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己铲除,赵盾的地位更加牢固。晋国群臣见赵盾如此手段,无不战战兢兢,一时间,赵盾的名字威震诸侯。
但是,晋国的中原霸主地位却在赵盾下面的几个大招下,日趋衰落。
原在南方的楚国,一直对中原有虎狼之心,作为诸侯中第一个称王的国家,历代楚王都把入主中原作为治国纲领,这一代的楚穆王也不例外。
当他听说中原伯主晋国陷入内卷,连续的权臣争斗造成了内部的不团结,就认为机会来了。随即自己亲任后勤部长,率领二千精兵驻扎在楚国边境的狼渊,以斗越椒为征讨郑国主将,以公子朱为讨伐陈国的主将,分兵二路每路战车三百乘进犯。
郑国郑穆公听说楚军犯境,一面派出使臣前去晋国求援,一面整顿人马,由大夫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帅军抵御,楚军之勇猛在诸侯间是数一数二的,郑穆公也知道郑军不是人家楚军的对手,特意交代注意防御,等侯晋国援兵的到来。
不想郑国这三位大夫到了前线就被斗越椒用计给战败,一个也跑了,都被活捉。
郑穆公见晋国援军一直不见踪影,迫于形势,只能宣布投降。
陈国那边呢,却出乎意外,因为陈国是小国,兵微将寡跟本和楚国不是一个公斤级的,却不想楚将公子朱一时大意,反而被陈军战败,狼狈的逃回了狼渊。
楚穆王大怒,便要移师陈国,好好给他个教训,但是随后陈国使臣就来了,说是一时不察,冒犯了楚国,特意带着礼物来请楚穆王原谅,并愿意投降。
原来陈国虽然胜了,却知道一但楚国大军前来,陈国就有灭国的危险,而他也给晋国写了求援信,一直没有看到晋国的援军,权衡利弊,也就只能投降了。
两国依附于楚国,并进行了结盟仪式,声称以后唯楚穆王马首是瞻,不再搭理以晋国为首席打手的周朝了。
这个时候,刚处理完国内之事的赵盾带着本国人马和几个诸侯国的援军姗姗来迟,见郑、陈已经投靠楚国,居然就撤军了。
下面的兵将不理解,郑国陈国叛变,问赵盾为何不惩罚他们,赵盾说:“此乃是我们救援来此的缘故,不怪人家,大兵压境之下,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国中事务繁多,开战费时费力,还是收兵吧。”
见赵盾如此做派,其他几个诸侯国都觉得这赵盾责任心不强,小弟都跟别人了,还一幅无所谓的样子,有些鄙视他。
楚穆王见晋国怯懦,更加肆无忌惮,随即又征服了送宋国,并派大将斗越椒亲自为使者,去齐国和鲁国这两个大国示威,齐、鲁见楚国强横,也是唯唯诺诺,从此,楚国便以中原霸主而自居。
转眼间二年过去了,因为令狐之败,秦康公一直对晋国耿耿于怀,并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国际局势的变化。
他见到晋国日渐衰老,便觉得报仇的机会到了,落水狗不打,天理难容,一日早朝,他就发表了声明。“令狐之败已经过去了五年,寡人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现在,晋国在赵盾的引领下,逐渐走向没落,国内,他擅杀大臣,能征惯战的猛将几乎叫他诛杀殆尽,国外,他指挥无法,陈、蔡、宋、郑等国都已脱离了中原联盟,依附于楚国,晋国的伯主地位名存实亡,这是我们报仇最好的机会了,也是秦国崛起的最好机会。”
秦国号称西秦,主要是地域在偏僻的西北,很多的中原活动因此不参加,但是其实他也和南边的荆楚一样,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肥沃的中原土壤。
秦国众将无不兴奋,纷纷请战。
于是,秦康公校场点兵,以西乞术为主将,也就是讨伐军司令,以上次败在令狐的白乙丙为副将,兼前部先锋,以在令狐之战后没有回晋国的士会为全军参谋,大军开拔。
不得不说,晋国从赵盾治国后,做什么都慢了半拍,秦军渡过黄河,一路势如破竹的攻下了了羁马城,这个了羁马大致就在山西运城附近。赵盾才得到了消息。
听说秦军攻势凶猛,赵盾忙集合三军将领,准备做战方案,自己还是中军主帅,副帅为荀林父,郤缺为上军元帅,栾盾为下军元帅。
同时,这次出兵,赵盾破格用了三匹黑马。
臾骈,因为人品高尚被赵盾挖掘出来的人才,当年狐射姑刚刚被任命为代三军元帅,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臾骈当时是他的军司马,发现狐射姑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便在一个公众的场合劝谏他,说他没什么作战经验,要多请教军中的老将领们,狐射姑见他驳了自己的面子,当即大怒,命人将他叉了出去鞭打一百,差点把她打死。
后来,因为刺杀阳处父之事,狐射姑逃离了晋国,赵盾顾念狐射姑是个为晋国流过血的功臣,让臾骈把狐家人和狐家的财物都送去还给狐射姑,在路上,臾骈的亲信便要将狐家人杀光,替他报仇,他马上就阻止了,并说道:“与人的恩怨,是与他的家人无关的,这是起码的忠恕之道,而且,赵大人信任我才让我护送他的家人,我哪能利用别人对我的信任去公报私仇呢?”
