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论功行赏

换源:

  “末将万死!”

赵云重重叩首,银甲撞击青石地面发出铿然震响。他紧握的龙胆枪微微颤动,映出那张向来沉静的面容此刻布满愧疚:“前日夫人恳请末将助她混入羽林卫,末将...末将实在...没想到致将军和夫人于险境,请将军责罚!”

陈路突然俯身,稳稳托住赵云肘甲。

“子龙啊...”陈路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若非你这一念之仁,此刻站在这里的——”他忽然拉过身旁的貂蝉,露出她肩头包扎的白纱,“就该是我的灵位了。”

貂蝉对赵云盈盈一礼:“妾身该谢子龙将军成全才是。”晨光透过她耳畔散落的青丝,为三人投下一道交织的影子。

“夫人,昨夜我与太后……”陈路想向貂蝉解释一下昨夜之事。

“夫君无需多言,我只需知道夫君心中始终有我即可。”貂蝉抱着陈路久久不愿放手。

三日后,未央宫内,九岁天子端坐龙椅,苍白的小脸在十二旒冕冠下显得格外稚嫩。他纤细的手指紧握扶手,指节泛白——那柄太师剑留下的伤痕,此刻仍在锦袍下隐隐作痛。

“众卿平身!”

“逆贼董卓,欺天罔地,祸乱朝廷。”小皇帝每说一字,指尖便在龙案上叩出轻响,“朕亲眼所见,其剑指天子,逼杀大臣,十恶不赦!”

殿中百官屏息。他们惊异地发现,这个曾经在董卓面前瑟瑟发抖的孩子,此刻眼中竟燃着冰冷的怒火。

“幸赖天佑汉室,赐朕肱骨之臣。”小皇帝突然指向陈路,袖中露出尚未痊愈的绷带,“潘凤将军,两度舍命护驾,诛杀国贼于九丈高台——”

孩童清亮的声音回荡在大殿。文武百官抬头时,都惊觉那双曾盈满恐惧的眼睛,如今竟沉淀着超越年龄的沉静。

“今日论功行赏,非为私恩。”小皇帝突然提高声调,竟有龙吟之威,“乃是要天下人知道——”

汉室虽弱,仍有忠魂铮骨!

“赵云,上前听封!”

小皇帝的声音在未央宫回荡。赵云银甲未卸,单膝跪地时,龙胆枪在青砖上磕出一声清响。

“封虎威将军,领长安卫尉。”

“张飞!”

张飞大踏步上前,地面都随他脚步震动。小皇帝竟不害怕,反而伸手摸了摸他虬髯:“朕封你为征西将军!去为朕安抚西凉将士。”

张飞单膝砸地:“俺定叫那帮家伙老老实实的。”瞥见刘备瞪视,慌忙改口,“臣必鞠躬尽瘁!”

“关羽!”

关羽丹凤眼微睁。小皇帝从侍从捧着的锦盒中取出一柄镶玉宝剑:“此乃光武皇帝旧物,朕封你为征东将军。”

“谢陛下!”

“潘凤,上前听封——”

小皇帝的声音忽然变得庄重,九旒冕冠下的稚嫩面容竟透出几分帝王威仪。何太后在珠帘后不自觉地攥紧了凤袍。

“加封太傅,晋大将军,领尚书事,加号仲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满朝死寂。这三公之上的礼遇,自霍光以来再无人得享。

“刘备听旨——

“加封太师,与仲父共录尚书事。”

“两位爱卿,朝廷政务朕就交给两位了!”

“老臣王允,晋太保。以后就请王太保教朕治国之道!””

三人谢恩时,朝阳正穿透云层。陈路望着宫门外飘扬的汉旗,忽然察觉刘备在身侧低语:

“太傅!”这位新晋太师的声音带着奇特的震颤,这天下,终究要交给值得托付的人。

报——!

宦官跌跌撞撞冲入大殿,手中高举的冀州帛书犹带烽火气息。

“冀州牧袁绍上表。”小皇帝稚嫩的手指展开帛书,突然念到半途停住,脸色煞白,“他说...说...”小皇帝将帛书交予陈路。

“臣袁绍叩请陛下迁都邺城。”陈路念出表文时,指尖在率大军亲迎五字上重重一顿。殿中气温骤降。

“又一个董卓。”刘备轻声低语。

【叮,系统任务提示:收复冀州,击败袁绍!】

陈路望着系统提示攥紧了拳头,又来活儿了!

宣室殿内,鎏金香炉青烟袅袅。陈路单膝跪在龙纹御毯上,“臣请先行赴冀州。”他抬头时,瞥见何太后在珠帘后绞紧的罗帕,“若袁绍识时务自是社稷之福;若不然,明年臣必率王师北伐!”

“仲父!”小皇帝突然从龙椅上滑下来,“那袁本初豺狼之心,万一...”孩童的声音戛然而止。

陈路忽然伸手:“臣带子龙同往,必万无一失。”又顿了顿,鬼使神差道:“臣还有个不情之请,若太后愿同行...”

殿内霎时死寂。珠帘后的九凤步摇剧烈晃动,何太后指尖掐入掌心。她想起昨夜陈路为她揉开旧伤时说的话:“凤困深宫,不如野雀自在。”

“荒唐!”太后声音发颤,却带着奇异的柔软,“本宫...本宫岂能...”太后虽然憧憬,但是只是觉得这是妄想,她的命运早就注定,无法反抗。

小皇帝突然跑到屏风后,拽着母亲衣袖低语:“母后不是常说,想看看邺城的牡丹...只是此行凶险。”

“陛下明鉴,此番冀州之行纵是龙潭虎穴,又怎及前日九丈高台凶险?太后若愿意与臣同往冀州,臣必拼死护太后周全,也定教太后见邺城牡丹之艳,观漳河落日之壮,品冀北霜梨之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