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去拿信封时,突然——一颗子弹擦着他的耳际飞过,击中无人机尾部,火星四溅。
“隐蔽!”梁云峰猛地一蹲,顺势将信封抓入怀中,同时抽出腰间驳壳枪。
远处山林间隐约传来引擎的低鸣,像是某种小型飞行器正在撤离。
魏和尚从掩体后探出头:“对方不是来送信的,是来测试我们反应的!”
赵刚也赶了过来,脸色凝重:“这帮人比想象中更专业。”
梁云峰站起身,环顾操场四周。学员们已经迅速散开,进入战备状态,训练有素的表现让他略感欣慰。
“封锁营区,排查所有进出人员。”他沉声下令,“老吴,立刻带人分析那架无人机的技术来源。”
老吴点头,转身离去。
赵刚接过信封,仔细端详日文内容,眉头越皱越紧:“这句话……和之前那封信几乎一样,只是这次用了‘歯車’这个词,翻译成中文是‘齿轮’。”
“齿轮一旦转动,命运之轮亦无法阻止。”赵刚低声念出,抬头看向梁云峰,“这不是威胁,是在宣告什么已经开始。”
梁云峰没有说话,只是盯着天边逐渐消失的小型飞行器轮廓。
他知道,战争的维度,正在发生改变。
---
夜色降临,独立团指挥部灯火通明。
梁云峰站在地图前,手中握着刚刚汇总的情报资料。李云龙坐在桌旁,叼着烟卷,眼神却异常认真。
“黑龙组、樱花会,还有这终焉计划。”李云龙吐出口中烟圈,“听上去像鬼片里的设定。”
“但他们是真实存在的。”赵刚翻开破译后的密电,“根据老吴和我们技术员的分析,这是一次跨国联合行动,目标不只是我们,而是多个抗日根据地的核心人物。”
张大彪在一旁插话:“也就是说,他们打算搞斩首?”
“不止。”梁云峰缓缓开口,“他们的目标不是杀掉几个指挥官那么简单,是要制造混乱,动摇整个抵抗体系。”
魏和尚走进来,手里拎着一个铁盒:“这是无人机残骸里找到的东西,看起来像是个微型发信器。”
梁云峰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金属装置,上面刻着一行德文字母:**Kriegsgeist-01**
“战争幽灵?”赵刚翻译过来,“听起来像是某种实验性武器。”
梁云峰心头一紧。他见过类似的设备,在现代军事演习中,某些特种部队曾使用过微型追踪与引爆系统。
“这不是单纯的宣传手段。”他说,“他们在测试我们,也在准备实战部署。”
李云龙拍了下桌子:“那咱们也不能干等着挨打,老子早就想给这群孙子点颜色看看了!”
梁云峰点头:“所以我们要主动出击。”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几个关键位置:“第一,加强外围哨岗巡逻频率;第二,对后勤补给线进行加密检查;第三,组织特训班,提升夜间作战能力。”
赵刚补充道:“还要加强对新学员的思想审查,防止敌方渗透。”
“我来负责。”魏和尚应声,“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影子行动’。”
---
深夜,西线哨岗方向突然响起密集枪声。
梁云峰第一时间赶到前线,只见几名战士正奋力压制敌人火力。对方战术极其精准,利用夜色掩护,分三路包抄而来。
“这不是普通日军。”魏和尚在掩体后观察,“他们用的是德国制式冲锋枪,战术配合也很西化。”
梁云峰咬牙:“看来‘樱花会’不仅有钱,还有靠山。”
他抓起望远镜,扫视敌军动向,很快锁定了一名指挥官模样的人。那人戴着墨镜,即便在夜晚也显得格外诡异。
“活捉他。”梁云峰低声命令,“我要亲自审问。”
战斗持续了二十多分钟,最终敌军见势不妙,迅速撤退,只留下几具尸体和一枚弹壳。
弹壳上,赫然刻着一只展翅的鹰徽。
“德国货。”李云龙捡起弹壳,“看来,这盘棋比我们想的更大。”
---
第二天清晨,燕云军政学堂内气氛紧张。
梁云峰召集全体教官与骨干学员,宣布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从今天开始,所有人不得擅自离队。”他站在讲台上,语气冷峻,“你们不是来混日子的,是要成为未来的将领。”
一名年轻学员站起来:“报告教官,我们该怎么做?”
“记住三点。”梁云峰伸出三根手指,“第一,信任你的战友;第二,怀疑你看到的一切;第三,随时准备杀人。”
台下一片沉默。
赵刚接着说道:“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敌人可能就在你身边。”
就在这时,一名通信员冲进教室,神色慌张:“报告!我们在后勤仓库发现一份假调令,企图调走部分军火。”
梁云峰眼神一寒:“终于动手了。”
他立即下令:“封锁所有仓库,暂停一切物资调动。魏和尚,你带人审讯涉事人员。”
魏和尚点头离开。
几分钟后,赵刚递给他一张纸条:“有人举报,最近几天有一名炊事员行为反常,经常深夜外出。”
梁云峰冷笑:“好啊,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
他转身对身旁警卫说:“今晚设局,放出一条假情报,就说我们要运送一批新型电台到晋察冀。”
警卫领命而去。
梁云峰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明白,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
“齿轮已经转起来了。”他喃喃自语。
这时,身后传来一声轻响。
他猛然回头,只见那名炊事员正站在门口,手中握着一把匕首,眼中透着一丝决绝。
梁云峰嘴角微微扬起:“终于等到你了。”
那人却突然笑了,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你以为抓住了我,其实我已经在你们心里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