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神策上将,拓拔昊之怒

换源:

  “大捷!!”捷报的声音突然响彻朝堂,所有在场的百官瞬间愣住了。

“哪里来的捷报?”百官们心中充满了疑惑。

然而,悬镜司小旗急匆匆进入大殿,他神色激动地报告:“启禀陛下,北燕与南楚的分军,在拓跋天的率领下,企图埋伏我大梁分军,结果被我大梁分军全面击败!”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官员身体都不由自主地震颤了一下。

梁帝的反应更为强烈,他的双眼瞪得大大的,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悬镜司小旗继续汇报:“此战历时一天一夜,在言侯的指挥下,我大梁分军不仅全灭了拓跋天的埋伏军,而且拓跋天本人也已经伏诛”

这番话一出,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

通常边境小战即便斩杀敌人数百,也足以成为金陵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么今天这样的胜利该如何定义呢?

自从赤焰军被灭后,大梁久未有此等战绩,这突如其来的胜利令人震撼。

然而震惊过后,立刻有官员提出异议:“启禀陛下,是谁杀了拓跋天?此人不但无功,反而有罪!”

另一名官员紧接着说道:“说得对,杀了拓跋天,我们原本打算和谈,现在恐怕难了。拓跋天是北燕神策上将拓拔昊的独子,他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报复。”

这番话得到了许多官员的赞同。

这场战争一旦爆发,他们在外的生意必受影响,这种情况实在不妙。

可以说,大梁朝堂已经一片混沌。

回想当年祁王萧景禹被梁帝关入天牢,不知有多少官员请求宽恕,最终一同遭到了梁帝的诛灭。

自此以后,朝堂上的官位大多落入了趋炎附势小人之手。

在这关键时刻,梁帝的目光严厉地落在悬镜司小旗的身上,声音带着压迫力:“是谁杀了拓拔昊独子拓跋天?”

悬镜司小旗回答:“是骠骑偏将军,纪王世子,萧君谦。”

话音刚落,

群臣寂静,一介书生杀了拓跋天,这个拓跋天看来也是个废物,可惜拓拔昊虎父犬子,

想到什么,纪王的表情立刻变得焦急万分,他刚想开口替儿子说话,然而还未等他发声,柳橙已经冷哼一声,抢先一步发表意见。

“有功之臣,不可罚之,刚才诸君之言差矣。”柳橙的声音清冷,响彻朝堂。

朝中众人对于柳橙的插话感到惊讶。

虽然柳橙是百官之首,但他多年来一直只专注于自己的职责,对其他事情鲜少插手,今日他的突然发言让人不解。

连梁帝也是好奇地看向柳橙,

想知道这位平时沉默寡言的中书令今日为何突然如此积极,

难道是因为……如今朝堂上百官发言,实在是荒唐,连他也看不下去了?目前梁帝也只能想到这个原因而已。

只有柳橙自己心里清楚,他必须保护萧君谦。

毕竟,萧君谦可能和自己女弟子有关系。

这位老臣已经很久没有在朝堂上与人舌战了,但为了萧君谦,他知道必须要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再次拿出来。

梁帝目光从柳橙转向显得浑身紧张的纪王,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梁帝淡淡地哼了一声,宣布道:“够了,此事朕已有定夺,君谦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升为……算了,等他回来再说。”

朝堂上的气氛顿时静默。

梁帝心中虽然作出了决定,但他也在思索,萧君谦能否活着回来。

毕竟拓跋天是拓拔昊的独子,若拓拔昊亲自出手,萧君谦的性命是否能保?

这一切,只能看小猴子自己的运气了。

不过萧君谦能立功,这也出乎梁帝意料之外。

一介书生,第一次上战场,能立一次功,已是难得。

想来,没有下一次了。

当梁帝一发话,朝臣们纷纷噤声,不再多言。

他们知道,一旦梁帝做出决定,任何反对的声音都是徒劳的。

曾经历史已经证明,那些敢于逆梁帝意志的人,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在北方的战场上,靖王萧景琰率领他的军队抵抗住了北燕神策军的猛烈进攻。

硬碰硬的话,,靖王不是对手,但他有着自己的执着,

作为祁王亲手带大,加之有着林帅曾经指导的人,靖王在防守战术上无人能出其右。

战后,在北燕主军的营地中,气氛紧张。

一个目光如同捕鹰般锐利的男子,冷冷地询问:“战损如何?”

这人正是北燕的神策上将,拓拔昊。

他的下属回报道:“回将军,我军在他们的弓箭攻势下伤亡惨重。”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大梁军的损失也不小,伤亡数字不会比我们少。”

拓拔昊点了点头,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要知道他心中有计划,准备借助他儿子拓跋天打开战局的缺口。

只要拓跋天率领分军能突破敌防,配合他的内外夹攻,大梁的严密防守必将崩溃。

就在这时,一名北燕偏将气喘吁吁地骑马进入营地,面色慌张。

他急匆匆地来到拓拔昊面前,却因过于匆忙而摔倒。

拓拔昊见状,心中顿生不祥的预感:“我不是让你跟着天儿吗?你怎么跑回来了?”

他脑海中快速过滤了所有可能,心想拓跋天的武艺非凡,除非面对琅琊榜前五的高手,否则几乎无人能杀。

即便真的陷入困境,以拓跋天的能力,想要逃脱也极有可能;

更何况一旦他揭露他是自己拓拔昊之子,还有谁敢轻易动手?

此刻拓拔昊的声音变得沙哑,问道:“天儿被抓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