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宁殿上作诗一事,不仅传遍了后宫。
也传出了宫外。
比如林府。
比如范府。
比如叶家,秦家……
不过,也仅限于一些名门世家。
毕竟小人物,是没资格获得第一手消息的。
而那些大人物们,对于李承宁的看法,与后宫基本一致。
保持怀疑态度。
不敢信其真,也不敢言其伪。
人们安静的等待着。
等待着李承宁再次作诗,证明自己的惊世才华。
然而……
李承宁始终悠闲垂钓。
仿佛从未去过颐和殿。
仿佛从未作诗。
这可把某人给急坏了。
……
某一日。
太学院。
李承宁照例来上早课。
“四皇子吃了没~”
“四皇子饿不饿~”
“四皇子最近梦到仙人没有~?”
面对大献殷勤,与以前判若两人的老太师,李承宁也很是无语。
这段时间以来,他可快被对方烦死了。
老头儿天天搁那,追着屁股问:
‘最近有没有梦到仙人?’
‘仙人有没有新作?’
‘半成品呢?半成品有没有?’
那模样,就像是犯了du瘾似的。
一整个眼睛发绿光,急急急之急急国王。
对此。
李承宁也很无奈。
怪只怪自己当初下手太重。
老头儿食髓知味,欲罢不能。
大脑已经完全变成自己……哦不,仙人的形状了。
旋即。
李承宁翻开书本。
屏蔽掉世界的杂音。
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发呆。
就在这时。
老太师笑眯眯的凑到他面前。
“殿下,您要不要…在这睡上一觉?”
“或许这样,就能梦到仙人了…”
李承宁难以置信。
你听听,这是人话吗?!
太师您要这样说,那我可就困了昂!!
“太师,这样干睡,有点睡不着…”
李承宁不好意思,忸怩道。
“那殿下是想…”太师好奇问道。
“太师,您讲课吧。”
“您一边讲课,我一边睡,这样睡得比较香。”
李承宁憨笑道。
片刻之后。
课堂上响起朗朗读书声。
声音混浊有力,沧桑厚重。
与此同时。
还传出来一道鼾声。
略显稚嫩,起伏均匀。
……
时间悄悄流逝。
日子一天天过去。
人们终于确信,李承宁没有诗才。
因为他再也没作出第二首诗。
聚集在李承宁身上的目光,渐渐散去。
最后,还坚持相信李承宁诗才不俗的人,只剩下一个半。
一个是柔才人。
半个是老太师。
柔才人始终坚定不移,认为自己儿子天纵奇才。
只是状态低迷罢了。
老太师则是将信将疑,但也始终未曾放弃努力。
寒来暑往。
春夏秋冬。
五年时间,就此过去。
这一年。
李承宁十五岁。
世人笑其痴愚,称其‘钓鱼皇子’。
这一年。
李承宁步入宗师境。
……
重阳节至。
灯火辉煌。
皇宫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这一日,庆帝设下家宴。
是家宴,也是国宴。
太后、皇后、长公主、宜贵嫔……
太子李承乾,二皇子李承泽、三皇子李承平、四皇子李承宁……
除了守边的大皇子以外,皇室中人,尽数到场。
当然。
除了皇室以外,也不乏皇亲国戚,衮衮诸公。
一众大人物,齐聚一堂。
共庆佳节。
宴会之上,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欢庆之中。
柔妃母子如同喽啰。
无数大人物从她们身边经过,却如同没看见一般。
没有人在意这一对母子。
所谓母凭子贵。
李承宁并不贵。
他是最小的皇子,也是最没用的皇子。
甚至被世人引为笑谈。
丢尽皇家脸面。
所有的大人物,都不会向他投去哪怕一缕目光。
避之如鬼魅。
所以哪怕是在宴席之中,母子俩身边也很冷清。
对于这一切,柔才人并不在乎。
“来,宁儿,吃个猪蹄~~”
柔才人还和当年一样,那般美丽。
对李承宁也还是那样,宠溺,疼爱。
不管他是不是少年天才,亦或是废材皇子。
“娘,我是宗师了。”
李承宁笑道,握住柔才人的手。
“什么宗师不宗师的,娘不懂这些~~”
“你吃个肘子,凉了就不好吃啦!”
柔才人催促道。
“意思就是,我不苟了。”
李承宁笑道。
英朗的面容,配上那一抹笑容,如同天宫降华光,惊世夺目。
柔才人愣了一瞬。
随即温柔笑道:
“宁儿想吃狗肉吗?那东西乡下才有……”
就在这时。
“如此佳节,自当吟诗作对,才算不虚此时。”
“诸位爱卿,可有兴致,献上一首啊?”
庆帝声音响起。
席间顿时一静。
片刻。
三皇子李承平自告奋勇,‘噌’的站起。
“父皇,儿臣,儿臣有诗一首!”
“鸡鸡鸡,故人步如鸡……”
三皇子一边拎着根鸡腿,一边摇头晃脑。
这憨憨姿态,把现场众人都逗笑了。
“诶,老三你急~急~急什么~”
庆帝笑骂道。
“这吟诗作赋,可是要讲主题的!”
“值此重阳佳节,不如……”
“各位就以‘登高’为题,即兴赋诗一首!”
“诗作最好之人,朕当重重有赏!!”
此言一出。
宴席顿时沸腾起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