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嚎叫

换源:

  心如诗歌,我依旧如此作想。

人总能通过自己的思索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无论是好是坏。

……

……

……

《坟墓与闹鬼》

人们一直在说,街道末尾的房屋在闹鬼。

那座乌黑矮小的房子确实与一众的民居不同,屋主建了很高的围墙不让他者看见他的庭院。

那里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造访了。但有些时候,特别是午夜时分,那里会传出特别凄惨的尖叫声,让所有人从梦中惊醒。

屋主到底是谁?没有人见过,当然是这样了——屋主早就已经病死了。

真是荒诞。

这座都市是如此拥挤,连拿来给人埋葬的地方都不够用了。

但就这样放任人的尸体在街边腐烂未免也太不体面了。

所以他们雇佣工匠,在城市地底打造所有人的安息之地。

于是随着年岁,城市不断扩大,坟墓也就跟着越埋越深,深到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在亲人最后一次与逝者道别后,他们将背上遗体,深入公墓底层为其寻得一处安宁——这将是会持续好几天的行程,送葬者失踪的事情时有发生。

每一次的下潜就像是在盗墓,只有最老练的职业人士才能在这座地下迷宫里行走自如,忍耐那富有年代感的韵味。

这本就是一件不讨好的事。

找不到人继承屋主的遗产,故他的一生积蓄都将充公……但谁负责去把死者送进坟墓?

天啊,没什么比安排死者的后事更加麻烦的了。

官员发布公告:无论是谁,只要能把这事处理好,就把死者的遗产全部赠予他!

但那不过只是一个又黑又脏的矮房罢了,而人们印象里的地下坟墓则总是充满危险——比成年男性的大腿还粗的老鼠、贪婪且目中无人的盗墓贼、罪恶而无情的杀人犯、变态又癫狂的精神病以及被一大堆无名的尸体掩盖着的致命奥秘……似乎一切不好的,都聚集在了那里。为了这点不足以被称作财产的东西而冒生命危险走进城市墓地,就连流离失所的乞丐都倍感不值。

于是,尸体就这样被摆放在了地板上,有好心的人给它盖了层白布。

仿佛是被遗弃了一般。

终于,无处安放的灵魂跑出了躯壳,随心嘶喊,用邪恶的眼光打量眼前的世界。

一定是如此。否则无人的黑屋里何来人声?

人们都这样坚信着,也暗中暗示他者,自己死后定要埋于都市地下,即使无法知晓自己的葬身之地,即使亲人们只能在公墓大门前哀悼纪念。

能不能有一个人,打开街道末尾的庭院?

在通往公墓的通道大门前常年布满鲜花。春时的芳香,夏日的耀眼,秋时的甘甜,冬日的内敛……人们用最美好的祝福和愿景装饰它,以最洁白的大理石为门框,在白银和黄金的牌匾上刻下“神圣”二字。

啊,死亡总是充斥在人间,但只要在阳光照耀得到的地方,人们就感受不到死亡的气息。

那座房屋似乎被众人遗忘了,连同它的主人,一并被遗落在了街道末尾。

只有最尖锐刺耳的声响,才能暂时性的唤起人们对它的记忆和认知——闹鬼的房屋,乌黑矮小——又神秘又无趣的地方。

直到多年以后,那股腐烂的恶臭让那些人忍无可忍时,他们才会雇人去砍断那锁住庭院的链条,将这逝者的庭院暴露给世人。

他们惊奇的发现,这里的尸体不止一具——有腐烂的,也有未腐烂的。

正如同他们脚底下深处的大坟墓,大量堆积的无名之尸都曾活在艳阳之下,如今正掩盖着一个又一个不能为众人所知的秘密。

……

……

……

咒骂难以遏止愤怒,事实是如此的糟心。

试图用尽全力去嘶吼,最终却还是选择了沉默。

只能将其平稳地展现出来,才可以更好地深省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