当臾骈把狐家人送到狐射姑的手中,狐射姑见居然是他,和别人感叹道:“这等贤人在我身边,我都不能用,难怪我不能成事。”
而赵盾知道了此事,就将臾骈作为第二梯队的后备干部来重点培养了。
第二匹黑马是赵盾的堂弟赵穿,赵穿乃是晋襄公的女婿,一向骄奢任性,而且心狠手辣,作为驸马爷外加赵氏家族的庞大势力的庇护,那是个无法无天。
此番出兵,他主动找到自己的堂哥,要担任上军副将,赵盾当然不肯答应,所以他作为顺军将领跟随前往。
最后一个叫韩厥,被委任以司马的职务,他本来是赵盾的门客,因为德才兼备,受到了赵盾的重用。
从这三位的出现可以看出,难怪那么多的晋军高级将领因为升迁问题造反或者叛变,晋国的升迁大权都在赵盾的地下组织部掌控。
晋国大军刚出发后,整齐的队伍中突然被后面一辆马车给冲乱,负责军中纪律的司马韩厥发现后,命人将驾车之人抓了来,问他怎么回事。
那人很是牛气,说自己是奉了中军元帅赵大人之命,去给他取餐具的,耽误了大人用餐,你可承担的起。
韩厥面无表情,叫手下去查查,冲撞行进的部队应该怎么处罚,手下查完了来报,说按军法应该斩首。
韩厥就命军法官将这个人砍了,一说砍头那人懵了,忙跪倒叩头:“小人是奉了元帅之命,请大人看在元帅的面子上饶了我。”
韩厥说了一句后世多少铁面无私的人都来效仿的一句话:“我身为司马,只知道有军律,不知道有元帅。”
随即那人被当众斩首,并有军法官将他的人头挑在长戈上四处示众。
赵盾此时还在自己的战车等给自己送餐具,没想到餐具没送来,取餐具人的脑袋先送来了,他身边几个大将非常生气。
“韩厥乃是您举荐才能担任司马,没想到他先杀了您的人,这等忘恩负义之徒,您必须要斥责他。”
赵盾听了微笑着叫把韩厥喊来,众将都以为他是要责骂韩厥,不想韩厥来了以后,赵盾对韩厥深施一礼。“多谢将军能够严格执行军纪,我没有白推荐你,有你这等人才,我怎么能不打胜仗呢?”
韩厥忙还礼,也很是感动,倒是那些将领看得瞠目结舌。
韩厥走后,赵盾感叹道,将来韩厥必定是晋国忠臣,韩家能出此人才,离崛起不远了。
在中国历史上,韩厥的简历是这样的。
姓名:韩厥
别名:韩献子
职务:晋国执政
人物评价:作战勇武,执政清明,待人宽厚,知恩图报。
主要贡献:未来战国七雄,韩国的奠基人。
晋军继续前进,走了一天之后到了河曲,与秦军相隔不是很远了,这时,初次被赵盾委以重任的臾骈是上军副将,也就是说是上军主帅郤缺的助手,他和郤缺建议不要再前进了,郤缺问是何原因。他说道:“秦军养精蓄锐五年,就为了与我们一战,现在正是锋芒最盛的时候,我看此地易守难攻,地形险要,不如我们在这里建立防御阵地,让秦国难以攻打,秦军远道而来,给养辎重都是问题,不可能长期做战,等他们久攻不下时候,必然退兵,那个时候他们士气衰竭,我们再行攻打,必胜无疑。”
郤缺是晋国名将,也是千百场战阵中冲杀出来的,经验丰富,听他这么说大喜,马上就带着他去见赵盾,将这一想法一说,赵盾当即应允。
于是,晋国大军便在河曲利用地理优势,高建城墙,又搭起了能射弩箭的高台,营外挖了深沟,让敌人的战车和骑兵难以逼近。
一夜之间,河曲就变成了马奇诺防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