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被攻破的那一刻,守城的蒙古士兵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赵扩身先士卒,率先冲入城中,他手中的长剑仿佛死神镰刀,所过之处,敌人纷纷倒下。这一战,蒙古军队损失惨重,残部狼狈北逃。
捷报频传,赵扩的军队在汪德臣的指挥下,如同一柄尖刀,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了几座重要城池。元大都,这座曾经象征着蒙古帝国荣耀的城市,如今也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大汗,大事不好!明军攻势迅猛,我军节节败退!”一名探子慌慌张张地跑进营帐,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说道。
“废物!一群废物!”坐在上首的元顺帝脸色铁青,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都说说,该如何应对!”一名身材魁梧的蒙古将领站起身来,粗声说道。帐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依我看,不如派人去和明军议和,割地赔款,或许还能保住我大元最后一丝血脉。”另一位将领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议和?哼!你以为赵扩会同意吗?他想要的,是整个天下!”先前那名魁梧的将领怒哼一声,打断了他的话。
帐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蒙古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可行的办法。最终,元顺帝无奈地叹了口气,同意了议和的提议。
然而,当蒙古使者带着求和的国书,战战兢兢地来到赵扩面前时,却被赵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要么战,要么降,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使者灰溜溜地回到了元大都,将赵扩的回复如实禀报。元顺帝听后,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如今的赵扩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任人宰割的落魄皇子,而是一头雄踞中原的猛虎,任何胆敢阻挡他脚步的人,都将被他无情地撕碎。
后方,李婉儿正忙着组织百姓庆祝胜利。城门内外,张灯结彩,人头攒动,欢声雷动。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也歌颂着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赵扩。李婉儿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意味着百姓将迎来久违的和平,也意味着赵扩距离他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她转身回到府中,立刻开始着手安排粮草辎重,为前线的将士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此时,在距离元大都不远的一处平原上,赵扩正与蒙古军队展开激战。蒙古将领身披重甲,手持弯刀,率领着精锐骑兵,一次又一次地向赵扩的军队发起冲锋。赵扩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形势,沉着地指挥着军队抵挡着敌人的进攻。
“皇上,蒙古鞑子来势汹汹,我们是否要暂避锋芒?”一旁的将领见蒙古军队攻势凶猛,不免有些担忧。
“不必惊慌,传令下去,弓箭手准备,等我号令,立刻放箭!”赵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冷静地命令道。
蒙古骑兵越来越近,就在他们即将冲到赵扩军队面前时,赵扩猛地举起手中的长剑,大喝一声:“放箭!”
漫天的箭雨呼啸而出,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将冲锋的蒙古骑兵笼罩其中。
蒙古骑兵哀嚎着纷纷落马,原本气势汹汹的冲锋瞬间土崩瓦解。赵扩抓住时机,再次挥剑高呼:“杀!”
早已按捺不住的将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蒙古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阵形大乱,开始向后溃逃。
“穷寇莫追!传令下去,整顿队伍,准备追击!”赵扩勒住战马,目光如炬,扫视着混乱的战场。他知道,此时此刻绝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收到命令的将士们迅速整顿队伍,在赵扩的带领下,向溃逃的蒙古军队追击而去。汪德臣策马来到赵扩身边,拱手道:“皇上,蒙古军队此次败退,必然军心涣散,正是彻底消灭他们的好机会。臣建议,派一支精锐部队绕到前方设伏,定能重创敌军!”
赵扩微微点头,对汪德臣的建议表示赞同:“先生所言极是,就按你说的办!务必将这股蒙古残兵一网打尽!”
汪德臣领命而去,点齐了一支精兵强将,悄悄绕道向蒙古军队撤退的方向进发。
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疲惫不堪的蒙古军队正在仓皇撤退,全然不知危险正在逼近。他们进入了一片山谷,道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报!前方发现蒙古军队踪迹!”一名斥候飞奔而来,向汪德臣禀报。
汪德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低声喝道:“传令下去,准备战斗!”
话音刚落,震天的喊杀声从山谷两侧响起。早已埋伏在此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出,向毫无防备的蒙古军队发起了猛攻。蒙古军队顿时阵脚大乱,陷入重围之中。
“杀啊!”杀声震天,火光冲天。
蒙古军队做梦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遭到伏击,一时间死伤惨重,毫无还手之力。
这一战,赵扩的军队大获全胜,成功歼灭了蒙古军队的一支精锐部队,缴获了大量的粮草辎重。蒙古军队的主力部队在损失惨重后,不得不继续向北撤退,最终退回了蒙古本部。
赵扩率领着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逼近了蒙古本部。蒙古首领看着越来越近的赵扩军队,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