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谎了

换源:

  ---

##第四章

俞晓阳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日期——5月18日,她的生日。三十二岁,事业小有成就,感情生活却一片空白。办公室里的绿植上挂着小林偷偷系上去的彩带,抽屉里塞满了同事们送的卡片和小礼物。每年如此,温馨却公式化。

手机震动起来,林小曼的名字跳出来:「生日快乐!今晚七点,香槟和帅哥已备妥,不许放鸽子!」

俞晓阳嘴角微微上扬,回复道:「什么帅哥?你又安排了相亲?」

「来了就知道!」林小曼回了个神秘的表情。

俞晓阳摇摇头,把手机放到一边。自从两周前崴脚事件后,她和程远的关系微妙地改变了。他不仅当天送她回家做了晚餐,接下来几天还天天来帮她换药、做饭,直到她能自己走路。那些夜晚,他们聊到很晚,从童年趣事到职场挫折,从最爱的电影到最痛恨的食物。程远甚至把她公寓里所有松动的水龙头和坏掉的灯泡都修好了。

但自从她脚伤痊愈后,他们的互动又回到了工作午餐和偶尔的微信聊天。俞晓阳告诉自己这样最好——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尴尬。但每当看到程远和技术部的女同事讨论问题时,她心里总会泛起一丝莫名的酸涩。

手机又震了一下,这次是程远:「生日快乐。今晚有安排吗?」

俞晓阳的心跳突然加速,手指悬在屏幕上方不知如何回复。她应该告诉他自己和林小曼有约了吗?还是...

正在犹豫,第二条消息来了:「只是想送个生日礼物,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

「谢谢!我和小曼约了晚餐,不过之前有空。」她回复道,然后立刻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再等等,说不定程远是想约她吃晚饭呢?

「五点,你们公司楼下咖啡厅?」程远提议。

「好。」俞晓阳回复完,立刻给林小曼发消息:「程远说要送我生日礼物,我五点多见他一面,七点前一定能到餐厅。」

林小曼秒回:「我就知道!他是不是喜欢你?礼物是什么?」

「就是普通同事间的礼节而已。」俞晓阳嘴硬道,却忍不住开始期待五点的会面。

---

下午四点五十分,俞晓阳已经补了两次口红,检查了三次头发。当她走进公司楼下咖啡厅时,程远已经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放着一个牛皮纸包裹的长方形物体。

“提前祝你生日快乐。“程远站起身,示意她坐下。他今天穿着深蓝色衬衫,袖口卷到手肘处,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轮廓。

“谢谢,其实不用特意...“俞晓阳的目光落在那个牛皮纸包裹上,好奇地猜测里面是什么。

程远把包裹推到她面前:“打开看看。“

俞晓阳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当看清里面的东西时,她的呼吸停滞了一秒——那是一本1936年出版的《夜航西飞》初版本,封面有些磨损但保存完好,正是她和程远第一次见面时聊到的那本冷门书籍。

“这...这不可能...“她的手指轻轻抚过书脊,几乎不敢用力,“这是绝版多年的珍本,我找了五年都没找到...“

程远微笑着看她惊喜的反应:“我在一个古董书商那里看到的,想起你说过这是你最喜欢的书。“

俞晓阳翻开扉页,发现上面有作者柏瑞尔·马卡姆的亲笔签名。她的眼眶突然湿润了:“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接受...“

“收下吧,“程远的声音异常柔和,“我知道它会有一个真正欣赏它的主人。“

俞晓阳抬头看他,发现程远正专注地望着她,眼神温柔得让她心跳漏了一拍。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这份礼物的意义远超一本珍贵的书——它代表程远记住了他们初遇时的对话,记住了她的热爱,并且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

“谢谢,“她轻声说,声音有些哽咽,“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生日礼物。“

程远笑了笑,左眼微微眯起:“不客气。你和朋友约了几点?需要我送你过去吗?“

俞晓阳看了看手表,已经五点半了。理智告诉她应该告辞去见林小曼,但心底有个声音在恳求她多留一会儿。“还早,“她听见自己说,“你要不要也点杯咖啡?“

他们聊到六点二十,当俞晓阳终于不得不离开时,程远坚持帮她叫了出租车。“代我向林小曼问好。“他关上车门前说。

出租车驶离时,俞晓阳透过后窗看到程远站在原地目送,直到转弯处才消失不见。她紧紧抱着那本书,胸口涌动着一种久违的、温暖的悸动。

---

“他喜欢你!绝对喜欢你!“林小曼用叉子指着俞晓阳,声音大得引来旁边几桌的侧目,“谁会花大价钱买绝版书送'普通朋友'啊?“

俞晓阳小口啜饮着香槟,脸上热度未退:“他只是...很细心而已。“

“得了吧,“林小曼翻了个白眼,“我认识你十年,从没见你因为一份礼物这么神魂颠倒。承认吧,你也喜欢他。“

俞晓阳没有立即否认。她想起程远修好她公寓漏水的水龙头后,额头上沾着汗珠却还微笑的样子;想起他听她讲述工作烦恼时专注的侧脸;想起今天他送书时那温柔的眼神...

