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诗才之名,传遍后宫

换源:

  华宁宫。

柔才人寝宫。

“母妃,孩儿回来啦~”

李承宁脆声叫唤。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阵香风袭来。

紧接着,他的脑袋便坠入了一片柔软云朵之中。

“害呀,我这富有且慷慨的母上~”

李承宁一边窒息,一边享受。

柔才人是他的生母。

这位原著没有提及的嫔妃,是他在这世上,唯一亲近之人。

也是唯一无条件相信之人。

“宁儿,有事没有?陛下打你没有?太师呢?太师有没有责罚你…”

柔才人一边施展“怀中抱子杀”,一边急切询问。

庆帝震怒,急召李承宁一事,整个后宫都知道了。

作为李承宁生母,柔才人自然也是知晓。

护子心切。

所以甫一看到李承宁回来,顿时便扑了上来。

“呃呃呃…”

李承宁闷声挣扎。

“怎么了?”

“难道是陛下降罪,毒哑我儿?”

柔才人面现悲愤。

眼泪当时就下来了。

“窒…窒息了…娘…”

李承宁真的快被压扁头了。

柔才人一愣。

这才注意到,自己一直紧紧抱着李承宁的脑袋。

怪不得说不出话呢…

柔才人大惊,随即连忙放开。

少顷。

李承宁终于活了过来。

“宁儿,这回可知道错啦?”

“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去钓鱼!”

柔才人双手叉腰,精致的五官佯怒皱在一起。

李承宁老实巴交,乖巧点头:

“以后还去。”

闻言。

柔才人当即从“佯怒”变成了“真怒”。

“我看你是皮痒了!”

就要开始母爱の鞭挞。

“孩儿身负皇命,奉旨钓鱼!”

“有何问题!”

李承宁也是怒了。

什么档次,居然敢打我妈的儿子!

“奉旨钓鱼?”

柔才人一怔。

当即,李承宁边将殿上的事情,娓娓道来。

“宁儿还会写诗?!”

柔才人震惊。

“呵,你以为。”

李承宁冷笑。

“娘还以为,除了钓鱼,宁儿什么也不会呢~”

柔才人满脸宠溺,揉了揉李承宁的脑袋。

“那也不是,我会的还挺多的。”

李承宁悄声嘀咕道。

从小到大。

柔才人一直对他溺爱有加。

鲜少打骂。

即使偶尔生气,也只是装装样子,从不真的动手。

平常更是百依百顺。

李承宁说什么,就是什么。

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深宫之中,孤儿寡母。

柔才人没什么背景。

与外界没什么联系。

也不受庆帝恩宠。

所以心中装着的,也就这有李承宁这个儿子。

自然是百依百顺,溺爱交加。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李承宁日夜垂钓,却从不害怕家暴。

要是换了别的妈,他屁股早就裂开了。

“想不到我家宁儿,居然有如此诗才,真是太有出息了!”

“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位大诗人,为我庆国文坛扬眉吐气!”

柔才人满脸兴奋。

依旧为儿子殿上的表现而激动着。

关于仙人的部分,李承宁并没有说给她听。

不过那是用来诳庆帝的。

对于自己老妈,就没有必要了。

“娘,您先乐着,我出去了哈~”

“咦?你这才刚回来,又要去哪?”

“钓鱼。”

“又去钓鱼?!(惊恐)”

“没办法,身负皇命,不敢懈怠。”

“……(无语)”

“886。”

……

在李承宁奉命垂钓之时。

他在殿上作诗的事情,也悄悄传遍了整个后宫。

……

太后寝宫。

老太后迷瞪着眼,看着纸面上的七言诗,表情将信将疑。

“这首劝学,真是那钓圣所作?”

老太监汗流浃背。

“太后说笑了,那是四皇子……”

太后眉头一横,颐指气使道:

“哀家就乐意叫他‘钓圣’!”

“整天老四老四的,听着就不吉利!”

老太监汗流浃背*2。

“是,太后说的是…”

太后收回目光,看回诗词。

“这诗,确实写得极好。”

“只是这仙人赠诗,未免太过玄乎…”

太后皱起眉头。

“那你说,他到底是有诗才,还是没诗才?”

老太监汗流浃背*3。

“老奴不知…”

老太监连连摆手。

这种妄议皇子的事情,给他十个狗胆也不敢干。

太后沉默了好一会儿。

终究是没得出答案。

随后,随后将诗词丢到一边,兴致缺缺道:

“再看看吧…”

“若是之后再无佳作…”

“那便不过是个只知钓鱼的蠢孩子罢了。”

……

广信宫。

气氛有些微妙。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太子如同见了鬼一般,看着纸上的诗词。

这般佳作,居然是那个钓鱼佬写出来的,这他打死都不肯信!

一个十岁小孩,能写出这等诗作,连当朝太师都惊叹不已!

这样的诗作,别说是他,就连北齐大家庄墨韩都未必写得出来!

太子酸了。

他真的酸了。

一身蟒袍仿佛都变成了柠檬皮。

在他对面。

长公主亦是神情变幻。

不久之前,他们还曾议论取笑过这位四皇子。

然而没想到,打脸来得如此之快。

那位日夜垂钓,不学无术的四皇子,居然是一位诗词天才?!

长公主内心难掩震惊。

“这老四是真能装啊…”

太子脸色难看,不停转着圈圈。

与先前悠闲品茗的,完全判若两人。

片刻。

长公主‘噗嗤’一声笑出来。

“殿下莫慌。”

“这信上不是说,此诗乃仙人所赠吗?”

“又不是老四写的,殿下慌什么?”

太子一愣,随即眼睛瞪圆:“姑姑真的信啊?”

“信不信,不重要。”

长公主恢复优雅姿态,从容道:

“重要的是…”

“只要他做不出第二首像样的诗,仙人赠诗一事,自然坐实。”

“而那老四的诗才之名,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长公主冷冷笑道。

太子闻言,脸上顿时一喜:

“是喔!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还是姑姑聪明!”

长公主敷衍的笑了笑。

紧接着,太子又急吼吼问道:“那接下来怎么做?”

长公主美眸微耷,淡然品茗。

“什么都不做。”

“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