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第三个男孩

换源:

  年夜饭的余温未散,长安城的夜却已沸腾如昼。

陈路推开府门,刹那间,整条朱雀大街的辉煌灯火如潮水般涌入眼帘。千盏花灯高悬,映得青石路面浮金跃彩,远处的灯楼巍峨矗立,琉璃灯罩内烛火摇曳,将绘制的《山海经》异兽映得活灵活现——穷奇张翅欲飞,烛龙衔珠吐焰。街边小贩的竹架上挂满走马灯,画上的西施浣纱、昭君出塞在热气中旋转不停,引得小皇帝刘协呀地一声扑过去细看。

“仲父!那灯里的小人会动!”小皇帝早换了寻常富家公子的锦衣,此刻在灯下仰头,满眼都是跳动的光点。

刘备紧张地按住腰间佩剑,却见陈路含笑递来三串糖葫芦:“玄德公也尝尝?”晶莹的糖壳裹着红艳的山楂,在灯火中像一串小小的灯笼。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夜空炸开一朵金菊状的烟花。小皇帝惊得缩脖子,随即又蹦跳着指向天空:“快看!又来了!”紫的葡萄、绿的垂柳、银的流星接连绽放,将众人脸庞映得忽明忽暗。诸葛亮和黄月英各举着一支燃烧的线香烟花,火星噼啪溅到张飞胡须上,惹得他哇哇大叫。

西市人潮更甚。卖胶牙饧的老翁敲着铜锣,胡商摊前的波斯毯上摆着会跳舞的机关木偶,吐火罗艺人正从口中喷出三丈长的火龙。小皇帝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一会儿要试投壶,竹矢夺地钉入壶耳,赢来满街喝彩;转眼又蹲在吹糖人摊前,看老匠人用麦芽糖吹出昂首的公鸡。

“陛下...公子小心!”刘备刚拦住一个撞来的醉汉,回头却见小皇帝已挤到卦摊前,正让相士给他看手相。

“这位小贵人掌纹奇特啊。”相士捋着山羊胡,“您这智慧线贯通天地...哎?别跑啊!”

小皇帝早溜到隔壁的傀儡戏台前。三尺戏台上,木偶正在演《霸王别姬》,虞姬的水袖甩得飒飒生风。他看得入神,连陈路往他怀里塞了包刚炒的南瓜子都没察觉。

“原来民间过年这般热闹...”何太后立在灯谜架下,指尖抚过一条写着岁寒三友的朱笺。她身后跟着便装的羽林卫,暗处还有赵云如影随形地戒备。

最疯闹的还属三个孩子。小皇帝不知何时与黄月英组了队,正在和诸葛亮比赛踢毽子。织金毽羽在空中划出弧线,惊起檐下栖雀。魏延趁机开了赌局,押注的铜钱在青石板上叮当蹦跳。

子时的钟声从鼓楼传来时,满城烟花同时升空。小皇帝站在陈路身旁,忽然轻声道:“仲父,朕终于明白你说的与民同乐了。”他手里还攥着半融化的糖人,锦袍上沾着炮竹碎屑,眼睛却比所有灯火都亮,“原来百姓们过年的欢笑声...就是最美的《太平令》。”

长街尽头,更夫开始唱岁。卖消夜的小摊升起袅袅白气,与尚未散尽的硝烟混在一起,模糊了这座不夜城的轮廓。

长安灯会正热闹,忽听人群一阵骚动,有人高喊:“快让开!有个孩子昏倒了!”小皇帝一听,立刻拽着陈路往声源处挤去。刘备等人见状,连忙紧随其后。拨开围观的人群,只见一个约莫八九岁的男孩倒在雪地里,衣衫褴褛,面色惨白,唇角还带着一丝血迹。

陈路快步上前,将他扶起。那孩子气息微弱,却死死攥住陈路的衣袖,断断续续道:“快……快带我去见陛下……救救我父亲……救救我哥哥……”话未说完,便彻底昏了过去。

“快回府!”陈路一把抱起孩子,转头对刘备道,“玄德公,烦请速请华佗先生!”

武乡公府内,灯火通明。华佗为那孩子诊脉后,捋须道:“无妨,只是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所致,调养几日便可恢复。”

那孩子被安置在暖阁的软榻上,羽林卫已悄然将院落围得铁桶一般。小皇帝执意要守在榻边,刘备只得亲自端来参汤。直到东方泛白,孩子的手指才微微动了动。

“这是...”他挣扎着支起身子,乌青的眼圈衬得脸色愈发苍白,“带我去见...”

“先吃饱再说。”陈路将一碗热腾腾的肉粥推到他面前。

孩子喉结滚动,终究抵不住食物香气。他狼吞虎咽地吃完三碗粥、两张胡饼,才抹着嘴道:“多谢恩公相救。在下……孙权,孙坚之子。”

“孙权?!”陈路瞳孔一缩,手中的茶盏差点跌落。

小皇帝原本正趴在床边好奇打量,闻言也瞪大了眼睛:“你是江东孙家的公子?”

孙权点点头,稚嫩的脸上浮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凝重:“半年前,妖人于吉到了江东。他蛊惑我父兄,说什么天命在吴,如今江东忠良或被迫害、或被妖术控制……”他攥紧拳头,“他们在吴会山中秘密炼尸,说要造什么不死军。我偷听到他们计划开春后渡江北上...我劝父亲醒悟,反遭于吉和贾诩设计暗杀,只得连夜逃出,千里迢迢来长安求援!”

陈路眉头紧锁——难怪官渡之战后一直找不到贾诩的踪迹,原来他逃去了江东!

小皇帝突然握住孙权的手:“你放心,朕……我一定帮你!”

孙权这才注意到眼前的孩子气度不凡,再环顾四周——银甲白袍的赵云、美髯垂胸的关羽、不怒自威的刘备……他浑身一震,猛地跪倒在地:“您、您就是陛下?!”

窗外,长安的晨光洒落,照在两个孩子交握的手上。谁也不知道,这一握,将彻底改变天下的格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