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请文和先生过来议事。”
在心里复盘后,坐在缓缓张开眼睛的李承武,对门外的基本上二十四小时都在典韦或者许褚喊了一句。
不刚愎自用,听取建议。
这也是李承武能活到现在的根本。
毕竟再牛掰的谋士,作为君主、领袖的你非不听人家的,也一样白给。
你说是吧!
排除所有正确答案,只选错误答案的袁绍袁四世三公!
“知道了。
主公!”
李承武话音刚落,书房外便响起了许褚的声音。
嗯,看起来昨天晚上是许褚在当班。
听到许褚的回应后,李承武一边吃起了东西,一边回想起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他昨天“重伤昏迷”的时候。
庆帝下了一道耐人寻味的圣旨。
意思,就是庆帝作为老爹,对自己的儿子重伤非常关心。
然后,考虑到现在身受“重伤”的李承武,身旁全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连侍女都没有。
所以,庆帝让未来的燕王妃范若若、未来的燕王册封叶灵儿,带着宫内、太子、二皇子、长公主送来的一百侍女,来燕王府了。
是的!
庆帝不顾所谓的礼法,直接一股脑的把李承武还没有过门的燕王妃和侧妃,都塞进了燕王府。
现在这些人还都在侧院安排着呢!
一边吃着早饭,一边思考着的李承武。
想了半天,都不知道庆帝想干什么。
总不可能,庆帝是想抱大孙子了吧?
也总不可能,是太子、二皇子这些人,指望他们送来的侍女能探察到处都是虎卫的燕王府,探察到秘密吧?
这样掺沙子的手段,无疑太糙了。
想了想,不知道庆帝要干什么的李承武,最后索性不想安心等贾诩了。
虽然李承武这个普通人在贾诩三人的“熏陶下”,已经是一个足够合格的主公了。
但在算计这种专业事情上,李承武还是不如吃这碗饭的贾诩三人。
而且,一人技短众人技长这个道理,李承武还是懂的。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在李承武刚吃完早饭后。
贾诩就踩着点进入了书房中。
“..
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庆帝的意思与后面两步的计划
文和,计将安出?”
没有在意这些小事情的李承武,在贾诩落座在自己面前后。
详细说明了现在局势和情况后,李承武脸色认真的对贾诩开口问道。
论名声、论整体谋划,贾诩虽然不如“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的刘伯温,以及“房谋杜断”的房玄龄。
但论算计人心,房玄龄和刘伯温加起来都不如贾诩这个老六。
毕竟,刘伯温和房玄龄虽然是谋士,但他们还是有底线的。
而贾诩是没有底线,算尽人性的毒士。
“王妃、王侧妃与太子等人送来的侍女。
这些,主公都不必理会即可。
无论这些人是不是皇帝、太子的探子,都无碍大局。
他们想听,便让他们听到即可。
只要让典统领、许副统领,命虎卫暗中观察即可。
至于未来京都时局。
呵!
文和有上中下三策。
不知道,主公想先听哪一个?”
面对李承武单刀直入的问策,贾诩也没有任何废话,笑着分别回答了李承武。
如果是三国年代的贾诩,或许他不会这么直接。
毕竟贾诩是出了名的苟和毒。
但现在的贾诩不是三国年代的贾诩。
因系统而复活的他,虽然在系统的思想钢印下,对李承武绝忠诚。
但思想钢印无法改变性格。
毕竟忠诚和混日子,并不冲突。
而贾诩之所以这么直接、这么上道,最主要的是因为贾诩有放不下的家人。
不仅仅是贾诩。
李承武麾下所有的战将、谋士都一样,他们都有着无法放下的家人、亲人、朋友。
前程往事,或许对于重活一世的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
但昔日的妻子、儿子等等,这些对于重活一世的他们来说,很重要。
思想钢印,能保证他们的忠诚。
一念杀死,能应对他们的反叛。
但只有这些执念与牵挂,才能保住他们为李承武效力的上进心。
毕竟,如果没有好处,谁又愿意为你做事呢?
财富?
地位?
这些可无法影响这些曾经名声显赫,并且已经死过一次的英魂呢!
能让这些已经死过一次的英魂,重新拾起上进心的只有放不下、忘不掉的执念与牵挂。
他们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等李承武成就大业的那一天,再次和昔日的家人们在异界一家团聚。
这也是他们和李承武无法被切割、无法被影响的共同利益。
李承武成就大业,他们重获家人。
“文和真的不必如此,我不是曹操。
行吧!
你先说下策吧!”
