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力挽狂澜定乾坤

换源:

  御书房内,袅袅檀香如轻柔的薄纱在空气中弥漫,那甜腻又带着一丝悠远的香气钻进鼻腔,可屋内压抑的气氛却如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得人几乎窒息。

楚风接过密报,匆匆扫了一眼,密报上的字迹仿佛带着一股寒意,让他心中陡然一紧,他心中已然明了,这吐蕃,终究还是按捺不住了。

他深吸一口气,胸腔因这用力的呼吸而微微起伏,那带着檀香的空气涌入肺中,他拱手道:“陛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臣这就去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楚风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连轴转个不停。远在长安的薛瑶,每日都在担忧中度过。她时常站在窗前,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心中满是对楚风的牵挂。每一次微风拂过,她都觉得那是楚风带来的消息,可那消息却始终没有到来。她的眉头紧紧皱着,嘴唇也因为时常不自觉地咬动而泛出一丝苍白。

兵工厂里,他亲自上阵,指导工匠们改良武器。原来,楚风曾在一本古籍中看到过关于火药配比的记载,结合战场上的实际需求,他便有了改良武器的想法。然而,改良过程困难重重。首先是火药配比的难题,各种原料的比例稍有偏差,火药的威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出现爆炸等危险情况。楚风带领工匠们一次次进行试验,刺鼻的火药味弥漫在整个兵工厂,每一次试验失败,都让大家的心揪紧一分。他们尝试了无数种配比,记录下每一次试验的数据和现象,可始终没有找到最理想的方案。

而且,制造工艺上也存在着巨大挑战。火枪的枪管内壁需要非常光滑,才能保证子弹射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但现有的加工技术很难达到这样的精度要求。工匠们使用传统的打磨工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难保证打磨的均匀度。看着那些粗糙的枪管,楚风心急如焚,却又毫无办法。

就在大家几乎要陷入绝望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带来了突破。在一次试验中,一名工匠不小心将一种特殊的矿石粉末混入了火药中,结果这次火药的威力竟然有了明显提升。楚风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立刻带领大家对这种矿石进行研究分析,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确定了最佳的火药配比。

对于枪管加工的难题,楚风从水车的转动原理中获得灵感,设计出了一种新的打磨装置。通过水车带动打磨工具旋转,大大提高了打磨的效率和精度,枪管内壁变得光滑如镜。

“这火药配比,得再精细点儿,威力才能更大!”他一手紧紧拿着图纸,粗糙的手指在图纸上摩挲,一手不停地比划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图纸上,洇开一小片墨迹。

士兵们也没闲着,一个个被楚风操练得嗷嗷叫。“正步走,一二一!这精气神儿,得给我练出来!上了战场,咱大唐的爷们儿,不能怂!”楚风站在校场上,扯着嗓子吼,那洪亮的声音如同炸雷,震得周围的空气都嗡嗡作响。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

边关急报传来,吐蕃大军如同饿狼般扑来,马蹄声如闷雷般滚滚而来,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唐军虽奋力抵抗,却因武器装备的差距,吃了些小亏。战场上,士兵们的脸被战火映得通红,有的士兵在慌乱中不慎摔倒,刚一爬起又被身旁飞奔而过的战友撞得一个趔趄;有的士兵紧握着手中的兵器,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却又强忍着不敢退缩;还有的士兵被吐蕃军的箭射中,痛苦地倒在地上,发出凄惨的叫声,但旁边的战友却无暇顾及,只能继续投入战斗。

消息传到长安,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我就说嘛,这新式武器不靠谱!”“这下可怎么办?难道要割地赔款?”大臣们七嘴八舌,吵成一团,那嘈杂的声音如同一群嗡嗡乱飞的苍蝇,让人烦躁不已。

薛瑶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如遭雷击。她的身体瞬间僵住,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可她却浑然不觉。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眼中满是惊恐和绝望,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迟迟不肯落下。她感觉自己的世界一下子崩塌了,仿佛失去了所有的依靠。

楚风的心,也沉到了谷底。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皇帝的信任,更是整个大唐的命运。他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尖锐的疼痛从掌心传来,可他却浑然不觉。他感觉自己就像是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巨浪吞噬。

