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范若若:启哥哥,我想亲你一下!

换源:

  太学内外,所有人都像看笑话一样看着郭宝坤。

如此诗仙!如此神童!

哪里需要什么学富五车的名头傍身?

况且跟个五岁小孩比学识,你郭宝坤也真好意思!

显然,郭宝坤也想到了这一点,臊得满脸通红。

李承启却并不追究,这些人的惊讶,是源于对郭宝坤滤镜碎了。

之前所有人都因为,郭宝坤的父亲学富五车,还是礼部尚书,而郭宝坤在京城中也颇有才名。

不少人当郭宝坤是个才子。

只有李承启知道,这郭宝坤是个傻子还差不多。

李承启对太傅再施一礼:“学生不才,对圣人经典倒是有些幼儿拙见,望先生不吝赐教。”

太傅满脸惊讶,让李程启不用着急,细细说来。

可能因为南庆、北齐、东夷,本来就是前世一位作者创作出来的。

所以,圣人经典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四书五经。

那位圣人的历史生平,几乎完美复刻了孔子的一生。

而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朱熹分别为四部书作了注释。

所以,李承启先是对圣人经典进行了肯定。又简单概括了一下《朱子家训》的内容。

等李承启简述完毕,太学外聚集的翰林学士越来越多。

这些学士看向李承启的目光,由刚开始的赞赏,全都变为了崇拜。

连太傅也对李承启刮目相看:“这一番境界,当真是精辟!分析的鞭辟入里,有理有据。”

全场只有郭宝坤用脸,兜住了众人的鄙夷。

郭宝坤的脸色,由白转红再转青。

李承启看着脸都绿了的郭宝坤,心里一阵暗爽——不管是谁指使的,就你还想设计让我退学!还想让我出丑?切!垃圾!

就在这时,各宫的宫女纷纷送来午膳——午饭时间到了。

太傅匆匆宣布下学了,丝毫不见外的拉着李承启,想再探讨一下圣人经典。

太傅带着李承启来到一处无人的耳房,问李成启对经典还有什么看法。

两人隔桌对坐,李承启也很欣赏太傅的脾气。

二人一番推心置腹。

“什么?你说圣人是因为耽于名誉,才在各国之间游走?是个叛国者?”

李承启见太傅情绪激动,暗自懊恼自己说的太多。

两人沉默片刻,太傅终是长叹一声:“经你这么一说,我多年困惑尽可以解了!”

...

当两人谈的尽兴,打算回去时,竟已经互为知己忘年交!

自此以后,李承启在课上睡觉,就没人再管了。

天气转凉时,太傅还会帮他盖上薄被,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在太学待了一天,大约下午3点时,李承启放学回到了母妃站清晨宫中。

李承喜一踏入宫门,就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院子里站着的宫人比往常多了一倍不止,还都是生面孔!

李承启在院子里左右扫视,啊!那个坐在秋千上,软萌娇俏,前后晃着小脚丫的小女孩!

就是自己今早看到的那个!

就在此时,战清晨带着宜贵嫔和早上见到的美妇人,一起来到院子里赏花。

战清晨看到儿子回来了,悄咪咪的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冲着自家儿子,比了个“Ok”的手势。

随后战清晨挂上友好的微笑:“刚好承启回来了,这是宜贵嫔,三皇子的生母。”李承启照例行礼。

战清晨继续介绍到:“这位是宜贵嫔的妹妹柳姨娘,和司南伯之女范若若。”

李承启赶快扶住要行礼的柳姨娘和若若,嘴甜的说:“姨娘这是做什么?都是自己家人。”

李承启完全不摆皇子架儿,还用“姨娘”称呼拉近了几人的关系。

范若若也在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好看的小哥哥。

宜贵嫔姐妹被人小鬼大的六殿下逗得捂嘴轻笑。

战清晨又偷偷给李承启竖了个大拇指,接话道:

“承启与若若年纪相当,正好互为玩伴。承启带着若若,去看看你那些小玩意儿吧。”

范若若欣然应允,蹦蹦跳跳的跟着李承启走了。

李承启带着范若若看了看自己前几年的小发明,又给了范若若一块巧克力。

范若若剥开糖纸,将巧克力放进嘴里,丝滑甜蜜的味道在舌尖绽放。

范若若开心的眯起了眼睛,露出甜甜的微笑:“谢谢承启哥哥。”

李承启也很开心,看着范若若那因为愉悦,而扬起笑容的小脸。

李承启给范若若讲起了白雪公主的故事。

讲到白雪公主被勒到不能呼吸而晕倒时,范若若伤心的小脸都皱在了一起。

范若若年纪太小,分不清故事与现实。

不知道自己正在为白雪公主悲伤,只能感觉到难过的情绪,在自己和李承启之间蔓延。

范若若安慰人般的,抚了抚李承启的后背,又抱着他的手臂摇了摇。

李承启心中一阵温暖:“太可爱了!真是个从小就有爱人能力的小天使啊!”

李承启继续讲白雪公主的故事,这次讲到白雪公主因为吃了毒苹果没了呼吸。

范若若突然落下泪来:“启哥哥,我能亲你一下吗?”

李承启:“啊......啊?你说什么?”

范若若眼神坚定:“我说,我想亲你一下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