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命就是人的光,向光而行,生命不止

换源:

  在亲戚们的帮助下,林建军重新搬家,在一个非常大的院子里租了一间平房,这个院子东至西大概有四五十米长,院里只有一排平房,租房的大部分都是外来的打工人员。批发部已经由林其文接手,林喜乐因为太小,林建军和李月娥又没有能力照顾,还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一个月后,李月娥出院,脑干出血导致瘫痪,如果不是送医院及时,根本没有时间抢救,医生预测她只有三五年可活。林建军每天照顾着妻子,还要做饭、洗衣服等一系列家务,全家重担全部压到了他的肩头,这时林建军反而从失明的失落中走了出来,默默接受着糟糕的人生,他又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

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照料,在林建军的搀扶下,李月娥终于可以站起来做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而院子就变成了她的锻炼基地。

“走不动了,回去休息会儿吧。”

走到家门口,李月娥对着林建军说道,因为神经受到伤害,导致半身不遂,面部神经亦是受到影响,她说话咬字不清,一般人根本听不懂她想表达的意思,只有每天一起生活的林建军可以清楚判断她说的每一句话。

虽然知道妻子已经疲惫,林建军还是笑着鼓励说:

“再走两圈吧,医生说康复锻炼不能停,而且必须得加强锻炼。”

李月娥咬咬牙,掉头继续向院中走了出去,她的右侧神经麻木,右腿毫无知觉,几乎是在林建军的拉扯中前行,走路对于连站都站不稳的她来说,难度太大了,如果不是林建军搀扶,她的每一步都可能会随时跌倒。

长达两年的锻炼,李月娥康复了很多,可以拄着拐棍自己在院中行走,偶尔也会去邻居家坐一坐、聊聊天,这时的她依然嘴歪眼斜,说话咬字不清,但基本已经不影响与人们正常交流。

李月娥的毅力得到了周围所有邻居的认可,人们都感叹李月娥的毅力和林建军的乐观,但是没人知道,李月娥之所以坚持,是因为她还有太多的牵挂,只想努力的活下去。

虽然李月娥已经不需要林建军搀扶,但是每当两个人站在一起的时候,林建军还是会伸出手轻轻地拉着李月娥的胳膊,防止她跌倒。

“咱俩这才般配了,谁也离不开谁,你离开我哪也去不了,我离开你哪也走不了。”

李月娥哈哈的笑着说道,林建军也是笑着回复:

“一切都是命,都是上天的安排,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腿,这就是命运的神奇。”

林建军和李月娥乐观的心态也影响着全家人,生活中相互鼓励,即使生活再糟糕,快乐的笑声依然能在家中每天响起。

春去秋来,李月娥一直在坚持锻炼身体,却依旧躲不过病痛的折磨,身体时好时坏。

再一次瘫倒在床上,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李月娥看着挤满卧室的亲人,倔强的说道:

“这次说什么我也不去医院了,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能活下来都是运气,医生说过我就能活三五年,现在已经过了三年,我也活够了。”

林建军坐在李月娥旁边,无奈的对张玫瑰说:

“开始只是身体虚弱走不动,前段时间站都站不起来了,我就让去医院检查,她说什么也不去,我也没办法强行把她绑去医院,到了昨天突然就一下也动不了了,今天连饭都不吃了,说要绝食等死呢,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给你们打电话,让你们过来劝一下,哪怕抬也得抬去医院,孩子舅舅们我也通知了,下午应该就能过来。”

看着李月娥倔强的眼神,张玫瑰心疼的说:

“咱们去医院检查一下,看医院怎么说,能治咱们就治,不能治谁也没办法,你也得为几个孩子考虑一下。”

林其文也说道:

“你现在说话还挺正常,那就是没事,去医院检查一下到底怎么回事,咱们心里也有底,死都不怕,去医院有什么好怕的!”

任谁劝解都没用,李月娥绝食就是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她不想继续连累家人,害怕花钱,不想因为自己还得让家里到处借钱看病,一个人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等孩子的舅舅们来了再说吧。”

林建军无奈的叹了口气,他又何尝不理解妻子的想法,只是不想放弃,也不能放弃。

下午,林高兴的四个舅舅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听完林建军的讲述,看着李月娥的样子,暴躁的四弟直接就要抬着她去医院,在所有人的坚持和劝说下,李月娥最终同意去医院检查。

一阵忙碌过后,住院化验检查结果出来,人们都松了一口气,原来只是血钾过低导致的身体酸软无力,李月娥也尴尬的笑了,还好只是虚惊一场,没人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

在医院调理了一个星期,李月娥就可以重新站起来了,林建军笑着打趣道:

“这不啥事也没有吗?把你吓的还要自己寻死。”

李月娥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坦然说道:

“那时候真不怕死,就想着自己死了也就算了,不用连累别人,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几个孩子,但是不放心又能怎么样,我这个样子不连累他们就不错了,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有你和他们爷爷奶奶照顾,我也放心。”

“那能一样吗?你死了自己是没什么事了,但是孩子们没有妈就不一样了,身心肯定会受到伤害,别看咱俩一个瘫子一个瞎子,只要还活着,这个家就是完整的,孩子们就有一个完整的童年,咱们现在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努力的活着,开开心心的不要给别人找麻烦,你以后最少半年来医院检查一次,把自己身体养好了就是给孩子们最大的帮助。”

李月娥“嗯”了一声,她也认同了林建军的观点,每天更加努力的坚持锻炼,只为了不变成孩子们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