“也许...有一点好感。“她终于承认,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林小曼拍手大笑:“终于承认了!我就知道!你们什么时候正式约会?“

“我们还没...“俞晓阳的话被手机铃声打断。来电显示是老家邻居王阿姨。

“晓阳啊,“王阿姨焦急的声音传来,“你妈妈突然头晕呕吐,我们送她去医院了,医生说是脑供血不足,需要观察...“

俞晓阳的手指紧紧攥住手机:“严重吗?我现在就回去。“

挂断电话,她脸色苍白地对林小曼说:“我妈住院了,我得立刻回老家。“

“这么晚了哪有车?“林小曼皱眉,“明天一早再走吧?“

“不行,万一...“俞晓阳不敢想下去。父亲早逝,母亲是她唯一的亲人。

林小曼拿出手机:“我叫车送你。“

“太远了,打车要好几小时,而且...“俞晓阳突然想到一个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程远的电话。

二十分钟后,程远的SUV停在了餐厅门口。俞晓阳匆匆上车,还没来得及说话,程远已经递给她一瓶水和一条毯子:“后座有枕头,你可以睡一会儿。告诉我医院地址。“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让俞晓阳慌乱的心突然安定下来。她输入导航地址,程远看了一眼,立刻发动车子:“三小时就能到。“

夜色中,车子驶出城市,开上高速公路。俞晓阳蜷缩在副驾驶座位上,那本《夜航西飞》紧紧抱在胸前,仿佛是一种无声的慰藉。

“会没事的。“程远轻声说,右手短暂地覆上她的手背,温暖而坚定。

俞晓阳点点头,突然意识到自己甚至没有解释就把他拉进了这场深夜长途跋涉,而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谢谢你,“她低声说,“真的...谢谢你。“

程远只是微微一笑,眼睛盯着前方的道路:“睡会儿吧,到了我叫你。“

俞晓阳闭上眼睛,却睡不着。车窗外,路灯的光晕在黑暗中连成一条流动的线,像是通往未知世界的轨迹。而此刻,她身边这个安静开车的男人,给了她一种奇妙的安心感——就像那本珍贵的书一样,意外却又恰如其分地出现在她生命中。

---

凌晨一点,他们终于到达医院。俞晓阳的母亲已经转入普通病房,医生说情况稳定,需要进一步检查。看到女儿出现,俞母又惊又喜:“这么晚你怎么回来的?这位是...“

“我朋友程远,“俞晓阳介绍道,“他开车送我来的。“

程远礼貌地问候:“阿姨好,您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就是有点头晕。“俞母打量着程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麻烦你大老远送晓阳过来,真是太感谢了。“

“应该的。“程远简短地回答。

接下来的两天,程远一直留在医院帮忙。他跑上跑下办手续,买来可口的饭菜,甚至陪俞母聊天解闷。俞晓阳看着他与母亲相谈甚欢的样子,心里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已经很久没有一个男人这样自然地融入她的生活了。

第二天晚上,医生宣布俞母可以出院回家休养。程远开车送她们回俞家老宅,又帮忙整理了屋子才告辞。

“不留下来吃晚饭吗?“俞母热情地问。

“公司还有事,我得赶回去。“程远礼貌地推辞,“阿姨您多保重身体。“

俞晓阳送他到门口,夜色中两人相对而立,一时无言。

“谢谢你,“俞晓阳最终打破沉默,“没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程远摇摇头:“朋友之间不用这么客气。“他顿了顿,“你...什么时候回城里?“

“再陪妈妈两天吧。“

“嗯,路上小心。“程远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对了,下周一项目汇报,材料我都准备好了,你不用担心。“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俞晓阳突然有种冲动想叫住他,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站在门口,直到车尾灯消失在街角。

