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站在草料场边,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些所谓的精锐禁军,演练的阵法花里胡哨,却毫无实战价值。在他这个现代人看来,冷兵器时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两样:士兵的体能和纪律。至于那些复杂的阵法,会几个基本的方阵、圆阵就够了。训练队列都比这些花架子有用得多。
什么时候,御马监的禁卫军变得和大汉将军一样,只会摆造型了?朱由检皱着眉头问道。更让他恼火的是,这些士兵连花架子都摆不好。阵列歪歪扭扭,脚步声杂乱无章。在他听来,这还不如军训一个月的大学生走得整齐。
测试一下体能。朱由检冷声吩咐道。
很快,士兵们脱去盔甲,开始绕着草料场跑步。这个场地和后世的标准操场差不多大,一圈约四百米,十圈就是四公里多——相当于新兵训练的基本要求。
然而测试结果让朱由检彻底黑了脸。第一圈队形就散了,第二圈开始有人掉队。跑到第五圈时,大部分人都跑不动了。到最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完整跑完十圈。几个将领表现稍好,但也只是勉强走完全程。
呵呵!朱由检冷笑一声,甩袖而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天启、崇祯两朝要训练太监了——这些所谓的禁军根本指望不上!
皇帝怒气冲冲地离开后,御马监掌印太监涂文辅脸色铁青。他心里清楚,禁军的问题由来已久,并非他一人之过。但现在解释已经晚了,皇帝显然不会相信。其他太监都躲得远远的,没人敢为他说话。在宫廷这个权力场,失去皇帝信任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
回宫的路上,整个仪仗队都噤若寒蝉。刘若愚这些贴身侍从最清楚,皇帝每天早上锻炼的运动量都比这些禁军大得多。更讽刺的是,御马监的士兵待遇是全军最好的,至少理论上应该能吃饱饭。
马车里的朱由检很快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必须面对一个更可怕的现实:如果御马监的禁军都这么差,那京师三大营会是什么样子?难怪历史上李自成攻入北京时,这些军队毫无作为。整个京城,实际上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禁打了个寒战。他意识到自己正坐在一座毫无防御能力的都城里治理国家。这种恐惧让他头皮发麻,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朱由检脑海中闪过明末那些战死沙场的忠勇将领:满桂、赵率教、曹文诏、曹变蛟、黄得功,还有女将秦良玉。这些用生命证明忠诚的将领,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不过秦良玉要留在西南平定叛乱,其他人可以调回京城。
立即拟旨调兵!朱由检一下马车就下令。虽然他不记得所有明末将领,但这几位忠勇之士必须召回。只有这些可靠的人守在身边,他才能安心。
刘若愚很快拟好诏书。按照明朝制度,这还不是正式圣旨,需要先送内阁审议。内阁大臣们拟好正式圣旨后,朱由检仔细检查,确认内容符合他的意思,用语也趋向白话文,这才用朱笔批红,盖上玉玺。
但这还没完。圣旨还要经过兵科给事中审查,最后由兵部执行。明朝的政务运行就是这样层层把关,没有经过这套程序的中旨没人敢接,就连武将也不敢——接了就是死罪,皇帝都保不住。到了明朝后期,皇帝基本不再下发中旨,就是怕被大臣驳回丢脸。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