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将奏章甩给萧何,便去找张良交谈了一下育儿经。
留侯听完君王的任性言论,仍是耐着性子问道:“陛下,你想要什么样的太子呢?”
张良的问话让刘邦一愣,脑子里将各个儿子配置都盘算了个遍,却找不到答案。
如意太娇气,刘恒还小,刘肥稳重却无根基,整体算下来,刘盈虽然不完美,但却是最适合做太子的人了。
刘邦显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理取闹,他转移话题道:“听说令嫒与太子年龄相仿?”
张良笑容一下子皲裂在脸上,仿佛风一吹就会碎掉一地,他摸着手中的茶杯不说话,用行动表达出不满。
这番举动倒是让刘邦出奇。
刘盈生得俊秀,又地位高贵,按理来说应该挺招人喜欢的。
“不过问问,子房生气了?”刘邦凑上前打量张良脸色,稀奇道:“虽说太子不争气,但品格相貌都不错,哪里配不上侯门贵女呢?”
张良不愿意将女儿已经外向的家丑告诉刘邦,只得托辞道:“家里独这一个女儿,向来惯坏了,若是入深宫怕是不知礼数,冒犯了太子。”
这便是睁眼说瞎话,张家本为韩国贵族,水氏也是世家女,刘邦才不信他们的女儿会生养得不知礼数。
不过结亲这事不过一时心血来潮,若是张良不愿意也就算了,毕竟刘邦想要拉拢而不是结怨。
因此他并不直接揭穿张良托辞,自然转移话题道:“子房,你觉得太子的预想成功可能性大吗?”
“臣觉得有九分成算。”张良暗松一口气,庆幸君王不计较自己刚才态度的无礼,他看着刘邦继续道:“陛下只觉得世家阻力大,却忘了久经战乱,常年迁移,就算是世家近些年联系也被迫中断,势力大为衰退,正处于修养生息的阶段。”
总而言之,就是六国贵族经历战乱损耗,势力大不如从前了。
“新贵虽众多,但实权者少数,且都是同陛下一起出来的,对陛下颇为敬重,想来不会违逆圣意。”张良继续分析道,沛县集团深刻知道自己权力的来源,因此对刘邦的权力很是拥护。
“吕家在军队势大,樊哙将军也是太子姻亲,只要这几位带头支持,想来太子的谋算并不会落空。”
太子的舅家势力盘踞复杂,在军队势力颇大,因此改革上吕家为了维护刘盈的权威,也会替他上下奔走疏通的。
刘邦思忖片刻,叹道:“朕竟以为他不过是空有一腔热血,没想到天时地利人和竟然都站在竖子那一边。”
“这是大汉的福祉,也是陛下的福祉。”张良笑道,宽慰道:“太子谋定而后动,正是雄主之风。”
“子房老实地过份,这么早投诚不怕朕怪罪吗?”刘邦开始了玩笑话,看着张良面不改色不由撇嘴,实在是子房太过无趣了。
张良内心丝毫不慌,不紧不慢找补道:“臣不过替陛下高兴罢了。”
这话如果刘邦年轻十岁,张良绝不会说出来,毕竟历史为鉴,多少父子反目成仇。但现在不一样,刘邦已老了,没什么比后继有人更让人欣慰了。
刘邦对张良的回答很满意,又蹭了几杯茶后就回宫了。
已是冬初,看着河堤干枯的苇草,刘盈决心整个大活。
汉初文书记载仍以竹简为主,繁重不说,刻写也十分费力;贵族用绢帛虽轻薄,但造价十分昂贵,显然也难以普及。
刘盈重生之后用过纸,他清楚地认识到它作为书写工具的优越性,既轻便又便宜。
因此他曾经认真了解过造纸的过程,甚至亲自去作坊里尝试过,对造纸的流程很清楚。
这件事很重要,刘盈直接让人把张辟疆找过来。
张辟疆压根没想到太子会传召自己,赶紧换上朝服觐见。
“孤有个事情需要辟疆的帮忙。”刘盈并没有卖关子,开口就说了叫张辟疆的目的。
张辟疆愣了一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太子不叫吕氏兄弟,仍下意识挺直了脊背道:“请殿下下令。”
刘盈很欣赏他从容不迫的性格,便掏出了造纸流程的绢布递给了他。
“孤想造此物,你去替我选址建个作坊,预算直接去少府提取及可。”刘盈安排道。
张辟疆虽不清楚这是何物,但是太子吩咐不敢不看重,接过任务就马不停蹄地去办了。
刘邦那边又听说刘盈这段时间大量购买苇草和麦草,不由对这用途感到好奇。
“太子让人购买苇草做什么?”
