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镇北王府,已是正午时分。
下了马车,李长安哼着小曲,满面春风走回东院。
赵明月实在太好撩了,说点情话便身酥体软,小嘴也甜,腰也细,颇有些让人上头,以后要多去尝尝才是。
突然面前一人挡住去路,抬头看时,是翠星石,面色沉静,一双异瞳闪着炫彩,似乎能看穿世间所有。
李长安像是见了正妻,赶忙收心摄神,有点心虚地问道:“怎么了?”
递上封请柬,翠星石道:“大皇子大儿百岁,送来请柬,邀百官去他府上庆贺。”
原来是这件事。
大皇子赵世隆今年22岁,放在现代,这就是小年轻,但在大禹朝,不光已经结婚,还生了三个女孩。
三个月之前,儿子降生,这儿子是第四胎,也是头一个男孩。
出生之日,赵世隆就欣喜异常,因为这不光只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所有皇子们中的第一个出生的男孩,是禹文帝唯一的亲孙子。
就凭这一点,就给他争夺太子之位上了大分。
若是运气好的话,老二老三老四几人五年之内生不出儿子来,那他的儿子便极有可能当上皇太孙!
那个时候,太子之位也就是他的了!
所以儿子一出生,赵世隆便将之奏与老皇帝知,老皇帝也亲自赐名赵起云,取自古诗“秋风起兮白云飞”,还封了新郑县侯,食邑三百户。
这份恩赏说起来不大,只是个县侯,却代表了无限的希望。
翠星石又道:“听说这次大皇子请了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
李长安哦了一声,正要说话,李忠国也寻了过来,晃着手中的请柬道:“长安,大皇子儿子百岁,遍请百官,你怎么看?”
跟前没有下人,翠星石又忠贞不二,李长安直接说道:“爹,他是想借这个机会拉拢百官。”
“眼下圣上不在京城,他又是监国皇子,正是拉拢百官的好时候。”
李忠国频频点头,“我儿所言甚是!”
“而且,这也是一个向二皇子三皇子示威的好机会。”李长安接着道:“二皇子今年21岁,结婚已有五年多,至今还不曾有一子一女;三皇子虽有一子,却早早夭亡。”
“大皇子的儿子是个独苗,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显摆显摆,也能给二皇子三
皇子他们造成一定压力。”
“唔,那这次你不会有什么危险了,”瞧了眼翠星石的伤势,李忠国道:“到时候,爹和你一起去。”
“爹,你放心,”李长安道:“我福大命大,又有爹的名头庇佑,又有翠星舍命保护,怎么可能有事!”
……
皇孙赵起云庆贺百岁的消息在京城传开,大小人等都在议论,二皇子府里,赵世凡神情阴鸷地看过请柬,眼珠一阵乱动,显然想出了什么毒计。
放下请柬,吩咐内侍,“传杨太医过来。”
内侍答应一声去了。
赵世凡起身,独个在书房内踱圈子,低声自语,“我倒要看看你李长安这次怎么脱困!”
想到得意处,脸上泛起阴沉得意的冷笑。
多时之后,内侍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一名太医,进了书房禀告。
“殿下,杨太医到了!”
这杨太医是赵世凡最常用到的一名太医,两人交情甚好,这时见过礼,杨太医主动问道:“殿下身有何恙?”
“我有心病。”赵世凡话里有话地说道。
那杨太医神色微动,想了想问道:“在下医术浅陋,不知能为殿下医此病否?”
“能!”
赵世凡说的非常肯定。
那杨太医神情又是一动,试探问道:“殿下可否试言症状?”
“我这病恐需独活才能医治。”
赵世凡没提症状,却说起了该开什么药。
那杨太医眼珠一转,已听明白了,悄悄瞧瞧左右两边,赵世凡立刻下令,让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又将书房门关起。
这时杨太医才靠了过去,两个人咬着耳朵商议起秘谋。
赵世凡越说越高兴,最后直身道:“这件事就托附给太医了!他日我若坐上太子之位,定封你为太医令!”
太医令主管太医院,是所有太医的上司,这份恩赏不可谓不重。
杨太医心花怒放,当即拜倒,“臣谢过殿下恩典!”
赵世凡不光给画饼,还有当下的利益,将内侍叫进来,道:“此次多亏杨太医医术高明,医好了我的心病,去取五十两黄金来,重赏杨太医!”
……
太医院。
今日是李长安和谈太医相约之日,下朝后,他便出了皇宫,带着翠星石如约来到皇宫西侧的长寿坊,太医院便在这里。
为王皇后诊断的谈太医早早在门外等候,见到李长安忙上前迎住。
恭敬有礼,“世子,您来啦!”
论年纪,谈太医比李长安要大上一倍,但却对他以“您”相称。
李长安丝毫不以为异,笑道:“我和谈太医相约今日,怎能不来。”
那谈太医再施礼,道:“世子里面请!”
当先引路,带着李长安并翠星石进了大门。
这是李长安第一次来这里,也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古代的太医院。
整个长寿坊都是太医院的地盘,里面门户层叠,屋舍峦障,一眼望不到边。
谈太医边给介绍:“太医院共有686人,在下在医科任医师之职。”
这第一句,便让李长安震惊了。
这可是大禹朝啊,本以为身处古代有个医生就不错了,哪能想到不止有医生,还有近七百人,这规模放到现代,也是妥妥的三甲医院!
还有谈太医所说,他在医科任医师之职,听这意思,还有其它科目?
“不知除医科还,还有什么科?”李长安问道。
“回世子,医科和针科,按摩科,咒禁科为四大科,下面还各有小科不等。”
这个规模令李长安又吃了一惊,不过他最在意的是谈太医所说的咒禁科,问道:“这咒禁科是祝由吗?”
谈太医应道:“正是。”
李长安一下来了兴趣,曾在书上不止一次的看到祝由术,但总是难以相信,仅凭着念几句咒,就能给人治病,这也太玄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