舅舅的异样,张口问道:“舅舅,今儿怎么瞧着不太高兴,话也比平时少了?”

吕梁喝了口酒叹道:“敏儿,自打你们姐妹俩来了我这,舅舅我是真的高兴,你们俩聪明能干,替舅舅解了许多烦恼。如今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仪儿把酒楼里外都打理的清清楚楚,舅舅可是享了不少清福,只可惜这样的日子不多了。”

“舅舅何出此言。”钱仪道:“如今我们钱府已在城里安家,往后咱们两家人彼此照顾只会更加亲密,舅舅自然还可以继续享清福才是。”

吕梁道:“仪儿,你和李小候爷的婚事已定,到了年底就要成婚。等你当上了候府的少奶奶,难不成还能来舅舅的酒楼里帮忙不成,那往后酒楼里的大小事务岂不又要我自己张罗了。”

吕梁担忧的原来是这件事,钱仪笑了笑道:“舅舅好糊涂,等过些日子我爹娘和妹妹们就都要搬来城里了,我那三妹钱霞同样是精于事务的,到时候让她来替舅舅分忧不就行了。何况我爹近来也清闲,若是让他来酒楼里管事也行。”

钱仪的这番话算是解了吕梁心里的烦恼,他笑道:“好好好,你们家姐妹几个都是有本事的,只要能有一个人来酒楼里帮忙就能让我享不少福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