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盐的美味食物让每一个原始人都无比兴奋和开心,可是对于夏炎而言这样的饮食方式却是那样的寡淡。
他无比怀念上个纪元的各种美食。虽然那些美食中很可能藏有各种各样的科技与狠活,可是却能给自己的味蕾带来极其巨大的享受。
除了缺少调料外,华夏族的食物烹饪方式也十分简单,只有烤肉和用竹筒煮肉两种方式。
由于烤肉会在烧烤的过程中损失大量的脂肪和热量,而且也无法做到像煮的肉那样软糯易于消化,所以夏炎指示黒木尽量用竹筒煮肉的方法来制作食物。
不过可惜的是用竹筒煮肉的方法,一次能够烹煮的食物数量十分有限,而且也十分耗费时间和燃料。
夏炎于是就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那就是能够大量煮肉的方法。
可是以目前的条件,夏炎也没有能力能够制造出铁锅来。
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先制作出陶锅来解决食物的烹煮问题。
烧烤虽好,可也耐不住天天造啊!
陶器毫无疑问是一个文明是否存在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无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陶器在早期人类文明发展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烧制陶器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复杂,只需要把握好两个技术关键即可,其一是泥土、其二则是火。
从女娲造人用泥土捏制出人类的模样那一刻开始,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与泥土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地球上所有花草树木,都因有泥土而生存,人类同样也不例外。
其实我们地表的绝大多数土壤,再经过淘洗、沉淀和发酵之后,其实都可以用来当做制作陶器的黏土。
当然如果恰巧你的身边有高岭土,球粘土等质地细腻,纯净度高的粘土,就会省去很多的麻烦。
夏炎依稀记得,他所在的上个纪元农村地区的80、90后农村小朋友们,普遍都有爱玩泥巴的习惯。其中夏炎最爱的就是在一处干涸的堰堤底部寻找一种黄色的黏性土壤,来捏制出各种各样自己想象中的坦克、飞机、大炮等泥质玩具,将其风化晒干之后,放进家里做饭的火塘里面烘烤,有时候也会得到非常坚固的泥质玩具。而这种黄色土壤如今夏炎才明白叫做黄胶泥,是一种非常适合制作陶器的天然黏土。一般深埋于地下三四米处,它比地表的泥巴有韧性,容易成型,阴干后也很少有裂缝出现,干透了不仅质地硬,烧制成陶器之后具有色彩自然、美观的特点。当然除了黄胶泥外,我国其他地方也还有红胶泥等很多类似的土壤。
无论是黄胶泥还是红胶泥,在我国华夏地区都分布十分广泛,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都被埋藏在地下有一定深度的地方。因此如今夏炎要想找到黄胶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处干涸的河堤或者堰、湖的堤坝,在这些堤坝的底部或许会有黄胶泥的存在。
于是第二天一早,夏炎就带人沿着山谷中的河堤,四处寻找细腻纯净的粘土,由于河床会不断下切,所以在河床的底部很容易就能够找到那些原本位于地下深处的黄胶泥。
果然夏炎很快就在一片河堤上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黄胶泥。
有了适合制作陶器的黄胶泥,那么就可以开始制作陶器的第一步制作陶泥,首先就要是对黄胶泥进行淘洗,去除里面沙粒和杂质,然后再用清水浸泡并发酵沉淀。
第二步等到黄胶泥制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对陶泥进行拉胚塑型,制作出自己所需要烧制陶器的具体形态。拉胚塑型早期普遍都是用手工进行捏制,不过很显然手工捏制的效率太低,也不够美观,更关键的是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所以后来人们就发明了陶轮,而所谓陶轮则是一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其动力可以是人力转动,也可以是流水等。
因此在教会人们拉胚塑型之前,夏炎还需要首先教会人们制作能够用人力旋转的陶轮。
最简单的原始陶轮就是找到一个圆形木板或者石块,(也可以制作一个圆形的泥板,用火烧硬之后即可)。将一根木棍固定在圆形木板的正中央,使其连为一体,形成一个“T”形。然后在地上制作一个支架,使其能竖立,且能转动即可。当然也可以在“T”的下方装上几枚叶片,将其防御流水上面,从而利用水流的冲击产生让陶轮旋转的动力。
虽然用泥条盘筑法也可以制作圆形的陶器,但那样的效率实在太低,而且也更考验人们的技术。
制作陶轮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可是夏炎要让人们明白会制作和使用工具的重要性。
塑型阶段,只需要将揉好的泥团放在陶轮上,让泥团在陶轮轮上旋转。当陶轮旋转的时候,就可以用手慢慢滴将泥团拉长,使其逐渐变成所需要的形状。这一步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初学者可以先练习制作简单的形状,如圆柱体、球体等。同时在拉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力度和速度,避免陶坯变形或破裂。
拉胚塑型是制作陶器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不过夏风当前最需要是一个陶锅、陶碗等基本生活器具,而且还是试验性质,所以自然对自己制作的陶锅在美观上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不过夏炎并不是一个人制作陶器,而是带领所有人一同制作,因为他同样也要将制作陶器的方法传授给自己的族人。
在教众人制作陶器的过程中,夏炎也在细心观察,希望能够找到像红叶一样具有天赋的人,来对其重点培养。
不过让夏炎没有想到的是,对于用泥土捏制成各种器物的方法,一些原始人居然比他这从上个纪元穿越过来的人还更要精通。因为夏炎对于制作陶器只有理论知识,却没有实践,但是对于原始人而言,由于他们从小就缺乏玩具,且还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不用上补习班,所以一些人就会在地上爬之后就开始了他们玩泥巴的漫长生涯,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慢慢地用各种泥巴捏制出不同的造型。
因此人们很容易的就按照夏炎的要求制造出了许多精致的陶锅、陶碗和陶盆等器物的泥胚,甚至很多人制作的泥胚比夏炎制作的还要更加精致和美观。这让夏炎不得不连连感叹原始人的超强动手能力。
尤其是其中一个名字叫做阿土的男人,虽然他因在打猎的过程中受了伤,摔断了一条腿,可是他制作的泥胚却最为精致,不仅泥胚的胎壁厚薄均匀,而且还十分圆润光滑,并且他还十分用心在上面刻上了一些简单的图画。
很显然阿土就是夏炎所需要的具有制陶天赋的专业人才。
制作好陶胚之后的下一步工作就将陶胚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一段时间,任其自然阴干,不可在烈日下暴晒。
阴干一般需要3-5天的时间,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夏炎还可以来研究陶器制作的第二个关键那就是制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