“臣想造纸,需要这些草类纤维做材料。”
“纸?”刘邦咀嚼着这个陌生的名词,这玩意又是什么稀罕物?
“纸是一种书写工具,用来记载文字,它要比竹简轻便,又比绢布价格低廉。”刘盈解释道,随后简单说了下造纸大概的流程。
刘邦又被儿子惊到了,平平无奇的苇草可以变成纸张,那将大大改变世人的求学门槛和书写习惯,这无疑于是场文化界的变革。
他突然意识到刘盈的野心,原来从建议收集全国书籍建立图书馆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已经在替今日埋线了。
刘邦沉默了,他望着儿子洞察的目光,问道:“苇草造纸工期几何?”
刘盈预估一下,说道:“大概一个多月,现在材料很多,主要是前期流程不熟悉,工匠需要时间摸索。”
刘邦矜持地表示知道了,心里却掀起了巨浪,这个时间属实不长,而且听刘盈口风,后期速度还会提升。
哪怕刘邦不喜读书,也知道文化界要地震了。
一个月不到,造纸坊已经出了几批量纸,但大家毕竟都是第一次上手,质量并不符合预期。
张辟疆没有辜负刘盈的信任,亲自在前线盯着流程,及时传达着刘盈的意见与要求,在反复实验之后,纸张的质量终于稳定了下来。
不仅厚度适中,且书写顺畅不沁墨,几乎和后代的宣纸无异!
刘盈试用之后很满意,立刻让少府发放了奖金,在金钱的魅力下,这些工人的效率进一步加快了。
刘邦听说了纸张成功了,带着满朝文武突击去了造纸坊。
造纸厂里,工人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在造纸的第一道工序处,成捆的苇草被投入到巨大的泥缸中,一批专人负责搅拌,接着另一批人进行蒸煮,经过这几道处理,大量苇草奇异变成了乳白色的浆液。
然后工人们操作着工具将纸浆均匀地涂抹在模具上,迅速铺开成薄薄的一层。随着压榨脱水后,纸页逐渐成型变得干燥而平整。
刘邦等人看着一摞摞洁白的纸张被晾在竹杆上,阳光洒在纸张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只一眼就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
刘盈早早命人裁好适宜大小的纸张,对刘邦道:“请陛下试纸。”
刘邦回神过来,不迭道:“好,好,好。”
其他大人也没拉下,每人都分到了纸张。
张良看着这成品满目震撼,随之而来的是期待与赞叹,这位弟子总是能带给他人惊喜。
作为集团里少数高知识水平的人,他对纸张的重要性是最敏感的。
别看这些纸张平平无奇,未来能给大汉的文教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萧何拿着纸已经迫不及待地研磨试写起来,果然行笔流畅,书写便利。
叔孙通更是喜不自胜,恨不得马上用上新纸去编书著作了。
刘邦摸着顺滑的纸,平整又柔软,更可贵的是纸张坚韧折而不碎,不用多言,就知道它比竹简好用地多。
他忍不住夸道:“这真是个书写利器。”
听到顶头上司开头,底下官员没一个没眼色的,纷纷吹起了刘邦教子有方的彩虹屁,搞得刘盈脸腾地红了起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