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余波还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铁锈的味道。梁云峰冲出指挥所时,远处的通信站方向已经升起浓烈的黑烟。
“封锁所有通道,准备迎敌!”
他话音刚落,一队伪装成民工的敌人从西侧林中窜出,手持冲锋枪,迅速向兵工厂方向推进。
魏和尚的声音透过扩音器断断续续响起:“通讯系统……遭到干扰……信号……中断……”
赵刚抓起桌上的手枪,对身旁战士大吼:“快去通知张大彪,让他带人守住改装车间!”
李云龙也赶了过来,手中拎着两把缴获的日式步枪:“这帮孙子,还真敢来!”
梁云峰没有废话,直接下令:“李团长,你带主力在正面挡住他们;老赵,你负责调度后勤与情报反制;我亲自带队拦截他们的核心成员。”
老吴在一旁急道:“刚才那支小队里有个戴眼镜的日本人,可能是技术专家。”
梁云峰眼神一冷:“那就别让他们活着回去。”
三分钟内,独立团便完成集结。魏和尚带着通信班紧急修复被干扰的电台,同时启动备用频道进行联络。李云龙率队从正面包抄,利用地形优势压制敌军火力。而梁云峰则亲率一支精锐小队,绕后突袭敌方指挥点。
战斗持续了四十多分钟,最终以敌方全军覆没告终。但代价也不小——兵工厂的一间关键设备库房被炸毁,几台正在调试的加密电台损毁严重。
事后清点战利品时,梁云峰在一名敌军尸体上找到了一个金属牌,上面刻着“樱花会”三个字。
“这不是普通的日军部队。”赵刚皱眉,“这是日本极右翼的秘密组织。”
老吴点头补充:“他们在国际上活跃多年,背景复杂,据说跟德国和意大利都有联系。”
梁云峰沉默良久,缓缓开口:“看来,我们面对的不只是眼前的战争,而是更大的阴谋。”
他抬头看向远方,太阳已经升起,照在残破的兵工厂上,映出一片焦土。
“我们必须加快步伐。”他说,“不能只靠装备,还要靠人。”
几天后,燕云军政学堂正式挂牌成立。
地点选在根据地边缘的一座废弃寺庙,经过战士们连夜改造,变成了临时教室、训练场和宿舍区。教官由梁云峰亲自挑选,包括李云龙、赵刚、魏和尚等人,还有一部分是从俘虏中甄别出的技术人员。
第一期招生吸引了上千人报名,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录取了一百二十名学员。他们中有出身贫苦的年轻战士,也有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甚至还有几名女学生坚持要参训。
开课第一天,梁云峰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语气坚定:
“你们不是来混日子的,是要成为未来的将领。”
课堂气氛热烈,尤其是战术模拟课,采用红蓝对抗加沙盘推演的方式,让学员们仿佛置身战场。赵刚的政治课更是别具一格,一边讲解《孙子兵法》,一边用现代网络语言解读,引得众人频频鼓掌。
“记住,打仗不光靠拳头,还得靠脑子。”李云龙在野外生存课上大声说道,“老子当年就是靠一根铁丝活下来的!”
魏和尚则在夜间开设“影子行动”特训班,教授潜伏、刺杀、伪装等技能。学员们私下称他为“和尚哥”,觉得他既神秘又酷。
然而就在一切步入正轨时,老吴再次送来一份密电码。
梁云峰破译后,脸色骤变。
电文中提及“黑龙组”与“樱花会”的联合行动,并提到一个代号:“终焉计划”。
“这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赵刚分析道,“背后有政治目的,甚至可能涉及国际势力。”
梁云峰将电文折好,放进衣袋,望向操场上的学员们。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水在脸上流淌,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斗志。
“我们要做的,不是一群兵,而是一群将!”他高声说道。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通信员飞奔而来,脸色苍白:“报告!西边发现新的敌情!”
梁云峰猛地转身,眼中寒光一闪。
他抓起桌上的枪,快步朝门外走去。
“继续训练,不要停。”他对赵刚说,“我去看看是谁送来的‘礼物’。”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枪响。
紧接着,一架小型无人机从天而降,精准落在操场上。
它尾部挂着一枚信封,上面写着一行日语:
**「歯車が回れば、運命の輪もまた止められない」**
梁云峰盯着那句话,心中警铃大作。
他伸手去拿信封时,突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