“那个小伙子不错。“回到屋里,俞母笑眯眯地说。

俞晓阳假装没听懂:“他只是同事。“

“同事会大半夜开车三小时送你回来?会在医院陪两天?“俞母摇摇头,“晓阳,你也不小了,遇到合适的人要珍惜。“

“妈,我们真的只是...“

“你知道你爸当年怎么追我的吗?“俞母突然说,“我重感冒在家躺了一周,他每天下班绕大半个城来给我送鸡汤,然后再回家。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个男人靠得住。“

俞晓阳沉默了。父亲去世十年,母亲很少主动提起往事。她看着母亲鬓边的白发,突然意识到母亲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她的幸福。

“程远他...确实很好。“她最终轻声承认。

---

回到城里后,俞晓阳和程远的关系微妙地改变了。他们依然每天一起吃午饭,但话题变得更加私人化;微信聊天不再局限于工作和书籍,开始涉及各自的家庭、梦想和恐惧。

项目进入关键阶段,两人因一个技术方案产生了分歧。会议室里,俞晓阳坚持市场数据支持A方案,程远则认为B方案更稳妥。

“用户调研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更喜欢A方案的交互设计。“俞晓阳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

“但我们的服务器架构可能无法支撑A方案的高并发需求。“程远皱眉,“风险太大。“

“如果因为害怕风险就放弃创新,我们永远只能做跟随者!“

话一出口,俞晓阳就后悔了。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其他同事面面相觑。程远的脸色变得严肃,但他只是平静地说:“我们需要平衡创新和稳定性。“

会议不欢而散。整个下午,俞晓阳都在懊恼自己的冲动。下班前,她收到程远的消息:“天台聊聊?“

公司天台上,暮色四合,城市灯火渐次亮起。程远靠在栏杆上,背影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孤独。

“对不起,“俞晓阳走到他身边,“我不该在会议上那么激动。“

程远转过身,脸上没有丝毫不悦:“我也该道歉。我太专注于技术细节,忽略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他们相视一笑,紧张的气氛瞬间消散。程远递给她一杯热咖啡:“我重新考虑了你的建议,也许我们可以找到折中方案...“

接下来的半小时,他们热烈讨论着可能的解决方案,互相补充对方的想法。当最终方案成型时,俞晓阳忍不住赞叹:“这比我们原来的两个方案都好!“

“因为结合了我们各自的专长。“程远微笑着说,“我一直很欣赏你的市场洞察力。“

这句简单的称赞让俞晓阳心里暖洋洋的。她突然意识到,这是她第一次与一个男人在专业领域产生如此默契的共鸣——不是迁就,不是妥协,而是真正的互相激发和成就。

“程远,“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盘旋在心头许久的问题,“为什么你会去相亲?像你这样的条件,应该不缺追求者。“

程远的目光投向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沉默了片刻:“两年前,我差点结婚。“

俞晓阳的心突然沉了下去。

“她叫李媛,是我大学同学。我们交往了六年,订婚戒指都买了。“程远的声音平静,但俞晓阳能听出其中的伤痛,“然后她在婚礼前三个月去了国外进修,说想'冷静思考'。三个月后,她发邮件说决定留在国外,取消婚约。“

“我很抱歉...“俞晓阳不知该说什么。

“那之后我封闭了自己一段时间。“程远转动手中的咖啡杯,“后来张健他们看不下去,硬拉着我去相亲。'缘来是你'是第三次尝试了。“

“第一次见面时,我以为你也是被朋友逼着来的。“俞晓阳试图让气氛轻松些。

“一开始确实是。“程远笑了笑,“但和你聊天很...舒服。就像认识很久的朋友一样。“

朋友。这个词再次刺痛了俞晓阳。她想知道程远是否只把她当朋友,还是也有更多感觉。但她不敢问,害怕破坏现在这种美好的平衡。

“你呢?“程远反问,“为什么相亲?“

俞晓阳深吸一口气:“我父母婚姻很幸福,所以我对婚姻一直有美好期待。但大学时交往四年的男友劈腿我闺蜜,工作后又遇到几个不靠谱的...渐渐地,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她苦笑道,“小曼说我'既渴望爱情又害怕受伤',大概就是这样。“

“你不理想主义,“程远轻声说,“只是还没遇到值得信任的人。“

他的眼神如此温柔,俞晓阳几乎要沉溺其中。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有那么一瞬间,她以为程远会伸手替她拨开脸上的头发。但他只是看了看手表:“不早了,该回去了。“

下楼时,程远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屏幕,表情突然变得复杂。

“怎么了?“俞晓阳问。

“没什么,“程远迅速收起手机,“张健约周末打球。“

但俞晓阳分明看到了来电显示上的名字——李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