战况愈发胶着,吐蕃军攻势如潮,唐军节节败退,伤亡惨重。军营里,浓重的血腥味刺鼻难闻,那是死亡和痛苦的味道,绝望的气息如阴云般笼罩着每一个人。楚风站在高处,望着远处黑压压的敌军,那密密麻麻的人群如同一片黑色的潮水,让他心中焦急如焚。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大唐危矣!“不能再等了!”楚风猛地一拍桌子,那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营帐中格外刺耳,他迅速调整部署,将精锐部队调往前线,并亲自率领一支奇兵,绕到敌军后方。

决战时刻到来,楚风身披战甲,战甲冰冷的触感贴在身上,让他瞬间清醒。他手持改良过的火枪,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弟兄们,给我冲!让这帮吐蕃崽子,尝尝咱们的厉害!”他高声呐喊,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力量,那声音在战场上回荡,鼓舞着每一个士兵的斗志。

此时,唐军士兵们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有的士兵双眼通红,怒吼着挥舞着大刀,一刀砍向吐蕃士兵,刀身因为用力过猛而嵌入对方的身体,拔出来时还带着鲜血和碎肉;有的士兵熟练地装填着火枪弹药,双手在火药和子弹间快速穿梭,然后迅速瞄准射击,每一次枪响都伴随着一个吐蕃士兵的倒下;还有的士兵组成盾牌阵,紧紧地靠在一起,用盾牌挡住吐蕃军的箭矢和攻击,尽管盾牌上已经插满了箭羽,但他们依然纹丝不动。

薛瑶在长安的日子里,每一分每一秒都备受煎熬。她整日茶饭不思,夜晚也难以入眠,常常从噩梦中惊醒,梦中全是楚风在战场上受伤的场景。她不停地在佛前祈祷,额头因为磕头而红肿,双手合十的动作从未停歇,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上苍保佑楚风平安。

火枪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每一声巨响都仿佛能撕裂人的耳膜,吐蕃军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顿时阵脚大乱。

楚风抓住战机,指挥军队左右冲杀,将敌军分割包围。经过一番激战,吐蕃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唐军乘胜追击,斩获无数。夕阳下,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如溪流般在大地上流淌,那触目惊心的红色让人不寒而栗。楚风站在尸山血海中,身上沾满了鲜血,粘稠的血液贴在皮肤上,带着一丝温热,可他却毫不在意。

他仰天长啸,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那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久久回荡。

远在长安的薛瑶,得知胜利的消息,先是一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接着,她的眼中迸发出喜悦的光芒,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肆意流淌。她双手捂住嘴巴,压抑着自己激动的哭声,身体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她日夜祈祷,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楚风回到长安,两人紧紧相拥,仿佛要将彼此融入骨血之中。“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薛瑶的声音哽咽,泪水打湿了楚风的衣衫,那湿漉漉的感觉透过衣衫,传递到楚风的皮肤上。她把脸紧紧贴在楚风的胸膛上,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仿佛要把这心跳声永远刻在自己的心里。

庆功宴上,皇帝龙颜大悦,对楚风赞不绝口:“楚爱卿,你真是朕的福星!来人,赏黄金万两,绸缎千匹,封楚风为镇国大将军!”楚风跪地谢恩,心中却无半分得意。

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不久,楚风和薛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红烛摇曳,温暖的烛光在屋内跳动,洒下一片柔和的光影,屋内弥漫着喜庆的气息。此时的薛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甜蜜的光芒。她羞涩地低着头,双手紧紧地握着楚风的手,仿佛生怕一松手他就会消失。

洞房花烛夜,两人相依相偎,互诉衷肠。此时,楚风偶然间看到墙上挂着的西域地图,地图上的线条和标记仿佛有着某种魔力,让他不禁若有所思,脑海中隐隐浮现出边境局势可能存在的暗流涌动。就在这甜蜜又带着一丝忧虑的时刻,一名侍卫匆匆来报:“报——将军,西域……有异动……”

薛瑶原本幸福的笑容瞬间凝固,眼中刚刚消散的担忧又重新聚拢。她的身体微微一颤,下意识地抓紧了楚风的衣袖,嘴唇微微颤抖,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心中既害怕又无奈,害怕楚风又要离开自己去面对危险,无奈这是他作为将军的使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