看着挂着“邪魅”笑容,脸色认真,看起来比自己还年轻的贾诩。
对贾诩依旧保持着这些固执的分寸,李承武无奈的笑了笑说道。
这些年虽然李承武麾下,都非常尽心尽力的帮助李承武。
但哪怕是许褚典韦这两个莽夫,都时刻保持着君臣分寸。
而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李承武是他们所有人的希望。
哪怕豁出性命,也保护的希望。
所以,他们不能也不敢和李承武交心。
因为他们怕李承武因为他们,而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
他们要的是李承武把他们当工具,必须要可以随时、毫无犹豫放弃的工具。
而他们这么做,只求李承武完成造反大业。
“按照的局势,按主公给予的那些“未来”的情报。
在现在主公已经入局的当下。
主公可先按兵不动。
按“未来”情报,等待范闲入局。
等长公主下场刺杀、等之后五竹杀死拢共。
主公再以太子对长公主的爱意为突破口。
先散布长公主与二皇子合作与北齐走私,以影响太子。
再对范闲释放好意,以此与范闲达成“合作”。
以支持与“穿越者同行”的身份,谋取范闲的信任。
只等范闲主动对上长公主时,主公适时表达支持。
无论范闲是否信任主公,在文武百官、在太子、在二皇子等人眼里。
范闲就是燕王党。
到时,破坏皇帝计划的主公,势必会因为做大引起庆帝打压。
而那时,主公再适时“隐退”。
这样以“未来情报”中范闲的性格,届时就算不完全相信主公,也势必会对主公产生信任。
而只要主公,在长公主被赶出京都的时刻,派黑冰台同时刺杀长公主、范家所有人、主公自己。
主公一可进一步加深范闲与主公的同盟。
二可以借此惊天秘闻,进一步扰乱局势。
届时,庆帝、陈萍萍等人势必怀疑是否为主公所为。
但只要此时,陈萍萍、范建“意外”得到叶轻眉之死真相;
庆帝“意外”得到狙击枪在范闲手中、范闲是叶轻眉儿子的消息。
那么一切的怀疑,都将被转移。
届时,只等庆帝对范闲出手,取回狙击枪。
那么陈萍萍、范建等人必会离心离德,并力保范闲保住狙击枪。
毕竟这杀死大宗师的手段,是他们唯一复仇的办法。
到那个时候,无论他们能否保住;
无论庆帝是否会强行收取这“威胁”;
都势必会让京都局势紧张。
而到时,再让范闲查到当年“真相”。
再适时在林婉儿郡主,意外碰到范闲的时刻。
安排死士袭杀范闲、杀死范家全家。
届时,范闲必反。
等范闲成为点燃一切导火索的时刻。
殿下立即派人将长公主暗自掳回京都。
届时,无论范闲、陈萍萍等人,是否成事杀死庆帝。
我们都可以有下一步的牌。
如若范闲等人杀死庆帝。
以之前铺设的同盟与信任,为了稳定局势,范闲必定寻求主公帮助。
届时主公只需要适时抢夺狙击枪杀死五竹。
主公便可立即以清君侧、奉天靖难的名义,调动京都守备封锁控制京都。
同时以奸逆之名,派遣大军彻底铲除整个太子、二皇子、范闲一党。
只要主公牢牢把控京都,只等北疆边军抵达京都勤王。
血洗京都的主公,便以皇四子、燕王身份登基称帝。
如若范闲等人没有功成。
庆帝必将杀死陈萍萍、五竹等范闲亲密之人。
而届时主公,只需暗地派人救出范闲一人,并因为“情谊”死保林婉儿。
再将范闲送往东夷城或北齐,并同时在派人告知大宗师四顾剑、大宗师苦荷当年真相。
届时苦荷、四顾剑必将力保范闲。
而庆帝必将杀死所有与范闲有关之人。
这个时候,主公势必会因燕王妃,而牵连范家谋反一案。
届时庆帝势必会削去主公所有兵权。
而在这将成为主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
这时主公只需要杀死长公主,并将长公主藏如东宫;
然后以需要帮助为名寻求二皇子合作,并透露这个消息。
届时,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扳倒太子机会的二皇子,必定会为保险以及为消除主公隐患,会让主公向庆帝暴露这个皇室丑闻。
而这时,主公只需要进宫,“如实”向庆帝解法此时。
庆帝必然震怒与彻查。
而只要趁此时机,舍弃死士栽赃二皇子。
届时无论太子、二皇子是否身死,都将丧失夺嫡之可能。
而在这个时刻,如果范闲回京会如何?
只等复仇的范闲与此刻暴怒的庆帝火拼时,主公杀死其他所有皇子。
届时无论谁输谁赢,主公都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如果庆帝赢了,天下除庆国将再无大宗师,庆帝必然受伤。
到时候,主公进可以燕王妃的名义,趁机暗杀庆帝,然后登基称帝。
退可以杀死燕王妃,彻底成为庆帝唯一的子嗣。
如果庆帝输了,主公可一举彻底清除所有大宗师。
主公到时候,进可为消除隐患彻底杀死范闲一党。
退,也可争取范闲支持彻底。”
听到李承武的选择后,贾诩没有任何废话,直接说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
一个充满了残忍、算计,以及阴谋的计划。
而这,只是贾诩的下策。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