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堂之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吕长鸿身上。
这老家伙心里发慌,面上镇定自若。
不慌不忙向老皇帝奏道:“圣上明鉴,臣当时也是被北蛮细作蒙骗,为了得到更多证据,才频频和细作联系。”
“是臣一时失察,差点让圣上错杀重臣,请圣上下旨,治臣失察之罪!”
廖廖数语,便将大事化小。
不管是谁听了,都会认为这是个大大的忠臣。
真是条老狐狸!
就不信今天揭不穿你了!
赵世宏心中暗骂一声,又躬身奏道:“父皇,儿臣还查到,数日之前,吕相府上的下人,曾去尚隆绸缎庄买了一匹素色绸缎。”
“此外还去卖染料的浣纱坊买了一大桶赭黄染料!”
话音落下,朝臣们窃窃私语。
一边是没颜色的绸缎,一边是皇家御用的赭黄色染料。
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吕长鸿要私御皇家用品。
吕长鸿当即辩驳,“圣上明鉴,老臣确实曾让下人去买过这两样特别,不过素色绸缎是给臣的小妾过生日做衣裳所用。”
“臣家的琉璃瓦年久失修,颜色尽皆脱落,那桶赭黄染料是漆染琉璃瓦的。”
当年安南国叛乱,吕长鸿献下奇谋。
不费一兵一卒平定叛乱。
老皇帝便赐他可和皇宫一样,院墙上也用赭黄色琉璃瓦。
至于小妾过生日,要用素色绸缎,更是无可挑剔。
这番辩驳,将赵世宏的攻击全都挡了回去。
“父皇,儿臣还查到……”
赵世宏继续禀奏,将所发现的吕长鸿一手构陷镇北王的证据一件件列出。
他所列的证据没有丝毫问题,但坏在言辞手段都太嫩,根本敌不过老奸巨滑的吕长鸿。
一番天花乱坠颠倒黑白的辩驳,一件不落全都怼了回去。
直到赵世宏说完最后一桩证据,也没能将这只老狐狸给拿下。
不慌不忙地辩驳完最后一句,吕长鸿反将一军,“老臣不曾得罪过五殿下,不知五殿下为何要这般构陷老臣?”
满朝文武包括老皇帝在内,都看出来了。
赵世宏根本就是输在经验太少上,不会辩论。
庙堂斗争,语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赵世宏说不赢吕长鸿,又没有其他人站出来给赵世宏佐证。
那老皇帝就没法定吕长鸿的罪。
最终,老皇帝给和稀泥道:“吕爱卿和老五,都是为我大禹朝着想,才会如此尽心尽力,并非是有什么私仇,朕都看在眼里。”
“今日朕有些累,便到这里吧。”
内侍随即高唱“退朝”,众人齐齐恭送老皇帝离去,各自散了。
没用多久,宫里便传出老皇帝的手谕,让颜锡安率御林军撤回宫中。
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
颜锡安再不甘心也毫无办法,只能照着手谕执行。
当李忠国被内侍王齐贤从天牢里提出,亲自将他送回镇北王府时,先看到的便是手举着金令,声音早已喊的嘶哑,双眼直犯困,却仍旧坐在椅子上,牢牢堵住王府大门的柳媚娘。
“媚娘,你这是?”
李忠国没遇到御林军,也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
朦胧中,柳媚娘被唤醒,以为有人要闯入王府,开嗓便喊:“圣上金令在此,谁敢擅闯王府,我要他好看!”
待看清是李忠国,一个骨碌翻下椅子,抱住李忠国的腿便是号啕大哭。
“老爷,你可回来啦!你要是再不回来,妾身便撑不下去了!”
“这是怎么了?”
“昨天老爷被关进天牢,御林军要强闯王府,我便堵在门口,不让他们进去!”
柳媚娘看看四周,这才发现御林军全都撤了,骂道:“这帮挨千刀的,来的时候咋咋呼呼,走的时候一声也不吭,害得我白在这里守着!”
说罢,抱着李忠国又是顿哭。
李长安兄弟俩已得了通报,都从府里跑出来迎接。
正看到李忠国搂着柳媚娘,像是新郎搂着新娘,新结的夫妻满是新鲜劲,好顿哄顺。
甚至连他们二人的问候也没有听到,搂着柳媚娘径直进府去了。
“大哥,这是……”李长兴看得目瞪口呆。
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亲爹亲妈这么腻歪过,还是在外面。
“不知道。”李长安耸耸肩。
不管怎么样,老爹已经平安回来,接下来该下一步的行动了。
转身到了李忠国的书房,翻出蟒袍帝冠书信黄金,让小厮将那些所谓的证据全都整理包裹好,满满的一大包,足有二三十斤重。
带着这些东西,驾车往宫里去。
这些东西可是重要的物证,既是陷害老李家的物证,也是追查构陷之人的物证。
必须要交给老皇帝,让他看看!
来到朱雀门外,让车夫将证据搬下车,搬到朱雀门前,让守门的御林军检查。
按着规定,凡是进入皇宫的物件,全都要打开仔细搜查,以免其中有凶器什么的。
不想守门的卫队长却道:“世子请进,不用搜查。”
这时李长安才想起来。
之前出使北蛮前,老皇帝特批,自己可以随意出入皇宫。
有了这道旨意,李长安可就不客气了,让车夫在外等候,他扛起那一大包证据就往里走。
越过永安殿宣德殿太和殿,转向东面。
又穿过皇极门宁寿门景仁门,来到御书房外。
到了这里,还是脚步丝毫不停,直接就迈了进去。
只见老皇帝正坐在龙案之后批奏章,李长安呼地的下将那包证据扔在地上,倒把老皇帝吓了一跳。
抬头看时,地上散乱一团。
什么蟒袍、帝冠、书信、黄金,要什么有什么。
放下奏章,问道:“李爱卿,这是何意?”
“圣上,这就是我们老李家谋逆的证据。”
一路行来,李长安累坏了,喘着气道:“圣上也看到了,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我们老李家的。”
“现在蒙圣上开恩,让我们老李家沉冤昭雪,可这些东西还在。”
“您说我是让这些东西物归原主的好,还是就地销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