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实现梦想
赵扩强忍着怒火,将那封密信递给了身旁的汪德臣,“爱卿,你怎么看?”汪德臣接过信,仔细阅读后,眉头紧锁,“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轻举妄动。当务之急,是先查清这封信的真伪,以及幕后之人究竟是谁。”赵扩点头同意,他深知此刻不能自乱阵脚,必须冷静应对。在汪德臣和李婉儿的巧妙安排下,他们放出假消息,引蛇出洞,最终将潜伏在宫中的内奸一网打尽。原来,这名内奸是元朝安插在宫中的细作,此次密谋造反,意图里应外合,一举推翻赵扩的统治。
叛乱被平息后,赵扩并没有掉以轻心,他深知元朝军队实力强大,不可硬碰硬。他与汪德臣等人商议后,决定改变策略,采取迂回战术,绕道元朝军队的后方,进行突袭。赵扩亲自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由常遇春率领,秘密出发,目标直指元朝军队的粮草辎重所在。
常遇春不负赵扩的期望,率领精兵强将,犹如一把尖刀,直插元朝军队的心脏。他们日夜兼程,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抵达了元朝军队的粮草重地。此时,元军将士毫无防备,沉浸在睡梦之中,哪里料到会有敌军突袭。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粮草堆被付之一炬,浓烟滚滚,惨叫声、厮杀声响彻山谷。常遇春身先士卒,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元军被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纷纷溃败。
捷报传回,赵扩龙颜大悦,他深知此战的胜利,极大地打击了元朝军队的士气,也为他们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此时,远在南方的刘福通也传来喜讯,他率领的红巾军势如破竹,连克数城,一路北上,直逼元朝首都。赵扩当即下令,全军出击,与刘福通会师,共同攻打元朝首都。两军胜利会师,声势浩大,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元大都。
元大都城墙巍峨,城楼上,残破的元朝旗帜在寒风中无力地飘扬。城内,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萧条冷清,百姓们闭门不出,惶恐不安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城外,赵扩身披战甲,骑着高头大马,望着这座即将被他征服的城市,心中感慨万千。回首过往,从一个普通的穿越者,到如今即将成为一国之君,他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最终,他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走到了今天。
“陛下,我们胜利了!”刘福通满面风尘,激动地向赵扩禀报道,“元朝皇帝已经弃城而逃,元大都的守军也已放下武器投降!”
赵扩微微点头,脸上却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喜悦,他翻身下马,对身边的汪德臣说道:“德臣,传令下去,大军进城之后,严明军纪,不得扰民,违令者,斩!”
“是,陛下!”汪德臣躬身领命,随即转身去传达赵扩的命令。
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元大都,城内的百姓战战兢兢地躲在街角,看着这些如狼似虎的士兵,生怕他们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些士兵纪律严明,并没有对他们有任何的侵犯,反而还帮助他们维持秩序,这让百姓们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几日后,赵扩在元大都的皇宫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大明”。金銮殿上,身着龙袍的赵扩显得格外威严,他环视着下方前来朝贺的文武百官,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朕今日登基,承蒙各位爱卿拥戴,朕心甚慰。”赵扩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大明初立,百废待兴,朕希望各位爱卿能够齐心协力,辅佐朕治理好这个国家,让大明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文武百官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赵扩满意地点点头,随后,他当众宣布册封汪德臣为丞相,李婉儿为皇后,并对其他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
登基大典的喜庆气氛还未完全散去,一封来自陈友谅的降表便送到了赵扩的案前。陈友谅在信中表示,愿意率领麾下兵马归顺大明,为新朝效力。赵扩看完降表,沉吟片刻,对一旁的汪德臣说道:“德臣,你怎么看?”
汪德臣躬身答道:“陛下,陈友谅此人虽反复无常,但如今大势已去,他选择投降也是明智之举。臣以为,陛下可接受他的投降,但需将其兵马打散收编,以免日后生出变故。”
赵扩点头道:“德臣所言甚是。”随即,他提笔在降表上批示,同意陈友谅的投降请求,并派使者前往陈友谅军中,宣布了他的任命——封陈友谅为“怀化将军”,负责镇守西南边陲。
安排好一切后,赵扩将目光投向了窗外。他知道,建立新的王朝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治理这个国家,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他知道,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外族虎视眈眈,边境战火不断……
“陛下,您在想什么?”李婉儿端着一杯清茶走到赵扩身边,柔声问道。
赵扩接过茶杯,轻呷一口,说道:“朕在想,如何才能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何才能让这个国家长治久安。”
李婉儿握住赵扩的手,说道:“陛下心怀天下,百姓定能感受到您的仁爱之心。我相信,在大明的治理下,百姓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赵扩看着李婉儿温柔的眼眸,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并不孤单,因为他有贤明的皇后,有忠诚的臣子,更有千千万万渴望和平与幸福的百姓。他相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开创一个盛世王朝!
然而,就在赵扩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宫中的宁静,也为大明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