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秘录

换源:

  金戈铁马,烽火连天。赵扩率领着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逼近了蒙古本部。蒙古军队节节败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哪里还有半分昔日的威风?

大军继续北上,一路追击残敌。这天,赵扩下令军队在一处山谷休整。

山谷深处,有一座早已破败不堪的寺庙。赵扩信步走到寺庙前,只见寺庙的大门早已坍塌,院子里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

赵扩走进寺庙,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鼻而来。他环顾四周,只见寺庙内空空荡荡,只有几尊残破的佛像,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赵扩走到一尊佛像前,伸手轻轻拂去佛像身上的灰尘。突然,他的手指触碰到一个硬物。赵扩心中一动,连忙用手拨开佛像底座的乱草,只见一本古旧的书籍,静静地躺在那里。

赵扩小心翼翼地拿起书籍,轻轻地吹去上面的灰尘。只见书籍的封面上,写着四个古朴的篆字:“元史秘录”。

赵扩心中一动,难道这是一本记载着元朝历史的书籍?他连忙翻开书籍,只见书籍的纸张已经泛黄,但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赵扩仔细阅读起来,只见书籍上记载着一些关于元朝历史的秘闻,其中很多内容,都是他闻所未闻的。

赵扩对这本古籍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回到营帐后,再仔细研读。

赵扩回到营帐,立即命人取来烛台,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本《元史秘录》。烛光摇曳,映照着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也映照着赵扩专注的神情。

“陛下在看什么奇书,如此入神?”帐外传来汪德臣的声音。

赵扩抬头,笑着说道:“先生来得正好,快来看看朕今日在一座破庙里淘到什么宝贝!”

汪德臣走进帐内,接过赵扩递来的书籍,仔细翻阅起来。“元史秘录?”汪德臣眉头微皱,“陛下可要小心,这书中内容,或许并非全然属实。”

赵扩放下手中茶杯,笑道:“先生多虑了,朕只是好奇,并非要将这书奉为圭臬。”

说罢,赵扩指着书页上的一段文字,说道:“先生请看,这里记载了忽必烈汗当年征战漠北的一段秘辛,史书上可从未提及。”

汪德臣凑近一看,只见那段文字记载着忽必烈汗在一次战役中,遭遇了神秘部落的袭击,军队损失惨重,险些全军覆没。最后,忽必烈汗不得不与神秘部落达成协议,才得以脱身。

“这段记载倒是新鲜,”汪德臣沉吟道,“史书上对忽必烈汗的漠北之战,只记载了胜利的结果,却从未提及过这场败仗。”

赵扩点头道:“是啊,若非亲眼所见,朕也不敢相信,一代天骄忽必烈,也会有如此狼狈之时。”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掩盖在胜利的光环之下。”汪德臣感叹道,“这本《元史秘录》,或许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元朝的历史。”

赵扩拿起茶杯,正欲喝茶,眼角余光却瞥见帐外闪过一道黑影。他心中一惊,放下茶杯,厉声喝道:“什么人?!”

汪德臣也被赵扩的反应吓了一跳,转头看向帐外,却什么也没看到。“陛下,怎么了?”

赵扩起身走到帐门口,掀开帘子,仔细查看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难道是朕眼花了?”他心中疑惑,但直觉告诉他,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陛下,夜深了,还是早些休息吧。”汪德臣劝说道。

赵扩点点头,正要转身回帐,却突然感到背后传来一阵寒意。他猛地回头,只见一个身穿黑衣,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的人,不知何时竟已站在了他的身后。

“你是何人?!”赵扩心中一惊,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同时握紧了腰间的佩剑。

黑衣人并未回答,只是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他声音沙哑,缓缓说道:“放下那本书,它不属于你。”

赵扩这才明白,黑衣人是为了那本《元史秘录》而来。“你是谁?为何要阻止朕看书?”

“我是这本书的守护者,”黑衣人语气冰冷,“这本书中记载的秘密,不是你能触碰的。”

赵扩对黑衣人的话半信半疑,但他天生不信邪,更不会被区区几句话吓倒。“朕乃天子,这天下还有什么是朕不能知道的?”

黑衣人轻叹一声,“你太执着了,真相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代价,你确定要看下去吗?”说罢,不等赵扩回答,便转身离去,眨眼间便消失在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赵扩看着黑衣人消失的方向,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黑衣人是谁,也不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但他心中那股好奇的火焰,却越烧越旺。“真相,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他喃喃自语,目光坚定地看向桌上的那本《元史秘录》。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