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有这么一段话:“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
灵公年纪轻,喜欢奢侈,老百姓不喜欢他,很容易被杀。
我们要承认中国文化的博大,短短几个字,将晋灵公的一生所作所为都概括了。
其实这还远远不能将灵公的荒唐说尽,灵公从小就喜欢狗,其实喜欢狗是人之常情,譬如笔者,也很爱狗,从金毛到拉布拉多,都曾经养过。
但是,灵公的喜欢是变态的喜欢,专门给狗修建房屋,穿上绸缎的衣服,这里笔者不是嘲笑现在的养狗人给狗打扮的婀娜多姿,那个年代的绸缎多么珍贵啊,平民百姓一家人就一身衣服谁出门谁穿是很普遍的事。
《郁离子》记载,为了让狗开心,灵公下令,“有犯吾狗者刖之。”也就是说谁要是欺负他的狗,就把谁的腿砍掉。
这样一来,曲沃城中的百姓谁也不敢惹这些狗,这些狗在街上招摇过市,见了谁家的猪啊羊啊,拖着就走,百姓只能在边上看着,不敢言语。
所以,谁不恨晋灵公啊。
此时的晋灵公乐呵呵的在朝堂之上,等着有人来通报赵盾被杀的消息,直到群臣都按着自己的位置站好,没等来赵盾的噩耗,等来了赵盾的真人。
见赵盾也入了班,晋灵公大惊,看着屠岸贾不知道说什么好,赵盾也提有人刺杀他之事,还是非常镇定的主持朝会工作。
好不容易等朝会散了,心惊肉跳的晋灵公忙把屠岸贾喊过去,问让他怎么回事。
屠岸贾已经安排人调查清楚,知道自己的刺客被赵盾感动的自杀,却不肯这么说,只说是事情败露,刺客不知怎么自己撞树死了。
晋灵公慌了神,急得热锅蚂蚁一般,只说:“这回可是完了,这赵盾肯定不会放过寡人。”
屠岸贾眼珠一转,又有了一个坏主意。“主公,不如您今晚设宴请他,他不敢不来,然后埋伏上侍卫,以他在酒宴上对您不敬为由,直接将他斩杀。”
晋灵公一听,这是个好主意,当即让屠岸贾去准备。
赵盾刚回府不久,就有内侍来了,说是奉灵公之命,请他赴宴。
国君请客,就像是领导请客,那是必须到的,但是其中凶险,赵盾当然知道。
提弥明进来劝他不要去。“这灵公分明是不怀好意,一计不成,马上就又生一计。”
赵盾想了想,决定还是要去。提弥明再三劝说,赵盾只是不听。
提弥明没有办法,只能去找赵盾的儿子赵朔,赵朔听罢,就想起一人。
当年赵盾父子去首阳山打猎,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大汉在一棵树下昏迷不醒,忙过去查看,原来是一天没有进食饿昏在了这里,赵盾马上给他吃的,叫他恢复体力。
等这人吃饱,两人一聊知道此人名叫灵辄,因家有老母,便在这首阳山打猎为生,灵辄请求赵盾再给些吃的回去给母亲,赵盾见这人非常孝顺,不仅接济了他,还便安排他进了晋宫,当了一名侍卫,也就是说当了公务员。
灵辄有了编制,可以让老母吃饱了,一直对赵盾非常感激,但是二人职务差别太大,估计赵盾早就把他忘了。
赵朔却是没忘,他叫人赶紧联系灵辄,叫他注意保护赵盾的安全。
赵盾却是不知,换上了朝服,一本正经的就去赴宴,到了宫门口,屠岸贾已经等在了这里,见赵盾来了,就将赵盾迎接进去,提弥明跟进其后,到了宫堂,有侍卫就将提弥明拦住,提弥明怒目而视,屠岸贾笑道:“主公今日只请赵大人,要说说心里话,其他人都等候在外。”
提弥明推开侍卫,就站在堂下,远远的可以看见堂内情形。
赵盾进了宫堂,见晋灵公已经坐在正中的案桌旁,左右各设案桌,也就是说只有他们三个人。
灵公见他进来,起身就请赵盾坐在左边。在中国古代,酒桌的规矩是以左为尊的,不像现在,都是尊贵客人坐在右边。
赵盾谢过后,就坐了下去,屠岸贾坐在了右边。此时桌上菜羹都已布置好,无非是些蒸羊肉、蒸鲤鱼、水煮青菜之类。
年轻的灵公端起耳杯,春秋年代的酒杯是一种高脚、一边高一边低的壶状器皿,一边有一个角,可以从那个角将液体倒进嘴里,通常都是青铜打造。
这一杯起码能装半斤酒,但是酒的度数非常低,都是秫米、稻米、黍米酿造而成的清酒,类似现在的米酒。
见灵公端杯,赵盾也忙端起酒杯。
“感谢您的直言,让寡人知道自己的过失,所以特意设宴感谢您。”
赵盾一口干尽,连说不敢。
酒过了三旬,屠岸贾也上前敬酒。“感谢大人对我的教诲,让我知道不能再劝主公游玩,当以国事为重。”
赵盾看他敬的诚恳,脸上稍微缓和。
就这样,灵王二人一个劲的敬酒,让赵盾逐渐的放松了警惕。他放松了,可是在堂下一直观望的提弥明可是没有。
这就是有用的手下,是什么时候都冷静的替领导着想的好处。
又喝了一会,屠岸贾突然说:“听说赵大人文武兼备,手中利剑杀敌无数,可以拿出来看看吗?”
喝的有些麻痹的赵盾不疑有他,就摘了腰中的宝剑,想拔出来,这时,在下面一直观察动静的提弥明大喝一声。“在主公面前,你怎么能让我家大人拔剑。”
说罢就冲了进来,扶着赵盾就走,口中说道:“我家大人喝多了。”
赵盾也醒悟过来,站起身就走,那个时候桌子还没有发明,平时都是坐在榻上,所谓的榻,就是比地面高出半米的木板搭设,上面铺上兽皮。
屠岸贾见被揭穿,当即大喊一声。“赵盾要弑君,给我拿下。”埋伏在里面的侍卫手执长戈刀剑立刻冲了出来。
提弥明见真的是有预谋,毫不畏惧,一把抢过赵盾手中宝剑,喊了一声:“大人快走。”便持剑杀了上去。
在那个没有什么武当少林的年代,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剑术也能以一当百,总而言之,提弥明一人就暂时挡住了那么多的披甲之士。
赵盾见提弥明挡住追杀自己的人,便忙忘外跑,可是,他忘了这个晋灵公乃是个爱狗人士。
晋灵公一声呼唤,十多条猛犬就向已经跑到堂外的赵盾扑去,赵盾大惊,而在这时,从侍卫中冲出一人,手持长戈连挑数条大狗,也喊道:“大人快走。”
赵盾看了半天,才想去这是当年自己救过的大汉灵辄。
仗义每多屠狗辈,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