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长安,朱雀大街的槐花香里混着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苏挽月掀开车帘,望着街边倒伏的菜摊和捂着口鼻奔逃的百姓,眉峰微蹙——这是她离开漠北的第七日,沿途州县已传来七起“见月即亡“的怪病,患者皆在月圆夜口吐黑血而亡,仵作验尸时发现他们体内竟凝着细小的冰晶。
“将军,“春杏掀开棉帘,捧着个锦盒,“陛下让您直接去含元殿,说...说有要紧事。“
苏挽月将车停在承露殿外,望着檐角悬挂的青铜灯树。灯油泛着幽蓝的光,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她刚跨进殿门,便听见皇帝的声音从龙案后传来:“月儿,你看看这个。“
御案上摆着半块羊脂玉珏,与她颈间的“日月重光“玉佩严丝合缝。玉珏内侧刻着八个小字:“双玉合璧,星陨夜明“。苏挽月的指尖刚触到玉面,腕间的金红光泽突然大盛,竟将玉珏映得透亮,露出背面的刻痕——“沈氏私印“。
“这是今早从司礼监的暗格里搜出来的。“皇帝的声音沉得像铅块,“昨夜司礼监掌印太监暴毙,临终前说'沈夫人的月亮要圆了'。“
苏挽月的瞳孔骤缩。她想起漠北地宫里那个戴檀木佛珠的男子,想起他临终前说的“长安的月亮更冷“。此刻玉珏上的“沈氏私印“,终于将二十年的阴谋串成了一条线——沈氏从未离开长安,她一直在暗处编织着更大的网。
“陛下,“她将玉珏推回案上,“这是沈氏的局。她当年调包婴儿,偷走虎符和遗诏,为的就是今天。“
皇帝突然抓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锦缎传来:“月儿,你可知这玉珏为何会在司礼监?二十年前,你母妃临终前将它托付给我母妃,说'若有一日见着能合璧的玉,便将真相告诉镇北血脉'。“
苏挽月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起太后临终前的坦白,想起母亲血帕上的“日月重光“,此刻终于明白——所谓“镇北血脉“,从来不是她一人,而是皇帝与她共同的使命。
“陛下,“她轻声道,“沈氏的怪病,与漠北的冰魄草有关。我在星陨陵的地宫里见过,那草能凝人魂魄,让活人变成行尸。她要的不是权力,是...是让天下人都活在恐惧里,这样她就能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小太监的声音带着哭腔:“启禀陛下,西市又死了三个人!他们...他们都盯着月亮喊'沈夫人的月亮要吃人'!“
苏挽月的目光扫过御案上的星图——那是她从星陨陵带回的,此刻正泛着幽蓝的光。“陛下,“她指向图上“月“宿的位置,“沈氏要在今夜子时,用玉珏引动月蚀。月蚀时,冰魄草的怨气会顺着月光蔓延,长安将变成人间地狱。“
皇帝的手指重重叩在案上:“传朕旨意,禁军全城戒严,封锁所有城门!陈玄,带玄甲军去西市,将所有病人集中到承露殿!林昭,你带太医院的医正去熬解药,用...用苏爱卿的玉佩做药引!“
苏挽月摸出袖中的玉佩,玉面的金红光泽突然流转,像要挣脱束缚。“陛下,“她将玉佩放在他掌心,“这玉能引动星陨阵,或许能破冰魄草的怨气。“
皇帝握紧玉佩,目光灼灼:“月儿,你可知这玉为何叫'日月重光'?当年孝端皇后用它护住了大燕的北疆,如今...你要用它护住整个长安。“
子时三刻,西市的月光突然变得惨白。苏挽月站在承露殿的飞檐上,望着街道上东倒西歪的病人。他们的眼睛泛着青灰,嘴里念叨着“沈夫人的月亮要吃人“,指尖渗出的黑血滴在地上,竟腐蚀出一个个焦黑的洞。
“将军!“春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统领说,冰魄草的源头在西市的枯井里!“
苏挽月翻身跃下屋檐,腰间的虎符与玉佩同时发出清越的鸣响。她循着声音跑到枯井边,只见井中浮着团黑雾,黑雾里隐约能看见沈氏的脸——她的左眼蒙着黑布,右眼泛着妖异的红光。
“苏挽月!“沈氏的声音像刮过瓦砾的风,“你以为你能护住长安?当年你母妃用这玉护住了镇北王,今日我便用这玉,护住属于我的天下!“
黑雾突然暴涨,将苏挽月笼罩其中。她感觉有无数根冰针刺进皮肤,眼前浮现出二十年前的画面:沈氏举着匕首刺向孝端皇后,孝端皇后的血溅在玉珏上,发出与玉佩相同的鸣响。
“不!“苏挽月咬破舌尖,鲜血喷在玉佩上。玉面的金红光泽突然暴涨,将黑雾撕开一道裂缝。她趁机抛出玉珏,与玉佩在半空合璧——“双玉合璧,星陨夜明“的刻痕同时亮起,射出道璀璨的金光。
沈氏的尖叫刺破夜空。她的身体开始透明,像被阳光融化的冰雪:“你...你以为杀了我就能结束?真正的月亮...在漠北!在狼主的...啊!“
黑雾彻底消散时,承露殿的晨钟恰好敲响。苏挽月瘫坐在地上,望着掌心的玉佩——它的金红光泽已褪成柔和的暖玉色,像母亲温柔的微笑。
“将军!“春杏跑过来,“西市的病人都醒了!他们说...说梦见孝端皇后抱着个穿红肚兜的小娃娃,说'月儿,该回家了'。“
苏挽月抬头望向东方。晨光穿透云层,洒在长安的城墙上,将“镇北“二字的匾额照得金光闪闪。她摸了摸颈间的玉佩,又看了看手中的玉珏——原来,真正的“日月重光“,从来不是两件信物的合一,而是爱与正义的传承。
“回宫。“她站起身,“该让有些人,尝尝被月光照亮的滋味了。“
(第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