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岩盐

换源:

  在攀爬过程中,夏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的熟悉,有的却很陌生,不过让夏炎感受最深的就是竹子。

这种植物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从云南、广西等热带地区,到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地区,再到黄土高原的暖温带地区等,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可以看见竹子的身影。

在华夏文化中,竹文化可以算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岁寒三友”,还是“花中四君子”,竹子都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在夏炎看来,竹子与梅、兰、松等物对比,对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贡献力度更大。除了同样具有观赏性和被赋予独特的精神品格之外,竹子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竹子生长周期快,不仅竹笋、竹虫等可以被用来食用,而且还可以在生活中被用来当做薪柴,编织器具,制作生活在所需要的各种产品。

竹子虽好,可是此时夏炎对眼前密密麻麻的秦岭箭竹感到十分头疼,因为自己要想获得岩盐就必须要穿越眼前密集的箭竹林,爬到对面的陡峭悬崖上面,这也是最近的道路。

因为只有越过那座悬崖峭壁,他才能到达对面的一座最高的山峰上面。而那座山峰就是被夏炎称为神山的“华山”的神山。

不同于上个纪元华山的山顶上被人为建了许多建筑,此时的山顶完全是一种原始的状态,上面被厚厚地冰雪所覆盖。另外在雪线以下的地方,夏炎还看见了一大群羚牛正在陡坡上面来回奔走,寻找食物或者是盐分。

按正常动物的迁徙规律来看,羚牛会在夏季前往海拔高的地方觅食,而冬季则会前往海拔低的地方觅食,而如今已经进入树叶开始飘落的秋季,可是这里却依然聚集了这么多的羚牛,那就说明这里一定有让他们舍不得离开的原因。

断崖很陡也很高,就仿佛被人用斧子劈开一样,让人仰视且心生畏惧。

而且由于山上的冰雪融化,还产生了许多的水流,在断崖上面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型瀑布,就犹如水帘洞一样,使得整个断崖的表面都十分湿滑,且上面还长满了各种苔藓和蕨类植物,让人难以攀登。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夏炎在仔细观察,思考能够攀爬到陡崖上面的方法的时候,也发现了许多在阳光下散发着金色光芒的猴子。夏炎猜测这些猴子应该就是属于秦岭山区的金丝猴,它们非常灵巧的在断崖上面利用各种藤蔓不断的跳跃嬉戏,这也给夏炎带来了灵感。

利用藤蔓再加上自己准备的绳索等登山器具,完全可以冒险一试。

经过长时间的艰难攀爬,夏炎终于站在了华山之巅。他脚踩着冰雪,气喘吁吁地俯瞰着山的那一边,心中充满了期待。

眼前的景象正如他之前所预料的那样。

山的那边不再是山,而是一片连绵不绝的低矮黄色山岭,宛如大片黄色云一样层层叠叠的向北方延展,慢慢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与他身后的翠绿山峦形成鲜明对比,这片黄色山岭的表面植被已经开始变得枯黄。

夏炎的目光由远及近,逐渐落在了那片黄色山岭和他所站立的山脉之间的区域。这里是一个巨大的长条形宽广平原,宛如大地的一条黄绿色的腰带。平原的中间被各种沼泽和湖泊所占据,它们像是镶嵌在黄绿色地毯上的宝石,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在这片平原的中央,有一条异常宽阔且弯曲的河流,宛如一条玉带,自西向东静静地流淌。河水清澈如镜,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粼粼的波光。河流两岸的草色虽然已经枯黄,但仍夹杂着一些翠绿,仿佛是大自然最后的一抹生机。

视线继续拉近,他发现在离他最近的平原边缘有一些黑点在原野上缓缓移动。这些黑点很可能就是来自草原地区的野驴、野马等正在悠闲地吃草。

根据夏炎的记忆,他现在所处的地方位于秦岭诸多山峰中的一个,而远处山峰下面的那一大片原野很可能就是就是古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渭河平原。渭河平原再往北部那一片连绵起伏的黄色山岭则是黄土高原。不过此时的黄土高原上由于没有人类的开荒种地,所以上面的草木十分茂盛,虽然已经进入秋季草木开始枯黄,但夏炎依然可感觉到里面孕育了无限的勃勃生机。

万万想不到在若干年后,这一片生机勃勃的山岭居然会变成地理书本中描述的那样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秦岭自古以来就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它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具有极其深远且重要的意义。它是由东西走向的一系列巨大山脉所组成,横贯我国中部地区,在我国地理上具有极其特殊的地理意义,所以夏炎对秦岭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冬季它以其高大的身躯,独自阻挡北方寒冷空气南下的步伐,使我国秦岭以南的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可以保持在0℃以上,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保护作用。

秦岭的形成是因为它位于受地壳运动影响而成的断层地带。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秦岭底层的山体,循着断层缓缓上升,所以这才有了被保护在地下深处的夏炎,随着秦岭的上升逐渐被抬升到地表以上的结果。然后由于内部石灰岩被地下水溶蚀,外部岩石被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从而使夏炎慢慢逐渐暴露在空气之中,从而最终出现在这个新的纪元。

登上高峰看着秦岭以北那美丽而又壮观的景色,让夏炎看的是如痴如醉。

不过他并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再加上时间有限,所以夏炎只是在短暂休整以后,就继续前往羚牛聚集的那一面山崖,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岩盐。

由于事先已经锁定了目标,所以夏炎很快就到达了羚牛聚集的位置。

在这里夏炎很快就注意到一些羚牛尤其喜欢舔舐一些灰白色的石头。甚至还有些羚牛会因为争取这些石头而发生争斗,这一幕让夏炎非常兴奋,能够让羚牛冒着被摔伤的巨大风险爬上去舔舐和争抢的石头,想必里面会有着自己所迫切需要的岩盐。

正常情况下岩盐一般会出现在由封闭的湖泊,沙滩和海洋干涸引起的大量沉积蒸发岩矿物中,一般而言岩盐矿出现的位置海拔都较低。但是由于地壳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岩层也会因地壳运动而不断抬升,这就会导致那些埋藏在地下深处的岩盐会随地壳运动而抬升出来。但是由于岩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而氯化钠具有易溶于水的特点,所以在地表之上,海拔高的地方要想找到岩盐一般都比较困难。

但是在一些山脉的断层地带由于积水较少,所以会偶尔留存一些狭长的岩盐层,而这也正是地球上为何会出现那些擅长在悬崖峭壁上寻找盐分的动物出现的原因,如羚牛、岩羊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